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選修光的傳播知識點小結

  光的傳播是高中物理教材中的一部分內容。為了幫助高中生掌握光學知識點,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高中物理選修光的傳播知識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物理選修光的傳播知識點

  一、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1、光線:表示光傳播路線的直線;

  2、光束:在真空中光的傳播速度c=3.0×108m/s;

  3、光的折射定律:光從一介質進入另一介質時,傳播路線要發生改變,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從光密質進入光疏質時,入射角小於折射角;

  ***1***入射角:圖射光線和法線間的加角;

  ***2***折射角:折射光線和法線間的夾角;

  ***3*** 折射率n=c/v=sini/sinr***大的除以小的***;

  4、光密質:折射率大的介質;

  5、光疏質:折射率較大的介質;

  二、全反射:光從光密質進入光疏質時,當入射角大於零界角時,只有反射光線沒有折射光線的現象;

  1、發生全反射的條件:***1***光從光密質進入光疏質;***2***入射角大於臨界角;

  2、臨界角:當折射角等於90°時的入射角;sinaC=1/n;

  3、特例:海市蜃樓、光導纖維;

  三、光的色散:當白光經過三稜鏡後能形成彩色個光帶,這個現象叫色散;

  1、發生色散後在光屏上從上至下,依次是紅、橙、黃、綠、藍、靛、紫;

  2、從紅到紫光的頻率由小到大;波長由大到小;

  3、在同種介質中,折射率由小到大;傳播速度由大到小;

  4、從紅光到紫光衍射現象逐漸減弱。

  高中物理選修知識點

  碰撞

  ⑴完全彈性碰撞:在彈性力的作用下,系統內只發生機械能的轉移,無機械能的損失,稱完全彈性碰撞。

  ⑵非彈性碰撞:在非彈性力的作用下,部分機械能轉化為物體的內能,機械能有了損失,稱非彈性碰撞。

  ⑶完全非彈性碰撞:在完全非彈性力的作用下,機械能損失最大***轉化為內能等***,稱完全非彈性碰撞。碰撞物體粘合在一起,具有相同的速度。

  量子論

  1.創立標誌:1900年普朗克在德國的《物理年刊》上發表《論正常光譜能量分佈定律》的論文,標誌著量子論的誕生。

  2.量子論的主要內容

  ①普朗克認為物質的輻射能量並不是無限可分的,其最小的、不可分的能量單元即“能量子”或稱“量子”,也就是說組成能量的單元是量子。

  ②物質的輻射能量不是連續的,而是以量子的整數倍跳躍式變化的。

  量子論的發展

  ①1905年,愛因斯坦獎量子概念推廣到光的傳播中,提出了光量子論。

  ②1913年,英國物理學家玻爾把量子概念推廣到原子內部的能量狀態,提出了一種量子化的原子結構模型,豐富了量子論。

  ③到1925年左右,量子力學最終建立。

  熱輻射現象

  任何物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要發射各種波長的電磁波,並且其輻射能量的大小及輻射能量按波長的分佈都與溫度有關。這種由於物質中的分子、原子受到熱激發而發射電磁波的現象稱為熱輻射。

  ①物體在任何溫度下都會輻射能量。

  ②物體既會輻射能量,也會吸收能量。物體在某個頻率範圍內發射電磁波能力越大,則它吸收該頻率範圍內電磁波能力也越大。

  輻射和吸收的能量恰相等時稱為熱平衡。此時溫度恆定不變。

  高中物理學習方法

  ***一***預習

  學習的第一個環節是預習。有的同學不注重聽課前的這一環節,會說我在初中從來就沒有這個習慣。這裡我們需要注意,高中物理與初中有所不同,無論是從課程要求的程度,還是課堂的容量上,都需要我們在上課之前對所學內容進行預習。

  在每次上課前,抽出一段時間***沒有時間的限制,長則20分鐘,短則課前的5、6分鐘,重要的是過程。***將知識預先瀏覽一下,一則可以幫助我們熟悉課上所要學習的知識,做好上課的知識準備和心理準備;二則可以使我們明確課堂的重點,找出自己理解上的難點,從而做到有的放矢地去聽課,有的同學感到聽課十分吃力,原因就在於此。

  另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預習可以培養鍛鍊我們的自學能力和思考能力***要知道以後進入大學深造或走上工作崗位,這些可是極其重要的***。應該逐漸養成預習的良好習慣。

  ***二***上課

  ***1*** 主動聽課.

  聽課可分成三種類型:即主動型、自覺型和強制型。主動型就是能夠根據老師講課的程式主動自覺地思考,在理解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對難點和重點進行推理性的思維和接受;自覺型則是能對老師講課的程式進行思考,能基本接受講解的內容和基礎知識,對難點和重點一般不能進行自覺推理思維,要在老師的指導下才能完成這一過程;而強制型則是指在課堂學習中,思維遲緩,推理滯留,必須在老師的不斷指導啟發下才能完成學習任務。 如果屬於強制型,那要試著改變自己,由強制型變為自覺型;如果是自覺型,還要加強主動意識,努力變成主動型。總之,我們應該以主動的態度去聽講,積極地進行思考,努力參與到老師的課堂教學中去。

  ***2***注意課堂要點.

  要聽好課,應善於抓住課堂的要點,這主要是指重點和難點兩個方面。心理學研究表明,我們聽課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一般在20分鐘左右,***要想一節課幾十分鐘內都保持精力高度集中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應將這有限的集中注意時間用到“刀刃”上。

  上課時,我們應有意識地去注意老師講課的重點內容。有經驗的老師,總是將主要精力放在突出重點上,進行到重要的地方,或放慢速度,重點強調;或板書綱目,理清頭緒;每條分析,仔細講解等,我們應培養自己善於去抓住這些。對於難點,則可能因人而異,這就需要我們在預習時做到心中有數,到時候注意專心專意,仔細聽講。總之,我們要做到“會聽”,能“聽出門道”。

  ***3***處理好聽課和記筆記的關係.

  有的同學總是感到困惑,說“上課時注意了聽課,就忘了記筆記;而記了筆記,就又跟不上老師的思路了”。對此,我們應認識清楚聽課和記筆記的關係:聽課是主要的方面,記筆記是輔助的學習手段。 我們應該如何記筆記呢?我認為,我們不應該將“記筆記”變成老師的“課堂語錄”,也不應該將“記筆記”變成“板書影印”。

  筆記中我們要記的內容應該有:記課堂重點、記課堂難點、記課堂疑點、記補充結論或例題等課本上沒有的內容、記課堂“靈感”等等。總之,我們應該有摘要、有重點地記。有的同學從來就沒有記筆記的習慣,這是不好的,特別是對於高中物理學習中是不行的。俗話說“好腦子不如爛筆頭”,聽課時間有限,老師講的內容轉瞬即逝,我們對知識的記憶隨時間延伸會逐漸遺忘,沒有筆記我們以後就沒有辦法進行復習。

  ***三***複習

  有的同學課後總是急著去完成作業,結果是一邊做作業,一邊翻課本、筆記。而在這裡我要強調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做作業,而應該靜下心來將當天課堂上所學的內容進行認真思考、回顧,在此基礎上再去完成作業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複習的方法我們可以分成以下兩個步驟進行:首先不看課本、筆記,對知識進行嘗試回憶,這樣可以強化我們對知識的記憶。之後我們再鑽研課本、整理筆記,對知識進行梳理,從而使對知識的掌握形成系統。

  另外,心理學研究表明:知識在學習最初的兩三天內遺忘是最快的,也是最多的,所以,我們對知識進行及時的複習也是戰勝遺忘的需要。

  ***四***作業

  在複習的基礎上,我們再做作業。在這裡,我們要糾正一個錯誤的概念:完成作業是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我們在課後安排作業的目的有兩個:一是鞏固課堂所學的內容;二是運用課上所學來解決一些具體的實際問題。

  明確這兩點是重要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做作業時,一方面應該認真對待,及時完成,另一方面就是要積極思考,看知識是如何運用的,注意對知識進行總結。我們應時刻記著“我們做題的目的是提高對知識掌握水平”,切忌“為了做題而做題”。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