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餘讀書的歷史典故
董遇,字季直,他是東漢末年的著名學者,對《左傳》、《老子》等經典都很有研究,因此被當時的讀書人奉為“一代儒宗”。
董遇年輕時家庭境況並不好,他除了讀書,還常常和家人一起去田裡耕作,有時也出門做些小買賣。但無論是下田耕作,還是做小買賣,他總是隨身帶著一些書籍,一有空閒,就拿出來誦讀。他的哥哥董季中常常笑他是個書呆子,街坊鄰居也跟著笑話他。可他不管別人怎樣譏笑,依舊我行我素。
漢獻帝興平年間,董卓擅權,挾持了漢獻帝,威逼群臣,陰謀篡位,一時天下大亂。董遇為避戰亂,與哥哥董季中棄家技靠了王煨。
建安初,曹操將漢獻帝接到了許昌,朝廷綱紀稍有恢復。董遇因學識淵博,被徵召為黃門侍郎,不久又被選為漢獻帝的侍講官,專門負責向漢獻帝傳授各種經典。漢獻帝很欽佩他的才識,對他十分信任。
當時,有不少儒生也想拜董遇為師,跟他研究學問,董遇都婉言拒絕,對他們說:“你們若要拜我為師,就一定要把各種經典誦讀一百遍。”
“為什麼要讀一百遍呢?”有人問。
董遇笑笑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你讀了一百遍書,書中的意思難道還會不明白嗎?”
有人說:“可是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怎麼辦呢?”
董遇說:“可利用三餘來讀呀!”
“那什麼是三餘呢?”又有人問。
“冬天,是一年中最空餘的時間。晚上,是一天中最空餘的時間;陰雨天,是平時最空餘的時間;你們只要好好利用這三餘來讀書,怎麼會沒有時間呢?”
那些想拜董遇為師的儒生聽了,都感到獲益匪淺,一個個都很滿意,告辭離去。
由於董遇的治學態度非常嚴謹,收的學生也很少,他所註釋的《老子》和批點的《左傳》都沒能留傳下來。然而,他的“三餘讀書”的刻苦精神一直留傳下來,受到歷代文人的充分肯定和讚賞。
後來,“三餘讀書”這一典故,用來勉勵讀書人要珍惜光陰,抓緊時間學習。
- 三餘讀書的歷史典故
- 墨汁應該如何進行清洗乾淨才好
- 電腦上不了網是什麼問題
- 經典房地產代理銷售合同
- 中國古代見面禮儀
- 小兒按摩治療近視和預防方法
- 少年流鼻血是什麼原因
- 元旦快樂祝福的心情說說文藝
- 教師節送什麼禮物好圖片
- 胃疼適合吃什麼樣食物
- 英語快樂的暑假手抄報漂亮圖片_英語暑假手抄報資料
- 寶寶臉黃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 初三學生應該怎樣學物理才好
- 超霸氣短的個性簽名檔
- 高中學校對學生評語
- 高考地理關於地球上的水試題
- 治癒心靈必讀的勵志書籍推薦
- 周公解夢夢見房間有水預示什麼
- 表彰大會上的公司領導講話稿
- 初中英語課程標準學習心得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