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思考的散文作品推薦

  習慣支配著那些不善於思考的人們,好習慣可以保證他們不成為壞人。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有關思考的散文作品,供大家欣賞。

  :一個人的思考

  彷彿就是這樣,在茫茫人海呆的久了,在滄桑鉅變的世界走的多了,煩躁就像止不住的沙暴那樣,企圖把僅存的一點平靜埋葬。可能是過於懷念那些早已逝去的時光,也似乎是因為受到眼前喧囂的侵擾而感到的疲憊,曾經不止一次的想象,去往一塊清淨之地,讓一縷安寧的芬芳,把心中的所有壓抑的氣息吹散。

  生活可以是一片綠葉,時刻在一黑一白相交的河流上漂泊,零碎瑣事似乎是一陣一陣或大或小的風,吹過了,留下什麼創傷,刮過了,又印上了那些痕跡,有的一直銘記,有的早已淡忘,想要留住的終是曇花一現,想要得到的卻多是苦澀的回憶。時間和每一個人開著並不友善的玩笑,芸芸眾生,你從我的眼前飄走,我亦從你的身邊路過,多時不去深思,有時,偶爾的停留,可能有一份意外的驚喜,也有可能是一段抹之不去的傷痕。

  每當空閒的日子來到身旁,便喜歡獨自坐於桌前,輕賞一盆淡雅的芳花,慢品一杯清香的綠茶,在輕柔的花香與絲絲熱氣中,仔細的回味,回味那些躲在記憶裡各個時期的片段,慢慢的思考,思考春日裡的一陣撫過臉的暖風,夏天中與細雨相擁的綠葉,秋夜裡臥在蒼穹裡的半個月亮,冬季裡漫天飛舞的雪花。

  並非想把孤獨當做自己的伴侶,只是感覺沉默可以在某些時刻讓自己的心不會被空洞完全佔據,偶爾,在萬籟俱寂的子夜,仰望滿天星斗,會不知不覺把精神放鬆,又不時生出幾分茫然,輕嘆歲月地越行越遠,又多少有些仇恨它的殘忍無情。

  能夠來到這個世界已然是一種天大的幸福,一生的萬千經歷遭遇又是一種磨練。朋友可交百千,但是知己寥寥,塵世變幻,某個時刻,某個地方,某種方式,牽得一手,年輕時的花前月下,相思深念,蒼老時白髮垂臉,對坐慢語,似是短夢一場。

  光陰荏苒,人心漸變,聚散離合,感慨能有多少,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又令身心疲倦,人活一輩,面對諸多,有得有失,萬事如同過眼雲煙,稍停即逝。

  年華寧靜,來去匆匆,青春已是不在,漠視的東西最終會給自己最無情的報復,待到惜情生起,心有戀意,一切早是化作塵埃而散,追求幸福,又嚮往淡泊,生死相連,如若是長短不一的戲劇,哭著走進去,跌撞磕碰,泥濘陷阱,愛恨離別,喜怒哀樂,不過是生活的一個個片段,待到歲月的微笑露出,所有都被撕成粉碎。

  窗外,夜色茫茫,一棵殘樹正在與風呢喃悄語,片片白雪盡情舞蹈,又是這樣一個夜晚,沒有溫柔的月光,但有人落雪的陪伴,又是這樣一個時刻,只有幽靜始終陪伴自己,思久過去,又觀片刻現在,只覺是期間彷彿流星劃空,殘風拂地,只剩下無奈地回首。

  牆上的鐘帶動著日月,日月又牽動著世界向前邁步。新的一天到來的時刻,舊的一日便已讓光陰埋入了泥土。不願回憶的往事總是像淅淅瀝瀝的秋面那般,一直在心間下個不停,有些東西離自己越來越遠,又有些東西離自己越來越近。沒有永恆,只有不止不息的迴圈,浩瀚宇宙,自然流逝,幾十年的生命,在這片土地上走過一程,是葉枯花凋般微不足道。

  今天的夜還在與雪纏綿,明日來敲門時,又只是幾乎一瞬,便與自己告別,日夜匆忙之間,質疑過什麼,留戀過什麼,悔恨過什麼,都不過是人生路途上片片冰霜。

  雪,依舊在無聲無息地下著,像數不盡的白色的蝴蝶,在茫茫夜色中,隨意飛落……

  :思考之累

  “思考不是不好,許多偉大的成就與發現都來自思考,但思考不會讓人幸福,不會使人寧靜,不會使人自由,不會使人解脫,這就是為什麼大部分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都悲觀不樂的原因”,當我從書中看到人家寫出這樣的話時,不得不擊節稱歎,這和我想的一模一樣,難怪我那麼有興趣讀此人的書。

  我雖寫過些許文字,但不認為是思考所致,而是情緒、性情所致,心理所想,就一氣寫成,過上幾天,回頭看自己寫的文字,錯字、別字以及語法不通之處很多,但在當時就是快快的把自己大腦裡的東西傾注到文字上,若是醞釀文章,不是我的性格,我一般不會處心積慮的寫文章或與人交往。

  我喜歡自然,風與雨,雷與電,霜與雪,我皆以開放的心態對之,我喜歡登山,站在峰巒頂上任風吹起頭髮,吹起衣角,當然風也吹來了一身輕鬆,一份好心情,極目遠眺,峰巒疊翠,鶯歌燕舞;我當然也喜歡雨,潺潺小雨落在臉頰上,親切柔和,如同一雙溫柔手,溫暖而又貼心,倘若滂沱大雨,我也不逃避,張開雙臂,與天地同在;我亦喜歡雷與電,通過窗戶看過去,巨大的天幕下,閃電的光具有極強的穿透力,炙白而乾脆,接著,你就等著清脆的雷聲傳至耳邊,那雷聲讓你期待又讓你有些恐懼;霜與雪,給北方蕭瑟的大地披上一件乾淨的美,“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遇到的,我們應該珍惜,感受這種美,有時候會覺得人心如鏡,我們很多美好的事情都停留童年、少年、青年,那時候我們的心如此明鏡,能照映出童年以及學生時代的種種美好,而畢業後呢,鏡子上或許多了些塵埃,而因生活工作的繁忙、勞累、功利,慢慢的感受不到生命的美好了,其實不是生活不夠美好,而是“心鏡”有了塵埃,而我們卻沒有意識到,正如俚語所說“生活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從這點來說,我是認同的,記得神秀的那首詞嗎?“身如菩提樹,心似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儘管神秀和尚的慧根沒有六祖慧能的高,但我覺得這才是修行所在,花園如果不修,雜草叢生,人心若是不修呢?不能和慧能師傅比,那是天生慧根,對我等凡眾,還是靜思一下為好,至少也得讓自己快樂一些吧,如果你感覺有些累或不快樂,那的確需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羈絆太多了,顧慮這個,顧慮那個,到頭來,壓垮了自己,索性放空一些,隨遇而安,率性生活。

  美好的人生應該是“如蜂採花,但取其味,不損色香”,我想人與人的交往也應該如此,有著合宜的距離,就如同我們去一個偌大的公園,倘若人跡稀少,你會感覺到寥落或孤單或恐懼,倘若人與你走的太近,你又覺得破壞了景緻和心情,他***她***就在合宜的距離上,他***她***裝點了你的夢,也裝點了你的風景。當然有時候我們也會迎面趕來,但在地球40億人口中,我們能相遇豈不是一件值得珍惜的緣分呢?在我們的人生組成中,人是不缺少的,我們為何不給我自己一個美好的記憶呢?當你面對時,何必那麼多的想法思考?轉念之間,也許就錯過了,你千萬次的回眸或許看到的永遠就是背影,佛說“活在當下”!

  我倡導積極的人生態度,過多的思考,讓我們被思考所累,當然,也不能不思考,但最終還是面對我們自己的內心就好。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該笑的時候不忍著,該哭的時候也不藏著,風風雨雨皆有味~

  :得與失的思考

  生命的旅程之中,經常會遇到得與失的抉擇;生活之中,得與失使人深感糾結的事情比比皆是。其實,人無論做什麼事、幹什麼都難以迴避得與失現實的糾結,有得必有失,有失也必有得;只是在權宜得失之時,能理智、合理、合適地做出抉擇,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個難題,得與失的抉擇也是人生的一種藝術。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得與失是同時存在於生活的每時每刻,可以說無時無處不在,我們無法迴避,只能面對、直面生活。逃避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選擇,況且在許多情況下,我們無法迴避,只能抉擇。選擇了就不必為之煩惱,患得患失;世間兩全其美的事情少之又少,多少人都渴望事事都能兩全其美,可實際上“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選擇了,就不必為之糾結、徘徊,為之苦惱、耿耿於懷。選擇一個必然要放棄另一個,有時候放棄也是一種釋懷,更是一種境界。

  得到了不必為之欣喜若狂,按耐不住內心的喜悅,能為他人所理解,但不能長久停留於這種欣喜之中;失去了,不必為之懊惱,懊惱是對自己生命的摧殘和折磨,長時間地困頓於其中,不能自拔,結果只能是雪上加霜,愈陷愈深,或許為之付出更多更大的代價。

  經常聽有人說:“吃虧是福!”但在利益的唆使下,有幾個人能大度地做到這一點,“天下熙熙皆為利而來,天下讓皆為利而往。”有多少人在利益的神使鬼差之下,在無法抵擋住利益的誘惑,一次又一次的踐踏道德底線;有多少人為了利益而斤斤計較,逡巡在利益周圍,無視道德、法律的存在,走向人生的末路。

  “吃虧是福!”表面上看是失去了,從另一個角度再看,卻因之得到了心靈的安寧,良心的籍慰,精神上得到快樂,享受了生活的樂趣。當自己的付出遠遠小於收穫時反而物質上得到許多,卻難以抵擋精神上的折磨;當付出大於回報時,有時會讓人感覺到有點吃虧,然而精神缺失安然、安詳地。

  得與失其實就是一種平衡,雷同於福與禍,得到了一方面就意味著失去另一方面,福盡則禍至,禍盡則福到;要保持一種平衡狀態,努力維持在中間地帶,也就是中,中則正,正則中;以一顆平常心去面對得與失,福與禍;凡事只要做到合適、平和即可,過分地苛求得與失權衡,會使人處於一種浮躁焦慮狀態。

  得與失如同擺鐘在搖擺,福盡則禍至,禍退則福來,順其自然,不過分貪求、不自大,看淡成敗,遠見於未萌,避危於未形,感覺盈餘之時就放手,充足之時就放棄,不因得而喜,不因失而悲,按照選定的路徑去做,儘自己的努力做好自己想要做到的事情,任憑花開花落,雲捲雲舒。

  得與失取決於人的自身,有時候有失或者說有舍才會有得,舍與得取決於人的心態,換個角度去思考,得也許會變為失,失也許會演變為得,時間沒有無緣無故的得到,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失去。

  得與失是人生一種特殊的處世哲學,也是一種生活藝術,有時候從表面上看有些事情是失去了,然而換回的卻是一種心靈的平和,也是一種幸福所在;有時候,從表面上看是得到了,自身卻陷入到某種心理劣勢,。生活之中,經常會遇到失去了物質或者說物質上不合算,卻換取了精神上的超額快樂,有時候微小的付出,卻意外地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穫,也就是日常所說得佔便宜,人就會有一種精神上的透支。

  得與失就在一念之間,無論結果如何,不必為之懊惱,過分的計較得失,選擇了就能為之後悔、埋怨、自責,生活之中,錯誤的抉擇在所難免,有時也是無法挽回,過去的畢竟已經過去,不必再為之刻骨銘心,徹底放棄為一種明智的抉擇,沒必要為之抱殘守缺,為自己套上精神枷鎖。

  人之所以渴望得到更多,那是由於每個人內心深處支配欲和征服欲驅使的結果,還有自尊心和虛榮心的不斷膨脹的結果。得到的越多,這樣就可以獲得更多人的羨慕眼光,在大庭廣眾之下會擁有一點流光溢彩,而內心深處,未必是快樂的,不一定是別人想象的那樣美好,也許正因為此,許多人在功成名就之後,選擇了迴歸自然、選擇了歸隱、選擇了愛心活動、選擇了田園風光……竭盡全力地尋找快樂的生活。

  生活就應該簡單,把繁雜的生活瑣事進行簡單的歸攏,生活中的事情雖然錯綜複雜,歸納起來不過是“自己的事”、“別人的事”和“老天的事”,打理好自己的事,不要去管別人的事,上天的事我們操心也改變不了。簡單地生活,快樂地生活,雖然簡單不一定最美,但最美卻總是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