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可能性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之。教學下面小編給你分享,歡迎閱讀。

  篇一

  在人教版原來的教材中《可能性》是放在三年級的,學生一樣能把這部分知識學得很好。可現在將它調整到五年級一定有是有原因的。我個然認為是因為三年級的孩子由於生活經驗的侷限不能很好的體會可能性實驗的隨機性,包括等可能性,也就是“概率”的真正含義。所以將可能性的所有知識放在了五年級。

  以往在教學這部分教材的時候,我是從學生感興趣的遊戲入手,讓學生親歷擲硬幣、摸乒乓球等活動,學生親自動手實踐,通過統計實驗資料來體驗、觀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從等可能性上來研究遊戲規則的公平性,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學反思在整個活動過程中,作為老師的我都會牢牢監控整個實驗操作過程,將整個活動的結果控制在我想要的範圍之內,甚至為了驗證猜想不惜“作弊”,例如:教學等可能性時,為了驗證“可能性是二分之一”,防止出現意外,把學生擲硬幣操作變成老師操作學生記錄,當擲到正面和反面次數相同時就及時終止實踐操作。其實這種做法不僅會削減學生的學習樂趣,還會給學生留下錯誤的認識,認為“每個結果出現的可能性是相等的,那實驗的結果就一定是各佔一半。”其實,既然是隨機現象,那就一定存在著很多的不確定因素,會有“偶然”存在,怎麼能是“一定”的呢?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在實際實踐的時候還有一定的誤差。可能性的大小是很難通過實驗來得出的。因為做試驗的話,一定要建立在實驗次數足夠多的基礎上,而在課堂上要做大量的實驗那是不可能的。

  有了以上的這些認識,當我再次接觸《可能性》的教學時,就會更加註重學生自己的動手實踐活動,更加註重實驗的真實可信性。在教學中,我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採取了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分別依次進行了三個實驗:兩種顏色的小球數量相差較大→兩種顏色的小球數量差不多→兩種顏色的小球數量相等***注:球的數量由小組自己確定,活動時間由老師規定,摸的次數儘可能多。***。在活動前首先引導學生猜測結果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然後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實驗,通過經歷統計小組、全班的實驗結果統計,讓學生髮現“數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越大:數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越小。”,體驗可能性的大小與數量多少之間存在的關係;數量同樣多時,當摸的次數增多時,會慢慢接近平均數,最後出示科學家的實驗結果,讓學生感受到當次數越來越多時,幾乎等同於二分之一,從而說明等可能性的存在,進而用擲硬幣遊戲來說明規則是公平的。 當然,在這節課上出現了很多次的“意外情況”,例如:有一組的同學選擇了6個白球和3個黃球做實驗,最後統計的結果卻是白球摸到了8次,而黃球摸到了12次,出現了“數量少,摸到的次數反而多”的現象,後面的實驗中也出現了類似的猜想與實驗結果相反的現象。有了這樣的體驗,其實更加有利於學生理解什麼是隨機現象,什麼是概率。這樣的課堂才是真實的、有效的、有用的,學生才能真正體驗實驗的價值所在,體會數學與生活的有機聯絡。

  篇二

  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則是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節課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教材實際,讓學生在猜一猜、摸一摸、想一想、說一說等充滿童趣的情景中玩數學、學數學,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1.重視創設情境,讓學生從現實生活中學習數學。

  標準中指出,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

  《可能性》這一堂課,我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會“一定”、“可能”和“不可能”,這堂課一開始,設計了“剪刀、石頭、布”的遊戲和摸球情境,既富有情趣,又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很容易啟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

  教學反思

  當學習的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越接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通過情境的創設,不僅使學生對“一定”、“可能”和“不可能”有了初步感受,而且能領悟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

  2.重視操作實踐,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學習數學。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十分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和直接經驗,充分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在活動中自己去探索數學知識與數學思想方法,在活動中體會成功的喜悅。

  課堂上,先讓學生預測摸出的球的顏色,並用“一定”、“不可能”“可能”來描述摸出的結果,然後讓學生親自摸一摸,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並注重對不確定性和可能性的直觀感受。給學生提供了比較充足的活動的空間、探索的空間和創造的空間,使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去感悟、去體驗、去認知。

  3.關注學生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獲得成功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標準把情感與態度作為四大總體目標之一,是因為把數學課堂看成是素質教育的課堂,數學教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學生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慾,要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克服困難的信心。

  4.需加強:合作交流,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學習。

  標準中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好多教師在課堂上都比較注重學生的合作學習,但合作學習並不是簡單地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圍在一起坐就行。低年級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差,還沒有形成合作的意識和能力,往往出現分組學習時,學生的參與程度不均衡,學生合作的主動性還不夠。

  在安排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要重視教給學生合作的策略,及時對合作的好的學生作出公正合理的評價。例如讓學生找同伴說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這是兩個學生之間的交流;小組討論可能摸出的是什麼顏色的球,這是小組內學生間的交流。通過合作與交流,讓學生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認知。

  5.緊密聯絡生活。在課的最後,我讓學生把今天所學的知識和我們的生活聯絡起來,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事是一定會發生的,哪些事是不可能發生的,而哪些事是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的,並且舉出一些例子,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說一說。

  篇三

  《可能性》是新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的內容。在千變萬化的世間事物中,一定發生、可能發生和不可能發生是必然現象,本課就是讓學生初步感受最基礎的知識“可能性”。下面針對我在備課、授課中的體會做些反思。

  ***一***、讓學生從現實生活中學習數學 考慮到學生的年齡、興趣和生活經驗,我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會“一定”、“可能”和“不可能”。我從大家感興趣的“故事課件”引入,一下子抓住了學生學習的興致。整堂課由各種聯絡生活、生動有趣又層次分明的活動貫穿其中,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充分體現了課程標準中:“數學的生活性;數學教學活動必須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

  ***二***、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學習數學 這節課在感知“可能”、“一定”、“不可能”,我安排了這樣幾個層次的活動,第一次是“六一兒童節抽節目”,使學生初步感知可能性。第二次“課件摸球等”,引出、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或不確定性。又設計了“說一說”、 “連一連”、“塗一塗”、 “幸運大轉盤”等活動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活動中學習數學。只有給學生提供了比較充足的活動的空間、探索空間和創造的空間,才能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去感悟、去體驗、去認知。

  ***三***、讓學生在自由和諧的環境中學習數學。 整堂課儘量為每個學生提供均等的學習機會。教師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鼓勵學生髮現問題、大膽猜想、敢於質疑、勇於嘗試、樂於交流合作;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自主評價,體現了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學生在這樣的課堂環境中獲得的不僅是紮實的知識和技能,數學思考和問題解決的方法。

  本節課還需改進的方面: 初次體驗“猜球”和再次體驗 “摸球”這兩環節因為小組合作和師生互動,學生熱情高漲導致活動時間過長,從而使整節課在時間的把握上有點頭重腳輕,第一個環節小組合作意義不大可以和第二環節合併改為師生互動,作為只是讓學生初步感知可能性的幾種情況,不是教學重難點,時間安排上還可以緊湊些、如果能把更多時間放在瞭解生活中的“可能性”和探究“可能性”大小這兩個環節將會更為科學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