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千古風流人物的作文

  翻開歷史長卷,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雖然這些風流人物生命早已消逝,但他的們故事仍在傳揚。一起閱讀以下有關千古風流人物的範文吧!

  千古風流人物的作文篇一

  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的歷史,千年的時光在這片黃土地上留下了段段佳話。

  回首古代歷史長河,那一聲仰天質問“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勝帶領農民揭竿而起;那一番千古奇策“未出茅廬就知天下三分”使諸葛亮流芳百世;那一笑“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李白笑出了風流;那一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道出了曹操心中的巨集圖。他們是忠肝義膽的英雄,他們是聰明過人的智者,他們是才華橫溢的文人。

  我敬佩他們,但要說得上崇拜,還是孔明當之無愧。三顧茅廬,使諸葛亮現身風起雲湧的亂世,捲入了這場“江湖”。

  諸葛亮的博學智慧令我驚歎。周公瑾精心巧計的給曹孟德上演一場痛打黃蓋的戲碼,可只被孔明一眼識破。七日之內早出三千箭,本想為難孔明的周公瑾,卻不想孔明的智慧遠勝自己。三天之內就輕而易舉的從孟德處騙到三千箭弩;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公瑾急的積勞成疾,可孔明卻一語道破天機,巧借天時“借”來東風;“既生瑜,何生亮?”周公瑾被孔明三氣吐血身亡,臨死之前仰天質問。

  孔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的才智足以遠勝任何一位君王,可為報劉玄德的知遇之恩,他把一生都服務於興復漢室之中。

  他,為人公正嚴明。大意失街亭,孔明揮淚斬馬謖,陳壽的父親也因此連坐。可陳壽卻對諸葛亮依舊高度評價:“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

  他,是忠臣的楷模。“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道出了孔明的忠心耿耿。不僅如此,自擔任丞相,他凡事親力親為,直至最後在出軍途中,病死五丈原。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對他一生的真實寫照。

  忠臣的楷模,智慧的化身。諸葛亮,你,當之無愧。

  千古風流人物的作文篇二

  在我們中國這個有著五千年曆史的泱泱大國裡,有這麼一個人,他既機智過人又愚不可及,既坦率真誠有狡猾奸詐,既心胸豁達有小肚雞腸,既是菩薩心腸又是小人嘴臉,沒錯,如此自相矛盾的人,正是被稱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千古風流人物——曹操。

  曹操出身於官宦之家,年輕時便當上了官,他厭惡官場的陰險狡詐,憎恨那些貪官汙吏,年輕氣盛的他,有著鴻鵠之志,所以他不願意與那些人同流合汙。執政為民。見義勇為,為名除害,兩袖清風。是老百姓心目中的清官。

  東漢年間,天下大亂,烽火連天,民不聊生。他親眼目睹這個動盪不安的社會,便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統一天下,並且已經牢牢的在他的心裡紮下了深根。從此,他為了這個夢想開始在這條漫漫之路上艱苦跋涉……

  可是,他的人格卻發生了鉅變。竟忘恩負義的殺死了救他多次的項羽,殘忍的殺害了神醫華佗,而且對自己的手下的人疑心重重,消滅了大量軍隊,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這足以說明他是何等的奸,但是,在更多的時候,他表現的是雄。因為,就連親劉貶曹的羅貫中,都無不讚嘆他獨特的智慧和英勇的膽魄!

  有的人一生揮毫潑墨,也有的人一生與刀槍為伴。而曹操呢,卻是文武雙全。一生征戰於沙場,卻懂得廣開言路,開張聖聽,重視人才,而且滿腹珠璣,難得一個全能之才。一句“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足以可見他的狼子野心,他曾隻身行刺暴君董卓,可見他那非凡的膽魄。他還大膽的使用空城計虛張聲勢並打敗呂布,而且取得官渡之戰的勝利,這是歷史上典型的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可見他擁有多麼卓越的政治和軍事才能。

  然而,一想做事嚴密的他,卻在赤壁之戰大敗,這是他敗得最慘的一回。面對人生最大的失敗,劉備伐東吳兵敗,損失慘重,最終因病崩逝。周瑜心胸狹隘被諸葛亮活活氣死。楊儀也是畏罪自殺。然而,此時年近花甲的他,面對茫茫大海,發出強有力的感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然後又積極的投入到沙場,英勇作戰。如果他沒有很好的心理素質和強鍵的體魄,在如此大年齡又怎能會作出那麼驚人的舉動!

  有人說,“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孫權的江山是繼承下來的,只有曹操的江山是靠自己打出來的!”我想,這句話對於曹操來說,是當之無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