羽毛球賽事尤伯杯的介紹

  尤伯杯即世界女子團體羽毛球錦標賽,1956年開始舉行第一屆比賽,兩年一屆,在偶數年舉行。比賽由三場單打,兩場雙打組成。 歷史上奪得尤伯杯冠軍最多的國家是中國隊,共11次。喜歡打羽毛球的朋友對此是否瞭解?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羽毛球賽事尤伯杯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羽毛球賽事尤伯杯簡介

  世界女子羽毛球團體錦標賽***尤伯盃賽***的獎盃。因由尤伯夫人捐贈而得名。

  尤伯夫人全名為貝蒂·尤伯夫人***Betty Uber***,是英國30年代著名女子羽毛球選手,從1930年至1949年間,她曾多次奪得全英羽毛球錦標賽的女子單打、女子雙打和混合雙打比賽的冠軍。尤伯夫人退役後仍對羽毛球運動情有獨鍾,為推動羽毛球運動的發展,她在1956年的國際羽聯理事會上,正式向國際羽聯捐贈由麥皮依和維伯製作的紀念杯,即現在的尤伯杯,並親自主持了第一屆尤伯杯比賽的抽籤儀式。

  杯高18釐米,有地球儀樣的體部,在球體頂部有一羽毛球樣模型,此模型的上端站著一名握著球拍的女運動員。它的底座的周圍雕刻著這樣的詞句∶“尤伯夫人於1956年贈送國際羽毛球聯合會組織的國際女子羽毛球冠軍挑戰杯”。

  尤伯盃賽又稱為“世界女子羽毛球團體錦標賽”。尤伯盃賽制同湯姆斯杯賽一樣。在1982年以前是每三年舉行一次,比賽採用七場四勝制。自1984年開始,改為每兩年舉行一次,採用五場三勝制。

  1981年國際羽聯和世界羽聯合併為現在的國際羽聯時,決定將尤伯盃賽與湯姆斯杯賽在同時同地舉行,並相應改為每兩年舉行一屆。在1956年第一屆比賽時只有11個國家和地區參加,到1996年已達到了47個國家和地區。

  1984年,中國女子羽毛球隊首次參加尤伯盃賽就以其高超的技藝、快速多變的打法,以5:0的相同比分,分別擊敗印尼、日本、丹麥、韓國和英格蘭等強手,一舉奪得第4屆尤伯盃賽冠軍,第一次登上了世界女子羽毛球團體冠軍的寶座。之後,從1986至1994年的九年間,中國女子羽毛球隊又連續奪得11、12、13、14屆的冠軍,創造了尤伯杯歷史上“五連冠”的優異成績。1998年5月23日在香港結束的第17屆尤伯杯決賽中,中國姑娘以4比1擊敗印尼隊,第6次奪得闊別4年之久的尤伯杯。

  雖說羽毛球運動起源於英國,而且湯、尤盃賽都是由英國人發起的,國際羽聯主要領導人也多是英國人,可英國羽毛球隊卻沒有奪得過一次湯、尤盃賽的獎盃。倒是美國姑娘在前三屆來了個“三連冠”。自1966年的第四屆起,尤伯杯就一直留在了亞洲。

  羽毛球站姿講解

  1、認真的站姿。雙腳分開膝蓋彎曲上身略前傾 精力集中。

  2、右手持拍手最好離開身體不要收回來不能太靠近身體。為了能做到這一點可讓自己的手肘向外擴一點這樣就會保證右手不會無意識的收回。

  3、不要忘記左手的作用——平衡和增加擊球力量。

  羽毛球站位講解

  站姿一般都是在羽毛球發球前的準備姿勢。

  1、準備姿勢

  要提高接發球的質量,首先要有正確的準備姿勢。

  單打接發球的準備姿勢:***以右手握拍為準***通常應是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側身對網,重心放在前腳上,膝關節微曲,後腳跟稍提起,收腹含胸,注視對方發球的動作;雙打接發球準備姿勢與單打基本相同,只是膝關節屈得多一些,以便能直接進行後蹬起跳。也有的接發球準備姿勢以右腳在前,左腳在後,這種準備姿勢僅少數人採用。

  2、站位

  接發球的站位是否合適對發球方的關係很大,如接發球站位有錯誤,會造成明顯的漏洞,就有可能給發球方造成發球搶攻戰術運用的好機會,因此應選擇一個合適的接發球站位。

  單打接發球站位:應站在離前發球線約1.5米處,在右區應站在靠近中線的位置,以防發球方以平射球攻擊頭頂區域。在左區則站在中線與邊線的中間位置上。

  雙打接發球站位:比單打更有講究,一般接發球站位法是站在離中線和前發球線適當的距離,在右區時要注意不要把右區的後場靠中線區暴露出來;在左區時注意保護頭頂區。雙打搶攻站位法應站在離發球線很近,前腳緊靠在前發球線,而且身體傾斜度較大,球拍高舉,這種站法以進攻型打法的男選手居多。較為穩妥的站法是站在離前發球線有一定距離,身體類似單打站位法,這種站法是在思想混亂、無法適應對方發球情況下采用的過渡站位法,一般業餘選手多采用這種站位法。另外,還有特殊站位法,即以右腳在前,站位與一般站位法類似,接髮網前球時右腳一步蹬上網擊球。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