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高中作文素材

  追夢是我們的翅膀,是她讓我有了想飛的衝動,抬起頭,天空一片蔚藍。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我不知道通往天堂的繩索有多長,但我必須做的,是將握在手裡的那一端緊緊攥住。

  ——題記

  天朗氣清的五月份,圓珠筆在日曆上劃下一個又一個剛剛還似曾相識的日子。一眨眼,學期初嬉戲打鬧的時光悄無聲息地與我們擦肩而過,然後便轉瞬即逝。

  此時的我正焦躁地看著書桌上成堆的參考資料和總也做不完的試題,心不在焉地轉動著手裡的鉛筆,一遍遍地在草稿紙上做著漫無目的的演算,心裡卻在一直想著該怎樣去應對幾天後小外的小卷考試。

  六年級下學期初,班裡很多同學都對小卷考試躍躍欲試,而我卻“淡定”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無動於衷。對於我,只要發揮正常,考上重點初中的機率還是十有的;但是,如果考小卷,我就沒有那麼信心十足了。所以當老師第一次詢問我要不要考小卷時,我選擇了否定。可是,當看到其他同學努力地為小卷做著準備時,我有些猶豫——既然他人能做到的事情,我為什麼不能?回到家,仔細思索了自己的決定,更擅長語文和英語的我最佳的奮鬥目標無疑是小外,並且父母也支援我的選擇。於是,我下定決心——從今天起,從現在起,我要朝著小外努力,朝著小外奮鬥!

  5月中旬,我向小外寄出了自己精心準備的簡歷。在入圍名單上看到自己名字的一剎那,我拿出了比平時多兩倍的刻苦。深奧的奧數題,枯燥的古文,複雜的語法、時態……那些平時我懶得理的東西,現在卻“愛不釋手”。只要我們努力,夢想就會實現!我默唸著這句話,咬咬牙,為自己打氣。

  敢有夢,就敢追夢!在去小外考試的那一天,我靜靜地在心裡告訴自己。是的,我說對了。在1600多名考生中,只有350名通過筆試,而其中,就有我的名字。……之後,我也順利地通過了面試,正式被小外錄取,這一切,出乎意料,卻又在意料之中。

  在理想與奮鬥中流轉的小學時代,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裡,從未忘懷。

  二

  世界上最美麗的顏色是什麼?

  黑色和白色。

  我喜歡黑色,因為那是墨的顏色;我喜歡白色,因為那是宣紙的顏色,我更喜歡將毛筆飽蘸濃墨,在宣紙上肆意揮灑,行雲流水。因為這就是中國文化最美的瑰寶——書法。

  書法是我那年的夢,它使我的生活變得美好萬分。

  從進入書法學習班至今,已經走過了六年,其中的甘苦,我相信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領悟。

  我拿著毛筆微微顫抖著手臂,寫得十分緩慢,卻一直沒有令自己滿意的框架,彎彎扭扭,或大或小,嘗試了多遍都沒有好的效果,我沒有找到正確的方向,甚至有想過去放棄它,在一旁的老師似乎看出了點端倪,說:“同學們,剛開始學寫書法是件困難的事,大家千萬不要在遇到困難之時就灰心,相信自己,能成功的。”於是振作了精神鑽研它其中的奧祕,每一筆一劃我都把它看作是一次考驗,然後揉碎一張張載滿希望的宣紙。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當我逐漸擺脫了初學的僵硬,經歷了苦練的歲月,終於能將毛筆熟練運轉於黑色和白色之間。而現在,書法在我的美好生活中成了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

  “筆肥墨濃謂之渾厚,筆瘦墨淡謂之高逸。”老師說過,“當書法寫到熟練的境界,信手揮灑皆是佳作。”然而我們又何時才能達到那個境界呢,我只有不停地練,只要一有空,我便拿出筆和墨。燈光下,微微泛黃的宣紙;空氣中,瀰漫的淡淡墨香,讓我忘卻了時間和空間。眼看著自己的“佳作”被一幅幅張貼在教室裡和自己的書房裡,我逐漸陶醉其中,悟出書法的技巧和韻味,真可謂是“得之心而寓之紙也。”

  看似點橫撇捺,實則恢弘豁達。書法將中國漢字之美與藝術之美融為一體,給人一種氣勢,又給人無盡的美感,詮釋著中國的文化,又讓我這個追夢的人感受到書法與生活間的美好代換。

  上海浦東新區上海南匯中學高一:frank_dy

  三

  那是一張泛黃的畢業照,照片上還依稀可見父親眉宇間的俊氣。父親說,他的夢是從這兒做起的。

  我問父親:“你是哪個學校畢業的?”這句話同一把鑰匙,開啟了父親塵封已久的高中記憶。

  他說,他的母校有花有樹有山有水有歷史。他說,他的母校有夾竹桃,紅遍半個校園;母校有山,山上有竹子;有百年古楸,母校的故事有楸樹的葉子一樣多。他說,洗墨池的故事最多,寫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詩句的大文豪范仲淹曾在此洗筆苦讀。小時候的我常歪著腦袋想,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校園,竟讓年近不惑的父親如此動情留念?父親還說:“你將來讀我的母校,在澧縣一中尋夢,延續我的夢想。”於是,澧縣一中便在我幼小的心中灑下了一縷陽光,溫暖著我,我想去一中看竹子看夾竹桃看寫滿歷史的楸樹!而且是天天看!

  年華太瘦,指縫太寬。就這樣,那一縷陽光照耀著我一直追到澧水畔墨池邊。我終於走進一中。朝陽染紅它,如同遠古時的夢。秋日晨曦行走在寬闊的文星東路上,陽光透過斑駁樹葉灑在我的身上,雙腳踏在還殘有些許落葉的路上,那感覺就像是聚光燈打在我的身上行走星光大道一樣。我漸漸明瞭,我將從這兒追尋我的藍天我的夢想。

  文正樓前的幾棵銀杏樹,粗壯的杆,虯曲的枝,美得滄桑;兩棵石榴,翠綠的葉,紅豔的花,美得燦爛。清晨,清脆的晨讀聲準時響起,下課時,我們嬉鬧的身影和爽朗的笑聲遍佈整幢樓。站在走廊抬眼望到樓下的楸園,再近視也能看清宣傳窗裡大大的字: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埋頭苦學時,偶爾覺得累了,扭過頭朝窗外的銀杏望望,頓時又覺得有了無限向前的幹勁。高高的銀杏樹上燦爛的石榴花間有我們的青春在流淌。在一中的生活是多彩紛呈的,它像奼紫嫣紅的鮮花點綴著我們人生最美麗的春天。這樣的一中,嫵媚而活潑。

  山就臥在那兒,你看或不看都在那。我最愛洗墨池畔的滿山篁竹。這愛源自遺傳,由來已久。愛這篁竹的清馨,愛她的內斂毫不張揚。其實,我們就像是那春天裡的滿山新篁,汲取著洗墨池厚重的翰墨,滋潤自己,這樣的一中,清馨而挺拔。

  洗墨池在一中人心裡的地位就如同沈從文先生筆下的湘西沱江一樣。一地的山水都向一人傾斜,湘西沱江因沈從文先生而聞名,洗墨池也因宋朝的水而聞名,我想總有一天定會因我們而驕傲。一潭清水,濯一方學子心靈。

  太陽懸高空,清風耳邊縈,池水盪漾,時光流淌,原來是成長的一聲輕嘆。再過不久,我們就要搬到氣宇軒昂的正雅樓去了。那時,我們將在新的楸園前做操,在正雅樓後打乒乓球,冬日圍著正雅樓打著班旗喊著“一二三四”的口號跑圈。當然更多的是在某個角落在書山攀登我的南山,採摘我生命中最美的花朵。我的老師說,我們用十二年醞釀一次花開,沒有理由不讓它開的燦爛。我相信,在澧水畔墨池邊一中大花園裡辛勤耕耘,定能開出豔麗的花朵,如同文正樓前的兩棵石榴。父親的夢想定能延續。

  有一天我會像父親一樣,離開洗墨池離開滿山篁竹石榴和寫滿故事的楸園。我想,我會永遠記得那洗墨池畔,追夢的一千多個日子,記得風的呢喃,竹的輕吟,花的絮語。任歲月流淌,流不走我的追夢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