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農村孩子的一封信範文

  農村的生活沒有城市那般光鮮豔麗,但是它本身是樸素的,是美麗的。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參考。

  篇一

  農村的小朋友:

  你好!

  我和你一樣,都生活在同一個美麗的地球,而我和你的生活環境、學習環境卻大相徑庭。去年暑假和爸爸回老家看你們時,發現你家住在一個很偏僻的小山村,離縣城很遠,我們坐一上午的車,從柏油路下來後又走了好長時間的泥巴路。去你家一看,白牆黑瓦的小矮房,進去一看,房頂上有好多小洞洞,地面也是像外面泥巴路面一樣的泥土地,客廳只有一張木桌子和幾條小板凳。因為你和我同齡,所以我想去你的房間看看你平時看什麼課外書,可你卻說沒有自己的房間,和奶奶,還有弟弟住在一起,課外書、玩具什麼都沒有。後來,我們在你的村子裡玩時,看到你們的學校,離你家很近,可是看上去好小,連圍牆都沒有,只有幾間舊平房,我看到幾張水泥臺子,聽你說後才知那是乒乓球檯子,教室裡桌椅很破舊,窗戶也沒有玻璃,只有大洞小眼的塑料布,被風吹得呼呼響。你在這麼艱苦的環境下都沒有放棄學習,真是了不起!而我們的教室窗明几淨,桌椅簇新,但有的同學卻在上面亂畫。呵呵,我也畫過,以後絕不啦,我要好好珍惜我現在的學習生活。

  你們那兒也沒什麼零食,你奶奶把剛煮好的花生端來招待我們,看那花生泡在黑乎乎的水裡,我直搖頭不願伸手去拿,爸爸抓了一把給你和你的弟弟,你們開心地吃著,我好納悶:有那麼好吃嗎?我們平時吃的零食可多啦:薯片、薯條、可樂、橙汁、巧克力„„

  放假了,你們沒有喜愛的課外書看,不能上自己喜歡的興趣班。聽媽媽說,你的爸爸媽媽為了你們的學費和生活費在外打工,所以更別談假期外出旅遊了。我要借“手拉手”活動給你們捐一些玩具、課外書等,讓你的課外生活更豐富。在回家的路上,媽媽還表揚你了,說你很懂事,午飯前幫著你奶奶去菜園摘菜,吃完飯幫著奶奶收拾碗筷,媽媽讓我在這方面要向你學習。今年暑假,我還會去你們那兒的,因為在那兒我也學到了不少新知識,知道我平時吃的蔬菜長在哪裡,它們最初是什麼樣的。在那兒我結識了很多的小夥伴,玩得很開心。

  我們的國家發展那麼快,相信不久的將來,你們一定能像我們一樣,過上幸福的生活。

  祝你

  學習進步!

  XXX

  X.X

  篇二

  親愛的孩子們:

  你們好!

  你們的耳畔可曾響起這樣的話語:“農村孩子沒有素質”、“農村孩子無組織紀律性”、“農村孩子沒資格上大學”......此時的你們是否思緒萬千?

  作為一名農村少年,這些話語彷彿一把利劍,狠狠地刺痛我脆弱的心靈,讓我頗有傷感悲憤之情。一個問題便在我腦海裡油然而生:農村孩子真的是他們所說的那樣嗎?

  此時,我或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了。

  就在今天,我們參加了安康市青春驛站舉行的“安康一日遊”活動。我們一行三十人,分為五隊,由五個老師擔任隊長,另外還分了五個副隊長。

  預期的效果本該是不錯的,但是誰也沒有想到,事實並非如此。參觀時,有的人跑來跑去,有的人大聲喧譁,有的人呆呆地站在一旁,隊伍則亂成了一窩蜂。到達遊樂場時,學生們都蜂擁而上,爭先恐後地搶著位置。頓時,同學之間的禮讓成了一種奢侈——沒有學生因為自己的年長而謙讓,反而以蠻力去搶奪,並“佔為己有”。此時,老師們站在一旁淚如雨下,而同學們則玩得不亦樂乎,沒有一個學生對老師說“老師,您辛苦了,您也去玩一下吧!”整隊時,有的人還在東張西望,有的人還在東奔西逛,有的人則無精打采地蹲著......

  活動結束後,老師神情嚴肅起來,語重心長地說:“今天,你們的組織紀律性非常差,隊伍站得亂七八糟,老師講話都不聽,幹什麼的都有,難道農村孩子就真的是這樣嗎?這不是我希望的!農村人樸素、勤勞的美德我希望你們能夠發揚下去......”

  老師的話讓我不甘,可同時又不得不讓我深思。是啊!今天的活動,不僅讓青春驛站的愛心人士耗費了很多精力,還給他們添了很多麻煩。每時每刻,學生們都讓老師們和隊長們操碎了心。儘管老師們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地重複紀律,可是仍然無濟於事,他們隨心所欲,毫無紀律組織性可言。青春驛站的愛心人士們為了我們付出了這麼多心血,而我們都做了些什麼?難道這就是我們農村人所謂的風采嗎......這一切都使我感到了無比的羞恥和愧疚!

  因此,在這裡,我想對青春驛站的愛心人士說:“謝謝你們,你們辛苦了;對不起,給你們添了太多太多麻煩,對不起!”

  說到這裡,我想,千千萬萬的農村孩子們,我們心中是否早已有了答案?

  農村的孩子們啊!我們可曾聽到這些議論?我們有何感想?我們是否感到一絲傷感或悲憤?農村的孩子們啊!我們何曾振作起來?我們又何曾為打破這些議論而奮鬥努力過?我們可知自己為何毫無組織紀律性?難道組織紀律性對我們來說是那麼遙不可及嗎?這怎會沒有原因?那麼我們為何不追其根本,捫心自問呢?農村的孩子們啊!與其這樣浪費光陰!不如用行動打破這些議論!振作起來吧!我們必須用實際行動向他們證明:農村人也有素質和教養!農村孩子也應有適合自己的大學!農村孩子也應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未來。

  周恩來曾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他做到了。我相信我們同樣也能做到!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這些議論可以化為泡影。農村的孩子們啊!讓我們一起來奮鬥,拼搏吧!我堅信,風雨過後,我們將會迎來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

  祝

  希望成為現實

  農村少年 汪顯東

  2016年7月22日

  篇三

  親愛的小朋友們:

  你們好!

  看到你們,我彷彿回到了自己的童年:那個花貓似的小臉,鼻涕邋遢,一對羊角辮翹上天,身穿小花棉襖,兩袖上黑油發亮,一條粗布棉褲,一雙布鞋前面時而會出現兩個小洞,大拇指悠閒地探望著外面的世界,他多麼想出去看一看呀……雖然大山的綠色顯示著自然的美麗,小河的水流唱出山澗的寂靜,可是城市的喧譁,文化的先進,物資的豐厚,視野的開闊,就連同齡人的衣著打扮,那都是一個山村孩子只能在夢中的嚮往!所以我也只是做做夢而已!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從小就隨同父母下地幹活——種玉米、掰玉米、種小麥、割小麥、割大豆、掐穀穗、挖土豆、紅薯……只要是農活,幾乎都做過。除了做農活,還要幫大人去放牛,放羊。為了充實家裡的經濟,放假時經常要上山挖藥材……火紅的太陽底下,山村孩子的影子最長,最久!於是我有大山的本色——黝黑的面板。

  生活造就了我一身的膽量,一股不服輸的倔勁,一種吃苦耐勞的精神,於是在求知的時光裡,我對未來充滿信心,併為之而努力奮鬥——老師要求讀的我能背過,老師要求寫的我能準確無誤的寫出來,別人休息時我在學習,別人吃飯時我在學習,別人聊天時我在學習,別人學習時我也在學習……於是我考上了學校,成了當時我們公社的第一個“狀元”!父母高興,兄弟姐妹,我高興,父老鄉親高興!

  從此我的生活改變了,我進入了一個企業學校當了一位受人崇敬的老師,我有了自己的工作,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也過上了幸福的城市化生活!慢慢地我把父母接了過來,讓他們在條件比較好的環境裡享晚年的天倫之樂!

  回頭想來: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娃,連上師範時還沒有見過鋼琴而誤認為是媽媽的縫紉機的我,上班時第一次見到玻璃黑板而驚奇得不知道是什麼的我,能從山溝裡走出來,真的很不容易!這裡面的付出太多了!但是最終改變命運的根本就是——知識,所以同學們,我們的出生地無法改變,但是生活地可以改變,把握現在,珍惜時間,努力學習,你們一定可以走出大山,走出貧困,進入理想之地!

  記住“與你結伴”—— 一個老師在山西運城為你們加油,不要悲觀,不要氣嘆,奮起拼搏,你們一定行!我等著你們的好訊息傳到耳際!

  一個與孩子打交道的小學老師

  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