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公務員面試題庫及答案

  公務員面試成績的高分離不開試題的練習,因此練習試題對福建省考生來說非常重要,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福建省公務員面試題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福建省公務員面試題一

  【熱點背景】

  為了滿足越來越高的消費水平,現如今校園信用貸款非常風靡,不需要任何抵押,動動手指就能借到錢。這對於正處於青春期的在校大學生來說無疑誘惑十足。近日,新聞報道某高校大學生因在網上貸款,欠下鉅額債務無力償還,跳樓自殺。校園網路貸款背後的那些事,你又知道多少?

  【評析】

  校園網路貸款是一個新興事物,當前大學生強烈的消費需求也為網路貸款平臺提供了商機,但是對於大學生這類人群無節制的放貸,很容易使其在被便利性和低門檻吸引的同時,忽視潛在的風險,因此網貸市場亟待健全規則,加強監管。

  一方面,對於大學生而言,網路貸款在當下“觸手可及”,不可避免會刺激他們超前消費、過度消費。而在享受到網路貸款的好處之後,有些大學生必定會為自己的“輕率與糊塗”付出代價。另一方面,現在的個別網路貸款對大學生門檻過低,申請便利、手續簡單、放款速度快,更有部分貸款存在稽核不嚴格、高利率、高違約金的特點。即便如此,他們在明知許多大學生缺乏支付能力的情況下,卻要將其作為重點客戶群,這無疑是給大學生設定好的商業陷阱。在給大學生帶來短暫的便利之後,卻讓他們陷入難以自拔的泥沼之中。面對物質主義、消費主義和享樂主義的衝擊,一些精神“缺鈣”的大學生便會陷入“連環貸”的困境之中。

  在這些事件背後我們應該看到的是當下的大學生缺乏自制力,為了滿足個人的消費需求,盲目追逐網路的新鮮事物,對於潛在的風險不甚瞭解,而且數量不在少數,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隱患。更應該反思教育的缺失,無論是學校亦或是家庭,對於孩子在理財方面,在消費方面的教育少之又少,導致很多孩子為了一時的享受,誤入網貸平臺的陷阱。

  為了杜絕悲劇再次發生,就要加強對投資人和借款人的雙向教育,這樣才能從源頭上解決問題。首先,學校和家長應該把培育理性消費觀念當做大學生教育的重要內容,引導大學生科學、理性的消費,教會他們確立合理的消費期望值,避免消費慾望的膨脹和經濟能力的對立。其次,對於大學生自身來說,構建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用理智支配消費,把理財能力和消費能力的提升作為必修課,促使身心健康和諧的發展,為走上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最後,網際網路經濟不是非法之地,政府監管部門應該使校園網路貸款納入制度化、規範化軌道。健全校園網路貸款的邊界和規則,加強對其的市場監管,增強社會規範的震懾力和約束力。

  福建省公務員面試題二

  【熱點連結】

  “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這本無可厚非,但有的遊客在爬山時竟然將垃圾往山下扔,逼得環衛工必須“飛簷走壁”去處理懸崖下的垃圾;有的家長竟然還把不文明行為帶給了孩子,比如找到一處牆角就讓孩子隨意方便,放縱孩子在人流量大的地方隨意玩耍、追逐、叫鬧,若讓孩子也養成了“不考慮他人感受”的壞習慣,不文明行為也許就將代際傳遞;曾有“xxx到此一遊”的中文字被刻在了埃及名勝盧克索神廟的石壁上,引發網友集體聲討,最後“人肉”出是南京某中學一名在讀初一學生所為、亂塗亂畫這種不文明行為被從國內帶到了國外;有些人還刻下旅遊當時的所思所感,甚至留下髒話;有的遊客住進歐洲的酒店後,還會按照中國的習慣去互相“串門”、開著房門大聲聊天給其他住客造成困擾;更突出的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喜歡拍照,不顧別人的隱私也不顧自己的形象、甚至為搶位置大打出手。

  正因此,2015年4月6日由國家旅遊局依法制定的《遊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實施。按照《辦法》的規定,全國遊客不文明行為記錄資訊由省級旅遊主管部門報送,或通過媒體報道和社會舉報等渠道採集;省級旅遊主管部門建立本行政區域的遊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由下級旅遊主管部門報送,或通過媒體報道和社會舉報等渠道採集。自資訊核實之日算起,遊客不文明行為記錄資訊的儲存期限為一至兩年。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公共領域是大家的,倘若沒有基本的規矩和秩序,個人的權利和自由最終也無法保障。《辦法》的施行,正是給旅遊者設了硬性規矩。一旦有了“記錄”,旅遊主管部門要通報遊客本人,提示其採取補救措施,必要時,還會向公安、海關、邊檢、交通、人民銀行徵信機構通報,甚至影響其今後的旅遊行為。《辦法》的出臺,旨在創造一種外在的約束環境。對個人而言,不要掉以輕心,應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改掉不良習慣。對管理部門而言,只是邁出了第一步,今後還應該展示執行制度的決心和行動,讓《辦法》硬氣起來,作用發揮出來。

  【模擬練習】

  國慶、清明、春節等各類小長假結束後,一些旅遊不文明現象在媒體上定會鋪天蓋地。有人騎上雕塑、有人爬上大樹、有人在名湖中洗腳、有人一邊賞花一邊吐痰,以致有的景區保潔人員要攀巖爬壁去清理垃圾、甚至有的地方想恢復原狀都無從下手……對旅遊文明的呼喚,再次成為公共話題。對於當下各類不文明出遊現象,你怎麼看?

  【解析】

  對於花樣百出的不文明行為,有的遊客認為是讓自己放鬆、自由而已,甚至有的遊客會認為這是在行使自己的權利,可見中國人對於司空見慣的不文明行為,確實過於寬容了。這些現象表面上是遊客的自由散漫,實際上折射出了旅遊行業管理鬆散、文明教育缺失的根本問題。更警示我們強化旅遊管理迫在眉睫,國民素質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不容忽視!

  不文明行為的頻發不僅有損遊客自身形象、更有損國家形象;不僅不便於旅遊區保潔員清潔管理、甚至有可能導致公共場合遊客間大打出手,不利於社會和諧穩定;不僅汙染了景區環境,還給物質文化遺產帶來不可恢復的毀壞。深究其原因,在種種旅遊不文明行為中,確實存在因不熟悉環境和規矩不小心所致、景區環境設施不配套等客觀因素,但最主要還是:一方面,眾多遊客環保意識、文明意識、法律意識淡薄;另一方面,沒有事前教育、沒有現場勸導機制、更缺乏事後追責懲罰,整個管理鬆散而無序。

  對待不文明旅遊行為,應多管齊下、對症下藥:第一,完善景區管理,嚴格立法執法。在醒目位置用溫馨又具引導性的語言提示遊客注意自身行為,同時讓遊客瞭解當地風俗、宗教、習慣、信仰。出臺法律規定導遊及景區管理人員對會給景區和遊客造成明顯傷害的不文明行為及時制止、處罰;第二,加強社會監督。媒體對不文明行為加大曝光力度的同時,引導文明出行的重要性、明確環境保護的意義、不遵守法律的後果,褒揚保護環境、文明出行、監督舉報的好人好事,引導百姓文明旅行。鼓勵遊客對於不文明行為大膽舉報,形成互相監督文明出行的良好風尚。第三,真正告別旅遊“任性”,歸根到底要靠公民道德素質提高。孔子曾說: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將政策宣傳和法制教育相結合、將道德教育和禮儀教育相結合,將管理者治理和個人自覺相結合。

  只有我們每個人文明一小步,才能美麗中國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