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道理的小故事
一則則生動的哲理故事,可以闡釋一條條人生哲理,比空洞的大道理更令人樂於接受,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 刀尖上盛開智慧
朱元璋這人,可不像別的皇帝那樣少有大志。他很可憐,小時候,父母雙亡,到處乞討;乞討不下去了,又去皇覺寺當一介小沙彌,木魚經卷,阿彌陀佛。
最後,沙彌也當不成了,就木魚一扔,佛經一燒,拿起屠刀,開始革命。
幾十年的刀光劍影,幾十年的血雨腥風,幾十年的浴血奮戰,朱元璋的企業做大了,自己也弄把老闆椅,往宮殿上一擺,朝上一坐,建立明朝,當了皇帝。
當了皇帝,那感覺特爽,特舒服,也特得意。尤其看到滿朝大臣,頂禮膜拜,連稱萬歲萬歲萬萬歲,朱元璋高興得險些血壓升高。當然,得意歸得意,仍得壓在心中,仍得一臉莊重:皇帝,得有皇帝的樣兒,不能張狂。
這樣憋,是能把人憋瘋的。
朱皇帝終於選擇了個時機,將內心的得意,狠狠地釋放了一把。
那次,是去看一座未完成的宮殿。到了宮門,朱元璋手一揮,告訴警衛,都別跟著,我自己進去隨便轉轉。於是,扔下警衛員們,揹著手,走進了宮殿。
顯然,宮殿還沒修好,但也快竣工了。宮殿很高大,很富麗,很堂皇,朱皇帝看了,很爽氣。
朱元璋一高興,就想起自己打江山的事,兩種得意摞在一塊,更加得意。左右看看,警衛沒來,自己一人,就捋著鬍鬚,得意地自言自語:“我本來拿著刀子沿江剽掠,只想安安穩穩當個強盜,沒想到,一不小心,竟弄出這麼大的家業。”說完,忍不住嘎嘎嘎大笑一陣。
笑完,終究不放心,抬頭一看,臉色煞白。
原來,果然有人。
那個人,是個老頭,就騎在宮殿樑間,正在塗漆,顯然是個漆匠。此時,他目不斜視,正在聚精會神於手中的工作。朱元璋的話,他好像沒聽見。
朱元璋眼睛裡,笑意沒有了,射出白亮亮的光,刀子一樣。他想,自己今天說的話,要是傳出去,不等於自己承認自己的土匪出身,百姓知道今天這事,該如何看自己;大臣知道後,該如何看待自己。
朱元璋這傢伙,殺個人,於他而言,猶如碾死一隻螞蟻,他的那些大功臣,哪一個不是他舉起刀咔嚓咔嚓排頭砍過去的,又哪裡在乎一個老頭子?於是,他抬起頭,對著樑上喊:“哎,那位,你下來。”
上面的人仍沒朝下望,一心一意,繼續著手裡的活兒。
朱元璋臉上的肉顫了兩下,放大聲音,對著上面大喊:“你下來。”
那人仍忙著刷漆,理也不理。
宮外的警衛們聽到喊聲,都跑進來,對著樑上大喊:“老頭子,聖上讓你下來。”眾人的嗓門,猶如炸雷,老頭聽清了,慢慢溜下來,問:“喊什麼?”
大家說:“聖上叫你。”
老頭點點頭,忙走到朱元璋面前跪下道:“臣人老耳聾,沒聽清聖上呼喚,望恕死罪。”
朱元璋聽了,寡白的臉色和緩下來,心裡一陣輕鬆,人一輕鬆,態度就好了,呵呵大笑,望望左右道:“如此高齡,如此辛勞,理應獎賞。”讓人拿來二十兩銀子,賞給老人,擺出一副親民的樣子。內心裡,卻長長吁了口氣:這樣個聾子,能聽清什麼?
老人接過銀子,忙叩頭稱謝,起身後慢慢出了宮門,擦了把汗,也暗暗噓了口氣。只有他知道,朱元璋的話,他聽了個十足十,一句不落。也只有他知道,自己一點兒也不聾,耳聰目明。他更明白,今天,自己等於是在刀尖下鑽過來的,撿了一條命。
老人是裝聾,用自己的智慧拯救了自己。
2:迷路的時候不要著急
日本歷史上有一位非常有名的禪師叫道元禪師。道元禪師是日本曹洞宗的開創者,是日本村上天皇第九代後裔,九歲時就能解讀《俱舍論》,當時人們都認為這很神奇。當時的將軍請他去鎌倉講法,年輕的道元就以他的口才和禪法征服了許多人。
道元禪師向大眾說法,認為專注一心、只管打坐便是禪修的根本所在。有的人對他的做法表示疑惑,說他根本不懂禪法,只是一個粗魯的門外漢。於是便有輕慢的學僧找到道元要跟他辯論如何才是修禪。
於是道元禪師給學僧講了一個故事:一個將軍去打獵,有一天在山裡遇到暴雨,找不到回去的路,於是便焦急地在山裡到處奔走,心裡充滿了恐懼,生怕自己會被這暴風雨捲到山崖裡去。他急於找到一條出路,在黑暗的山谷裡到處衝突,最後不慎掉下了懸崖。
將軍在掉下懸崖之後,天亮的時候,才被前來的士兵找到,那個時候將軍幾乎已經奄奄一息。而事實上暴雨並沒有下太久,天也快亮了,將軍完全不必急於下山,只需要在原地附近的山洞裡稍微避雨,待天亮的時候再下山就安全了。但是將軍馳騁沙場,性情急躁,耐不住內心的暴躁,著急回到山下的軍營,心火怒燒,便迷失了方向。本來路就在眼前,他卻在慌張中走到了懸崖那個方向去。
道元禪師於是問學僧:“你覺得將軍為什麼會迷路?”
學僧看著道元禪師,說:“因為將軍心性急躁,心氣浮動不可安置,所以才分辨不清道路,以致失足掉下山崖。”
道元禪師問:“如何才是安心?”
學僧彷彿有所悟,便說:“身心脫落,安住自心。”
道元禪師說:“將軍之所以迷路墜崖,根本便在於此,這是一樣的道理。”
學僧這時才明白道元禪師講這個故事的原因,原來我們都是那個迷路的人,眼前的黑暗和暴雨讓我們心浮氣躁,不能安心地考慮事情,分不清楚形勢,以致倉促之中迷失了自己,釀成了悲劇。
當我們覺得自己迷路的時候,尤其是在沙漠中,千萬不要到處亂走,我們需要的是讓自己停下來,休息一下,讓心***下來,慢慢地辨明方向,這才是最佳的辦法。
迷路的時候不要著急,心浮的時候讓心***下來,你就會感覺天地開闊很多。道元禪師的禪法如此簡單明瞭,但卻為我們指出了正確的路。而道元禪師作為日本古代歷史上有名的禪師,他的禪法並不是那樣駁雜,卻是簡簡單單,本本分分。這大概就是參禪、做人的大境界吧。
3: 不是所有的羞辱都是傷害
戰國時期的蘇秦和張儀都是鬼谷子的學生。所不同的是,張儀畢業的時候,師兄蘇秦已經是名滿天下的人物了。他憑藉出眾的才華,充分發揮專業特長,遊說六國,形成合縱的局面,與秦國抗衡,名震天下。
剛走出校門的張儀,也想憑自己的能力自謀職業,因為他覺得自己的能力絕不會在蘇秦之下。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幾個月過去,工作依然無著落。無奈之下,他想到了自己“大腕級”的師兄蘇秦。於是,他前往趙國,呈上自己的名帖,請求拜見蘇秦。張儀想蘇秦無論如何肯定會看在師父的面上給自己一份相當不錯的工作吧。
蘇秦聽說張儀要來投奔自己,就一直以公務繁忙為藉口,不肯接見張儀。張儀的心裡很不舒服,年輕氣盛的他本打算轉身走人,但轉念又一想,也許師兄是真忙吧,再說自己是有求於人啊,他就耐心地堅持下來繼續等。
過了幾天,蘇秦終於接見了張儀。可是讓張儀沒有想到的是,蘇秦不僅沒給他滿意的工作,還安排他跟下人住在一起,送給他的食物也是奴僕侍妾吃的飯菜。這還不算,蘇秦還多次當著眾人的面,責備張儀說:“憑你的才能,卻讓自己窮困潦倒到這樣的地步,要靠朋友舉薦才能有一份工作,像你這樣的人不值得我錄用!”然後,毫不留情地把張儀打發走了。
張儀投奔蘇秦,本想從中得到點好處,不料反被羞辱,自然十分憤怒。於是,他發誓,一定要混出個人樣來,出人頭地,讓蘇秦為侮辱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當時的六國,都已經在蘇秦的勢力範圍之內,肯定容不下自己了。張儀想來想去,決定投奔秦國,因為只有秦國能對趙國構成威脅。
蘇秦的一個門人聽說張儀要到秦國去,就自告奮勇地要追隨他。這個門人似乎十分富有,贈送了很多金錢、財物和車馬給張儀。張儀問他這樣做的目的,他說:“張先生是成大事的人,我是在為將來投資啊。有朝一日張先生有權有勢了,我也能跟著享受榮華富貴。”張儀聽了,十分感動。最後,在這位門人的幫助下,張儀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到達秦國,見到了秦惠王。
由於當時六國的合縱力量強大,讓秦國很是忌憚,但秦惠王又苦於無破解之策,張儀的到來自然讓他十分高興,尤其是張儀破解六國合縱的連橫大計更是讓秦惠王喜出望外,張儀很快便得到了秦惠王的重用。後來,秦惠王採用了張儀的策略,加上張儀冒著生命危險到六國遊說,瓦解合縱,經過十多年的努力,蘇秦苦心經營的六國合縱被秦國瓦解了。
張儀很得意,功成名就的他有些飄飄然。他覺得十多年來的努力沒有白費,終於可以出一口被蘇秦羞辱的惡氣了。然而,讓張儀想不到的是,就在這時,一直陪在他身邊的那位門人卻向他提出辭行。張儀十分不解,說:“靠您的幫助,我才有今天顯貴的地位,正要報答您的恩德,為什麼要離開呢?”那位門人說:“這一切都是蘇***安排的,他曾經說過,您的才能遠在他之上,所以當初要是給了你一份舒適的工作,可能你就會喪失了奮鬥之心,從而使你失去展示才華的機會,流於平庸了。因此,他才故意羞辱你,激發起你的鬥志。”
張儀聽了門人的話,才明白師兄蘇秦的良苦用心,原來這一切都是他精心設定的局。是啊,如果沒有當初的那番羞辱,也許就不會有他今天的成就。原來不是所有的羞辱都是傷害。
看了的人還看了:
1.68個經典勵志小故事大道理
2.68個經典勵志小故事大道理
3.68個經典勵志小故事大道理
4.68個經典勵志小故事大道理
5.68個經典勵志小故事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