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思鄉的高中優秀範文

  思鄉,實際是思念家,思念家人,就是思念家鄉親人, 睹物思人。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們喜歡。

  篇1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把醞釀已久的思念交給秋風,讓明月演繹相思的旋律,將期待團圓的心放飛到天空,在異鄉斑駁的夜空下又想起你-----我的故鄉。

  我的故鄉------東仰綠春。座落在哀牢山腳下,李仙江畔,那裡風景奇特,環境優美,民風純樸。那裡有我心愛的父母和兒時的夥伴。

  為了求學,我遠離家鄉來到錫都箇舊,每個學期最多回兩次家,不離鄉不知思鄉何滋味,每到週末看到舍友們一個個高高興興地回家,我很是羨慕,週末的宿舍空蕩蕩的毫無生氣,夜晚一個人在空寂的宿舍裡連個講話的人都沒有,唯一可做的就是給家裡人打電話來緩解心中的落寂,或打給朋友聊一聊近況來證明自己不是一個孤獨的人兒。夜很漫長,思鄉的情緒也正在滋長,我沒有任何的一絲睡意,我的思緒會去追逐家鄉亙古燦爛的太陽,淚水悄然而逝。我想家了。

  明月本無價,高山皆有情。路遙千里,不斷相思,人雖不至。心嚮往之,故鄉我和你貌似隔著千山萬水,卻從不曾遠離,我想念外婆的茅草房,東一座西一棟,就像大山裡的蘑菇叢,密密麻麻,自然,純樸,可愛。我想念外公的藤格子椅,小時候坐在上面玩,陽光照在掌心,彷彿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當我握緊拳頭時,它卻早已憮影無蹤,那近在手中的感覺是一場美麗的幻覺。外公把它放到院子裡的豐收瓜架下,沏上一杯茶,他坐在上面,在一旁玩的我看著外公的神態,就如一種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的人生感慨。

  每一學期結束的時候,是最令我向往的時候。通常在放假前的一週我就按奈不住情感。,這一週對我來說無疑是一學年中最漫長也是最幸福的一週,我沉浸在回家的幸福之中,別提好好複習功課了。這也是我最煩悶的一點,意念總是戰勝理志,每每我拿起書要好好複習,臨時抱一下佛腳時,那種高興勁又湧上心頭,課本當然也是丟在一邊,去收拾行李,即使我的行李已被我收了好多遍……

  故鄉,多少個夜裡我面向西而駐立在宿舍走廊裡,仰望夜空,思念向故鄉生長,遙想每一顆繁星上都藏有一個笑臉,讓人望眼欲穿,心動欲摘。

  篇2

  天依舊很藍,海依舊很寬;陽光依舊刺眼,那一輪明月下的家鄉,依舊在我心間。——題記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首連我弟弟都朗朗上口的古詩,簡單易記,但每每念起,總勾起我思鄉的無限情緒。我的家鄉並不是什麼著名的旅遊景點,但是我還是很愛很愛我的家鄉。每逢佳節倍思親,除了春節或者是什麼比較重要的節日,否則我會老家的機會少得可以忽略不計,每年我回去的次數也就兩三次。回去也沒有多長時間,我們就馬上回來了。每當我坐在車裡,看著我的家愈來愈遠,愈來愈小,直到房子變得沙粒般大小,看不清了,才肯回頭。

  我從小跟著父母來到廈門唸書,那個時候還覺得離開家鄉沒什麼不好的,可以到城市裡面唸書,多好啊。但是漸漸長大了,開始懊悔那個時候我的這些想法。我怎麼可以嫌棄生我養我的家鄉?

  記得小時候,我和家人們回老家時,每個晚上我和姐姐們都會坐在三樓的陽臺,聊著天,別提多興奮了。我們一抬頭,就可以看見一輪明月掛在天上,很美很美。那個時候,我們總會在陽臺那,聊上整個黑夜,不開燈。我喜歡這種感覺。

  我有時候會在想,如果我不是降生在這片土地,我就不會對這一片厚土有這麼一份特殊的熱忱。如果我的親戚們中的一部分不是農民,也許我也不會將“粒粒皆辛苦”詮釋。如果…

  感謝這些如果,沒有這些如果。

  很多人都覺得農村不發達,生活條件不好,甚至有的人會嫌棄那裡。不過,別人怎麼想,我並不在乎。我只知道,我熱愛那片土地。有誰曾想過,如果沒有你們所說的這些“土農民”抑或是“鄉巴佬”或者更多更多不好聽的詞彙,沒有這些你們口中的社會階層的人民,你們吃什麼喝什麼。沒錯,他們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們,也正因為他們處於底層,所以他們撐起了這個社會。甚至有人罵粗口的時候會有意無意的說別人是“鄉巴佬”,但是你們所說的“鄉巴佬”真的是那些為人民服務而默默不問的人們麼?他們不是“鄉巴佬”,他們是這個社會上最最無私,最最高尚的人!他們的心如同月光般純潔、無暇,而不像是那些所謂的“高階層人民”,他們在社會上久了,已經在潛移默化中被世俗一點一點的磨去高尚,只剩下一顆骯髒的心。

  一輪明月,照亮我的家鄉,照亮他們的心。

  篇3

  古典詩歌猶如一泓清泉,沁人心脾;猶如空谷幽蘭,綻放香馨;猶如一罈陳酒,耐人尋味……

  “天生我材必有用”寫的是瀟灑;“不教胡馬度陰山”寫的是豪邁;“梧桐更兼細雨”寫的是婉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訴的是情懷……古典詩歌講亙古不變之情描繪得豔麗多彩,而鄉愁更是逆旅天涯的牽絆。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滾滾紅塵之中不羈的逆旅時刻思念家鄉,發出這樣的感慨。夜深人靜時候,望著窗外的燈火輝煌,心中苦不堪言,只得和衣憑欄獨吟除卻巫山不是雲。蠟燭流著眼淚,爆出哧哧的響聲,又念起燭光下“慈母手中線”,不禁摸摸“遊子身上衣”。淚水模糊雙眼,提筆寫家書,奈何錦書易成,無處寄,唯有淚千行。心中情何去何從,咫尺天涯誰可容?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風高天黑的夜,皎潔的月光灑滿地,這不速之客在無意中帶來了一股低落。遊子的落寞身影在月色下拉得修長,微涼的夜風中又想起那遠方的溫暖。月是故鄉明,此刻的月就是再明,也比不得故鄉那一輪明月吧……如此的情境,恐怕也唯有蘇軾才能發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感慨了,而這,又是另一種鄉愁了。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一番波折,逆旅留戀於家鄉,終於踏上那久違的土地。夢中泥土的清香,花兒的顏色,孩童的笑臉終浮現在眼前了,可歲月蹉跎,滿鬢白絲赫然現,孩子們笑問:“客從何處來啊,尋何人啊?”那一刻,逆旅顫抖了,歲月悄無聲息的走過,孩童們也都不認識自己了。哀傷只是一瞬,逆旅旋即一笑,便急切地奔走鄉間,找尋著夢中出現的影子。縱然無人相掛,心中亦是一片溫暖。家是港灣,無論漂泊多久,船都會靠岸,正是港灣的力量指引著船直掛雲帆濟滄海。詩歌亦是如此,思鄉之情指引著鄉愁的吟詠。

  人生若只如初見,多好。可並不如人意,況且無情何來的人生?有種樸素的情叫鄉愁,無論歲月變遷,都是世間吟詠喟嘆的永恆。現今的人們依舊在月夜吟詠著古典詩歌,小酌著清酒,揮灑著鄉愁,找尋著自己的根,找尋著心中的嚮往。思鄉已不再是簡簡單單的家了,也是心中的一種嚮往,心中的幸福所在。

  古典詩歌的美麗與哀愁,古典詩歌的追求與念憂,讓人們從歷史的長河中沉吟至今,為鄉愁而狂,為情而狂,為詩歌而狂!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