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公務員面試熱點預測題及答案

  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是天津公務員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面試是公務員考錄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因此考生要多練習預測試題進行備考,以下就由小編為你提供天津公務員面試熱點預測題幫助你提分。

  天津公務員面試熱點預測題一

  【題目】一個皮匠幹了十幾年,最後去世了,社會民眾傷感萬分,皮匠尚有母親和一個女兒,大家計劃給她們募捐,談談你的感觸。

  【參考答案】老皮匠幾十年如一日默默地堅守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沒有刻意追求任何偉人崇高的目標,他只是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與人為善,彰顯了老皮匠勤勞質樸、堅守職業的精神。這讓我聯想到了雷鋒精神:他對待工作總是幹一行、愛行、鑽一行,立足本職,盡職盡責,努力以釘子的“擠”勁和“鑽”勁,使自己成為工作的內行,這就是他的“釘子”精神;他謙虛待人,甘於平凡,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服從革命的需要和組織的安排,黨哪裡需要就到哪裡,這就是他的“螺絲釘”精神。他把自己的生命融人到黨和人民的事業中,立志在平凡中幹出不平凡的業績,樂於做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這啟發我們,在平凡的崗位上也一樣可以發揮一顆社會主義螺絲釘的光與熱,做小康社會的建設者。

  民眾對老皮匠的離世表示同情,並計劃為其親屬募捐,這一方面顯示了社會大眾對一個平凡而偉大的“小人物”的致敬,彰顯了社會對弱勢群體的關愛。但是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不完善,凸顯了公共資源的匱乏和政府對弱勢群體重視的不足。而我國的慈善事業也面臨諸多問題,難以在第一時間對需要幫扶者伸出援手,反應滯後、覆蓋不足,以致每每總是在媒體大肆報道之後,民政部門和慈善機構才“姍姍來遲”。為此,我們政府應該更快、更好的完善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和慈善機制,讓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國家和社會給予的愛與溫暖。

  天津公務員面試熱點預測題二

  【熱點概述】

  據武漢電視臺報道,2015年1月10日晚,湖北省武漢市,電視問政第五場關注醫院、商場、學校周邊秩序管理,開發區和新城區基本生態控制線保護實施問題,相關負責人走上問政臺。在談到蔡甸區某橘子果園因遭受汙染變成水泥橘時,蔡甸區區長彭巧娣面對提問和指責,親口將一個被汙染的橘子吃掉,聲稱要為自己的失責買單。此舉迅速在網路上引起熱議,有人說是作秀,也有人稱讚。

  電視問政本是一件嚴肅而認真的事情。如同一場民生考試,考官是人民群眾,考生就是各部門官員,工作做得如何,要說出個一二三,主動接受群眾諮詢。結果被一個“橘子”攪了局,讓一場公開嚴肅的問政居然成為了一場“吃橘戲”,如此一來如何不引發質疑?

  【預測題】

  近日,對於湖北武漢蔡甸區區長面對媒體親口吃下被汙染的橘子的時候,很多網友稱讚也有一部分網友認為是作秀,對此現象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解析】

  2015年1月10日晚上,在湖北武漢電視問政節目上當被談及蔡甸區某桔園因遭受汙染變為水泥橘的時候,蔡甸區區長面對媒體提問和公眾的指責,當眾將被汙染的橘子吃掉,對此引起了公眾的熱議,有人覺得是在作秀,而有人則對此點贊。對於此現象我們從兩個方面來分析:

  一方面,桔園被汙染,面對公眾的質疑,官員能俯下身子“以身試汙”來親自感受老百姓的心酸,並且當眾進行自責,坦言是管理不到位,這無疑是值得我們肯定的地方。但是,官員的謙卑解決不了群眾的問題。吃一次“水泥橘”容易,要讓人長期吃這種被汙染的橘子,恐怕誰也受不了。不能因此吃掉水泥橘,而轉移公眾視線逃避責任,而應該切實的尋找源頭來解決群眾的根本問題。

  另一方面,橘園被汙染,不是一場電視問政就可以解決問題的,面對水泥橘,我們更多的是要傾聽背後的民生訴求和呼聲,被汙染的“水泥橘”是一面鏡子,既照亮了官員治汙的“不作為”,也給幹部考核機制拉響警鐘,對於治汙,應該切實可行的做到以下幾點:

  1、將生態環境的治理作為官員績效考核的重要因素,權責劃分明晰、建立健全相關問責機制,切實可行的將環境治理作為首要考核的部分;2、加大監管的力度,完善法律法規,提高違法成本,對於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企業亂排汙等現象一定不能手軟,加大處罰力度,同時鼓勵企業多引進一些環保節能的裝置對汙水的排放,營造一個健康、綠色的氛圍。3、作為地方一把手,思想上必須要將當地民生訴求,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置,而不是簡單地吃下自己種的“苦果”;

  電視問政不是官員們的點將臺,也不是集中炫耀政績的T型臺。問政的關鍵在政之得失,不在於政之光彩,作為官員要心懷敬畏之心,這樣才能受到群眾的擁護、支援。

  天津公務員面試熱點預測題三

  【熱點概述】

  全國19地試點教師“縣管校聘”北京東城區位列其中2020年將全國推廣。教師將無校籍,歸於區縣教委管理,由學校聘任,以此推動區域內的教師交流輪崗。昨天,教育部公佈首批19個義務教育教師隊伍“縣管校聘”示範區,北京市東城區位列其中。

  【預測題】

  教育部在全國19地試點教師“縣管校聘”,教師將無校籍,歸於區縣教委管理,由學校聘任,以此推動區域內的教師交流輪崗。對此你怎麼看?

  【參考解析】

  教育乃百年大計,是民族興盛的長久之策,是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但是鑑於我們國家地廣人多的實際國情和和教育資源緊缺的現實,我們在教育管理制度改革方面一直都是在積極努力的尋求更有效的方法。九年義務教育政策的堅持、高考制度的變革、高校去行政化的推行、少數民族加分政策登的不斷嘗試和推行就是為了更好的實現“科教興國”的目標。近期,教育部門決定在群過19地試點實行教師“縣管校聘”,2020年將去全國推廣。這是我們國家在教師管理方面做出的一次嘗試和進步。

  在我看來,這樣的“縣管校聘”可能會帶來一下好處:第一,方便和簡化了教師隊伍的管理。以前是學校和老師簽訂合同對其進行管理,教育局又統一對學校進行管理,相當於教育局對老師實行的是間接管理,多級管理。現在這樣教育局和老師簽訂合同,將老師統一分配到轄區各個學校,對老師實行直接管理,這樣就簡化了管理流程,節省了管理成本。第二,可以有效緩解擇校熱現象。由於教育資源的有限和分佈上面的不公平,在我們國家產生了擇校難和擇校熱這種怪相。家長們在選擇的其實不是別的,更多的選擇的是一種師資力量,是奔著某校雄厚的師資力量而去的。現在實行“縣管校聘”制度,就是通過制度創新,逐步建立起教師由“學校人”成為“系統人”的新機制,為促進教師交流,特別是城鄉教師的交流輪崗、農村教師補充提供機制保障。第三,可以為老師們提供更加平等和公平的流動機會。以前優秀有資歷的老師都扎堆在城區校區或者好學校,那麼青年教師很難有機會進入到好學校進行鍛鍊和學習。這一制度的出臺可以有效的促進老師們的流動,為每位老師提供公平的學習鍛鍊機會,有利於每位老師的進步和整體老師素質的提高。

  但是,要想讓這樣一項好制度在現實中發揮它實際的效用,我覺得我們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首先就是要調動老師們的積極性。為了在輪崗中保證教師們的積極性,我們可以嘗試幹部教師輪崗將與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和分配製度、績效工資以及職稱制度改革相結合,並通過獎勵機制調動教師積極性,吸引教師主動報名。比如,參與輪崗的教師將有一定的考核標準。堅持3年以上,且每個年度考核合格,將直接認定為區骨幹教師。已經是區骨幹教師的,將優先推薦上一級申報。其次,要保證輪崗制度的常態化。為了讓輪崗老師進入新環境及時適應,使輪崗變為常態,有的地區已啟動了義務教育階段綜合改革,通過建立深度聯盟校、優質教育資源帶和九年一貫制學校,促進教育資源在區域內的深度融合、共享。

  再次,要保證輪崗後的教學質量。骨幹教師輪崗後可能會稀釋優質學校的教學質量,這樣會存在教學質量不能保證的額可能。鑑於此,還要靠各級教育部門在實行教師輪崗是一定要做好教學質量的抓嚴工作,不能因新制度而影響教學質量。

  改革的步伐總是艱難的,但是我們不能停止,我們要做到的就是在艱難中摸索,在艱難中前進,這才是時代精神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