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必修一的基礎知識點分析

  剛升上高一的學生會發現高中的語文難度大於初中的,想要學好語文,最好將知識點歸納,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有關於高中語文必修一的知識點歸納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語文必修一的基礎知識點

  一、根據拼音寫出漢字。

  第一單元

  qìn*** ***園春 分mì*** *** màn*** ***江 màn*** ***罵 百gě*** ***

  寥kuò*** *** xié*** ***來 zhēng*** ***嶸 揮斥方qiú*** *** 萬戶hóu*** ***

  浪è*** ***飛舟 páng*** ***徨 寂liáo*** *** 彳chù*** *** 惆chàng*** ***

  悽wǎn*** *** 頹pǐ*** *** 青xìng*** *** 浮zǎo*** *** 漫sù*** ***

  長gāo*** *** hāo草 *** *** 枯gǎo*** *** 斑lán*** *** shēng*** ***簫

  青tāi*** *** 荊jí*** *** 火bō*** *** niǔ*** ***怩 麥zāo*** ***

  發jiào*** *** dùn *** *** 肉 團jī*** *** 凌wǔ*** *** chì*** ***罵

  第三單元

  liáo*** ***落 長歌dàng哭*** *** fěi *** ***薄 桀ào *** *** dié*** ***血

  立Pū*** *** 風塵púpú*** *** lìn屋*** *** àn*** ***然 è*** ***耗 屍hái*** ***

  chuāng*** ***傷 浸zì*** *** gàn*** ***練 zhǎn *** ***轉 yǔn *** ***身不xù *** *** 作yī *** *** tǎng*** ***使  解pōu *** *** 步lǚ*** *** 謙xùn *** *** jiǒng*** ***乎不同 bǐng*** ***息叱zhà*** ***風雲chà*** ***異lì*** ***臨

  第四單元

  紫jīng *** ***花 易zhì *** ***  停bó *** ***  超zài *** ***  登zǎi *** ***

  mēng騙*** *** měng古 *** *** 婆suō *** ***  è夢*** ***  xī笑*** ***

  zhuàn寫*** *** chú菊*** ***   zhì息*** ***  綠樹成yīn*** *** bō奪*** *** bāo*** ***果皮  夏yǎn *** ***  lòng堂*** ***  遊shuì *** ***  qì據*** ***

  ǎo斷*** *** ào口*** *** 執niù *** ***  dìng殼*** ***  hǒng騙*** ***

  起hòng *** ***  氣hōnghōng *** *** ruò*** ***大  汙miè*** *** chuǎi測*** ***  chuāi著*** *** 掙chuài *** ***  yì年*** *** héng亙*** ***  hèng財*** ***  醞niàng *** *** zuō*** ***坊 一鼓zuò氣*** ***

  二、辨析下列漢字的字形

  第一單元

  沁香 分泌 謾罵 漫江 惆悵 為虎作倀 蒼茫 滄桑 阻遏 碣石

  彷徨 惶然 惋惜 哀婉 頹圮 杞人憂天 祭祀 沉澱 紙錠 綻放 彷徨 牌坊 惆悵 稠密 絲綢 無恥讕言 斑斕 波瀾 朔風 追溯 挑釁 河畔 碾碎 輾轉 堤堰 揠苗助長 偃旗息鼓 凌侮 陵墓 稜角忸怩 鈕釦 樞紐 心扉 雨雪霏霏

  第三單元

  第四單元

  撤離 車轍  清澈  步履  木屐  草屨  廢墟  噓寒問暖  諂媚  陷阱  循著 遁世 黯然  諳熟  元宵節 誕生  涎皮

  ***1***戊 戌 戍 戎 戒

  戊:讀wù,注意字形——內中空空,注意字義——天干第五位,如“戊戌”。

  戌:讀xū,注意字形——內中一短橫,注意字義——地支第十一位,如“戊戌”。

  戍:讀shù,注意字形——內中一小點,注意字義——軍隊駐守,如“衛戍”“戍守”等。

  戎:讀róng,注意字形——短橫左出頭,注意字義①兵器的總稱,如“兵戎相見”;②指軍隊,軍事,如“投筆從戎”。

  戒:讀jiè,注意字形——“戎”字裡面多一豎,注意字義①提防,如“警戒”;②改掉不良嗜好,如“戒毒”;③指佛教徒必須遵守的準則,也泛指應當戒除的事,如“戒律”“齋戒”。

  ***2***採 彩

  採:本義是“摘”,如“採花”“採摘”。另有意思跟“精神”“神情”有關,如“無精打采”“神采奕奕”。

  彩:本義跟“顏色”有關,如“彩旗飄飄”。另意思跟“稱讚的歡呼聲”有關,如“喝彩”。

  三、掌握下面詞語的詞義

  第一單元

  漫江:滿江。

  沉浮:《沁園春》詞中意指盛衰。

  崢嶸:本義形容山勢高峻突出,引申為不平常、不尋常的意思。

  揮斥方遒:熱情奔放,勁頭十足。揮斥,奔放。遒,強勁有力。

  激揚:激濁揚清,抨擊惡濁的,褒揚清明的。

  遏:阻止。

  彳亍:走走停停的樣子。

  頹圮:坍塌,破敗。

  凌侮:欺凌,侮辱。

  第三單元

  寥落:稀少。

  桀驁:形容性情倔強。驁,不順從。

  長歌當哭:意思是用寫文章來代替哭泣。長歌,引吭高歌,這裡指寫文章。當,當做。

  微漠:依稀,淡薄。

  黯然:憂傷的樣子。

  殞身不恤: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殞,死亡。恤,顧慮。

  叱吒風雲:形容聲勢威力很大。

  第四單元

  婆娑:形容盤旋和舞動的樣子;枝葉紛披的樣子。

  生殺予奪:指統治者掌握了生死賞罰的大權,橫行霸道,對人民生命財產隨意處置。生,讓人活著;殺,叫人死亡;予,給予;奪,剝奪。

  不假思索:用不著想。形容說話做事迅速。

  人事滄桑:當事人和世事變化很大。

  記憶猶新:對往事的記憶還像新的一樣。

  不同凡響: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凡響,平凡的音樂。

  一鼓作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們的***勇氣。作,振作。後泛指做事要趁鼓起勁頭的時候一口氣幹完。

  四、近義詞辨析

  第一單元

  寥廓:***天空***高原空曠。《沁園春》中指宇宙的廣闊

  遼闊:***土地海洋等***遼遠廣闊。

  意氣:意志和氣概,志趣和性格。也指因主觀偏激而產生的情緒,如意氣用事。

  義氣:由於私人關係而甘於承擔風險或犧牲自己利益的氣概。如講義氣。

  遏制:制止,控制***一般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的效果***。

  遏止:用力阻止住。如滾滾洪流,不可遏止。

  沉澱:指沉到溶液底層的難以溶解的物質,比喻凝聚,積累。

  積澱:指長時間積累起來的習俗、文化。

  彷徨:猶疑不決的走來走去。

  倘佯:自由自在地走來走去。

  養育:撫養和教育。

  養活:供給東西使生活。

  第三單元

  正告 告訴

  同:都是及物動詞,可帶賓語,都有向別人陳述,使人知道的意思。

  異:告訴是指在一般情況下,向別人陳述事情,使別人知道。例如:他把這件事告訴了妻子。

  “正告”是指嚴正的告訴,適用鄭重的場合。或闡明自己的立場或鄭重地陳述事情,以便讓人知道。例如:我們要正告那些無視法律的亡命之徒,玩火者必自焚。

  拷問 考問

  同:都有詢問審問的意思。

  異:“拷問”多與表內心世界的詞語搭配,表內心活動。詞義較重。例如:我拷問自己的心靈:什麼時候,我們會象這個弱智的年輕人一樣,這麼平靜地生活著每一天。“考問”側重於對外部事物進行查詢。例如:我竟然被他考問住了。

  蒞臨 來到

  同:都是動詞,都有來到的意思。

  異:“蒞臨”指貴賓來到,有表敬意的色彩;來到不表敬意,只強調到。

  偶爾 偶然

  偶爾:間或,有時候。偶然:事理上不一定發生而發生。

  偶爾是副詞,相對於“經常”而言,例如:姥姥偶爾來一趟,來就給我帶來好多好吃的。 “偶然”是形容詞,相對於“必然”而言。例如: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發現一向嚴厲的父親也是個溫柔的人。

  第四單元

  茫然:①完全不知道的樣子。②失意的樣子。

  木然:一時痴呆不知所措的樣子。

  試驗:為了察看某事的結果或某物的效能而從事某種活動。

  實驗:為了檢驗某種科學理論或假設而進行某種操作或從事某種活動。

  震動:指顫動,使顫動,物體受外力影響而迅速、劇烈地顫動,多指一次;重大的事情、訊息等使人心不能平靜。

  振動:是指物體通過一箇中心位置,不斷做往復運動,擺動多次。

  五、文學常識

  第一單元

  詩歌:古代文學體裁之一,起源於古代勞動。《 》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開創了我國詩歌 的源頭。戰國時期出現的楚辭體代表作《 》開創了我國詩歌 的先河。以“五四”新文化運動為界,詩歌分為新體詩和 。“五四”以前的詩歌統稱為 ,其中舊體詩又以唐代為界分為古體詩和 。唐代以前的詩歌統稱為古體詩,近體詩從唐代才開始興起。古體詩和近體詩的主要區別在 方面——即能否押韻、講究平仄、對仗。近體詩又分為 、絕句和排律。律詩都是 的,有七言律詩和 ;絕句都是 的,有七言絕句和五言絕句。五四以後興起的新體詩也有格律詩和自由詩之分,其中用舊格律填寫新內容的稱為格律詩,像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其它的稱為自由詩,像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戴望舒的《雨巷》和艾青的《大堰荷――我的保姆》等。

  詞:是詩歌的一種。詞的全名為 ,是與曲調相諧和的唱詞。詞起源於隋唐之際,隋代已有聲腔,曲調,但不見曲子詞。到了唐五代開始出現發間曲子,也就是有了樂譜後而按譜寫詞,名為曲子詞,後簡稱為詞。現存最早的民間曲子詞是在敦煌莫高窟藏經室中發現的敦煌曲子詞。現存最早的文人詞是李白的《憶秦娥》和《菩薩蠻》。因而李白被尊為“百代詞曲之祖”。詞發展於五代,到了宋代發展到頂峰。根據風格特點,詞有 和 之分;按照字數,詞有小令、 和 之分。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縣人,中國現代著名詩人。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學學習法文,開始受到法國象徵派的影響。《我底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和《災難的歲月》。早期詩歌多寫個人的孤寂心境,感傷氣息較重,因受西方象徵派的影響,意象朦朧、含蓄。後期詩歌表現了熱愛祖國、憎恨侵略者的強烈感情和對美好未來的熱烈嚮往,詩風顯得明朗、沉摯。課本中選入了他的作品《 》。

  徐志摩***1896-1931***,筆名 、南湖,浙江海寧人。詩人、學者。 社的主要發起人和主要成員之一。詩集有《志摩的詩》《 》《 》等,名篇有《 》《沙揚娜拉》《在病中》等。

  艾青,原名 ,浙江金華人。著名詩人,有詩集《黎明的通知》,代表作《 》。

  第二單元

  1、《左傳》的作者,相傳是魯國的史官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詳細完整的 體歷史著作,為“十三經”之一。因為《左傳》和《 》《 》都是為解說《春秋》而作,所以它們又被稱作“ ”,《左傳》又名《 》。《左傳》以《春秋》的記事為綱,以時間先後為序,詳細地記述了春秋時期各國內政外交等大小事實***起於魯隱公元年,終於魯哀公二十七年***。記事比《春秋》詳細而具體***字數近二十萬,超過《春秋》本文十倍***。

  2、《戰國策》是戰國末年和秦漢間人編輯的一部重要的 體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國策》《國事》《短長》《事語》《長書》《修書》等名稱,經過漢代 整理編輯,始定名為《戰國策》。全書共 篇。《戰國策》長於議論和敘事,文筆流暢,生動活潑,在我國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3、《史記》是我國第一部 體通史,作者是西漢著名史學家 。全書由十二“ ”、十“表”、八“書”、三十“ ”、七十“ ”五部分組成,計 篇,五十二萬餘字。它不僅是一部相當完備的古代史書,同時又是我國古代史傳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作品。魯迅先生曾譽它為“史家之絕唱, 。”這正說明了《史記》在史學和文學上的偉大成就。

  第三單元

  1、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國文學家、思想家和 。原名 ,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 》,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1921年12月發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不朽傑作。代表作品有小說集《 》、《 》、《故事新編》,雜文集《墳》、《華蓋集》、《華蓋集續編》、《且介亭雜文》等,散文集《 》,散文詩集《 》。本文選自《華蓋集續編》。***注意所學魯迅文章的出處***

  2、巴金***1904~2005***,原名李堯棠,我國現代傑出的文學巨匠。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 》、《 》、《 》***、愛情三部曲***《 》、《 》、《 》***和散文《旅途隨筆》《隨想錄》等。1982年至1985年相繼獲得義大利但丁國際榮譽獎。

  3、梁實秋***1903-1987***,現代著名文學評論家、散文家、翻譯家。代表作品有《 》《雅舍談吃》《看雲集》《偏見集》,長篇散文集《槐園夢憶》等。譯有《莎士比亞全集》,主編有《遠東英漢大辭典》。

  第四單元

  1、新聞體裁有 、 、特寫、專訪、評論等。 一般報道事實比較單一,突出最新鮮、最重要的事實,文字簡潔,時效性最強。

  是一種比訊息更詳細和生動地報道客觀事實或典型人物的新聞體裁,它以敘述和描寫為主,兼用議論、抒情以及修辭等表達方式,及時報道現實生活中有影響的人物、事件、工作經驗和地方風情等。

  是新聞體裁中富有表現力的重要體裁,以 為主要手法,“再現”新聞事件、新聞人物“一瞬間”的形象化報道,它抓住新聞事件、新聞人物某些重要場面,或者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兩個片段,用描寫手法給予集中的、突出的刻畫,將富有特徵的真人真事“放大”和“再現”在讀者面前,給人們留下深刻、鮮明的印象,使人們感受到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是記者事先選定採訪物件,對特定的人物、文體、事件和風物進行專題性現場訪問之後所寫的報道,是集新聞性、思想性、知識性和趣味性於一爐的一種可讀性很強的新聞體裁。 是一種對最新發生的新聞提出的一定看法和意見的文章,是就當前具有普遍意義的新聞事件和重大問題發表議論、講道理,有著鮮明的針對性和指導性的一種政論文體,是新聞媒介中各種形式評論的總稱。

  2、夏衍***1900-1995年***作家、劇作家。原名乃熙,字 。浙江杭州人。1915年入浙江甲種工業學校。1919年,參與創辦並編輯《浙江新潮》,開始走上文學道路。1920年畢業後赴日本留學,接受馬克思主義,參加日本左翼運動。1927年“四一二”政變後,在上海從事工人運動及翻譯工作,譯有高爾基的《母親》等名著。1929年,與鄭伯奇等組織上海藝術社,首先提出“普羅列塔利亞戲劇”的口號,開展無產階級戲劇活動。1930年加入“左聯”,當選為“左聯”執委。1933年後,任中共上海文委成員、電影組組長,為中國進步電影的開拓者、領導者。 創作有電影劇本《狂流》、《春蠶》,話劇《秋瑾傳》、《 》及報告文學《 》,對30年代進步文藝產生巨大影響。新中國成立後曾任文化部副部長、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等職。改編創作《 》、《 》等電影劇本,

  新聞“六要素”:

  新聞結構包括: 、 、 、 幾部分,有的新聞還有 ,通常安排在主體之中。

  【必修一第二單元文言知識梳理】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

  秦伯說*** *** 失其所與,不知*** *** 秦王必說見臣*** *** 今日往而不反者*** ***

  燕王誠振怖*** *** 秦王還柱走*** *** 卒起不意,盡失其度*** *** 距關,毋內諸侯*** ***

  張良出,要項伯*** *** 願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旦日不可不蚤來謝項王*** *** 今者有小人言,令將軍與臣有郤*** ***

  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 ***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

  二、解釋下列劃線詞語的古今意義

  1、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古義: 今義:

  2、行李之往來。 古義: 今義:

  3、共其乏困 古義: 今義: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義: 今義:

  5、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 古義: 今義:

  6、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曰 古義: 今義:

  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 古義: 今義:

  8、持千金之資幣物 古義: 今義:

  9、諸郎中執兵,皆陣殿下 古義: 今義:

  10、沛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 古義: 今義: 11、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 古義: 今義: 12、將軍戰河北 古義: 今義: 13、臣戰河南 古義: 今義: 14、莊則入為壽 古義: 今義: 15、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 古義: 今義: 16、約為婚姻 古義: 今義:

  三、指出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詞類活用型別並解釋其含義

  1、燭之武退秦師*** *** 2、晉軍函陵,秦軍汜南*** ***

  3、若亡鄭而有益於君*** *** 4、越國以鄙遠*** ***

  5、鄰之厚,君之薄也*** *** 6、既東封鄭*** ***

  7、若不闕秦*** *** 8、闕秦以利晉*** ***

  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10、共其乏困*** ***

  11、樊於期乃前曰*** *** 12、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

  13、頃之未發,太子遲之*** *** 14、皆白衣冠以送之 *** ***

  15、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16、使使以聞大王 *** ***

  17、乃朝服,設九賓 *** *** 18、群臣怪之*** ***

  19、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 ***

  20、願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於前*** ***

  21、沛公軍霸上。 *** *** 22、沛公欲王關中。*** ***

  23、吾得兄事之。 *** *** 24、籍吏民。 *** ***

  25、范增數目項王。*** *** 26、刑人如恐不勝。*** ***

  27、道芷陽。 *** *** 28、素善留侯張良。*** ***

  29、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 30、項伯殺人,臣活之。*** ***

  31、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 ***32、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 ***

  33、樊噲側其盾以撞*** *** 34、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35、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

  36、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 37、頭髮上指。*** ***

  38、道芷陽間行、間至軍中。*** ***

  四、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含義

  詞 例 句 解 釋 詞 例 句 解 釋

  封 既東封鄭 之 唯君圖之

  肆其西封 子犯請擊之

  其 君知其難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吾其還也 臣之壯也

  以其無禮於晉 願 臣願得謁之

  請 乃請荊卿曰 願足下更慮之!

  丹請先遣秦武陽 果不如先願

  顧 荊軻顧笑武陽 為 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顧計不知所出耳 為之奈何?

  終已不顧 乃為裝遣荊軻

  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為變徵之聲

  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軻***又前而為歌曰

  見 秦王必說見臣 嘉為先言於秦王曰

  未嘗見天子 願舉國為內臣

  乃遂私見樊於期 引 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

  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秦王驚,自引而起

  見燕使者咸陽宮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謝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辭 厄酒安足辭

  噲拜謝,起,立而飲之 今者出,未辭也

  乃令張良留謝 且 且為之奈何?

  故 君安與項伯有故 臣死且不避

  故聽之 幸 婦女無所幸

  故遣將守關者 故幸來告良

  之 乃夜馳之沛公軍 去 相去四十里

  為之奈何 脫身獨去

  臣之不敢倍德也 於 使人言於項羽曰

  珍寶盡有之 長於臣

  今者有小人之言 復得見將軍於此

  因 不如因善遇之 為 使子嬰為相

  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 為擊破沛公軍

  因擊沛公於坐,殺之 屬皆且為所虜

  以 以其無禮於晉 軍中無以為樂

  敢以煩執事 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越國以鄙遠 何辭為?

  焉用亡鄭以陪鄰? 而 今急而求子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夜縋而出

  焉 子亦有不利焉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

  焉用亡鄭以陪鄰? 朝濟而夕設版焉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五、指出下面句子的句式特點並翻譯。

  1、是寡人之過也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3、晉軍函陵,秦軍汜南

  4、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5、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6、夫晉,何厭之有?

  7、以其無禮於晉

  8、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9、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10、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11、燕王拜送於庭

  12、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

  13、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14、嘉為先言於秦王曰

  15、使畢使於前

  16、客何為者? 17、大王來何操?

  18、沛公安在? 19、籍何以至此?

  20、具告以事 21、貪於財貨

  22、此天子氣也。 23、亞父者,范增也。

  24、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

  25、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6、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

  27、欲呼張良與俱去。

  28、毋從俱死也。 29、奉厄酒為壽。

  30、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31、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

  32、加彘肩上。 33、珍寶盡有之

  34、若屬皆且為所虜 35、吾屬今為之虜。

  六、第二單元文言文課後字詞題歸納:

  1、解釋課文中下列單音節詞。***《燭之武退秦師》***

  朝—— 亡—— 厭—— 國—— 戍—— 夕——

  危—— 師—— 及—— 辭——

  2、比較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現代漢語有什麼不同。

  1.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

  2.持千金之資幣物

  3.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

  4.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

  5.諸郎中執兵

  6.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7.斷其左股

  3、把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注意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

  1.沛公軍霸上

  2.范增數目項王

  3.沛公已去,間至軍中

  4.常以身翼蔽沛公

  5.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

  6.此亡秦之續耳

  7.項伯殺人,臣活之

  8.先破秦入關者王之

  七、必修一背誦範圍:

  1、《沁園春》全詞。

  2、《詩兩首》——《雨巷》《再別康橋》

  3、《荊軻刺秦王》——易水訣別***“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終已不顧”***

  4、《紀念劉和珍君》第2節第4節。

  習題檢測:

  1、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 ; ,

  。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悵寥廓, ,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 。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 。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 ?

  2、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 , 我希望逢著

  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 , 丁香一樣的 , 丁香一樣的 , , ;

  3、 ,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陰下的一潭, ,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 滿載一船星輝, 。

  但我不能放歌, ; 夏蟲也為我沉默, !

  4、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築, , ,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 , !” , , 。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5、 , , 。這是怎樣的 和 ?然而造化又常常為庸人設計,以時間的流駛,來洗滌舊跡,僅使留下 和 。 ,又給人暫得偷生,維持著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這樣的世界何時是一個盡頭!

  慘象, ;流言, 。我還有什麼話可說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 , ! ,

  。

  “看”話題作文欣賞

  仰望與俯視

  易水寒

  仰望,是一種向上的姿勢;

  俯視,是一種向下的姿勢;

  仰望,是一種人的基本慾望滿足之後的精神狀態;

  俯視,是一種人的基本慾望滿足之後的居高臨下;

  從童稚時睜開眼睛的剎那,我們就懂得了仰望:一張張形形色色的臉,房屋、樹木、遠山、藍天、星空;我們在門前的土牆邊仰望,在晒穀坪的谷堆邊仰望,在溪畔的草地上仰望,在山野的勞作間仰望,在田間仰望,在高崗仰望……一種探求和希冀,一種無奈和迷惘。人,在仰望中成長;人類,在仰望中進步。

  警醒,仰望,跋涉……千百年來,在仰望者永不止息的競走中,不同的人們,面對著一樣的峰巒,一樣的旅途,一樣的歷史時空,一樣的星月風雨,卻走著不同的路。有人慷慨起程,旋而卻墜入了陷阱;有人頻頻回首,一生走不出親友愛侶的牽掛;有人在路途碰上羈絆而退縮,有人抵不住風雨雷電躲入山洞,甘願與野獸為伍;有人初時苦行,終於轉過一道山岡,卻被那裡的風光美景所迷醉,不願再邁出一步;有人投機取巧,以現代的交通工具不費一絲氣力,速達目的……一路上,魔鬼伴隨著天使,懦夫伴隨著英雄,販夫走卒爭先擁後,文人官宦各自為政。他們早以忘記了自己仰望的初衷,他們踐踏了人類高貴的仰望的頭顱。

  俯視和仰望是一對孿生兄弟。仰望的行程和高度,決定了俯視的層次。人類的俯視情結是與生俱來的,從猿到人站立的那一瞬間就註定了。

  俯視的類別很多。從對螞蟻到一切爬行、哺乳動物的俯視,從對田野河流到對山巒澗谷的俯視,這是對一切客觀物質世界的俯視。心靈意識的俯視卻更繁複變化無窮。有精於算計者對憨厚朴魯的俯視;有口若懸河者對木訥結巴的俯視;有日進斗金者對勤苦窮困的俯視;有權高位重,可以呼風喚雨者對平民百姓的俯視。大人俯視小孩,強者俯視弱者,美的俯視醜的,聰明俯視愚鈍,文明俯視落後……人人都高高在上,人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理論,人人都是哲學家,人人都自以為是。這一切都源於俯視者本身素質的低下和愚昧,沒有一個開闊的胸襟和視野,充其量只能是一些鄙視、傲視、蔑視。冷冷的目光,對他人嗤之以鼻,自己同樣是一肚子的無知。

  一個真正的仰望者,必然是一個孤獨的行旅者,一切坎坷和荊棘,歡樂和痛苦,都不能阻止他攀登峰巒的勇氣和毅力;一個真正的俯視者,必然是一個仰望的思想者。一切仰望行程中的負累,一切生理和心靈的創傷,都在這種俯視的渺小裡得到淨化和解脫。仰望宇空,俯視歷史;仰望永恆,俯視短暫;仰望人類哲學的高度,俯視芸芸眾生。

  一個真正的仰望者,必然懂得,仰望,其實就是為了一種尋覓,為了尋覓一種生命意義的真諦;一切的塵垢,嘆息,悲歡,在仰望的天空裡,在跋涉的過程中,都已逝去。眼前雖還有萬里關山,胸中卻已是浩浩正氣。

  一個真正的俯視者,必須懂得,俯視,其實就是仰望的唯一目的。在俯視的大地,俯視者下心體恤,垂憐眾生,將生命深處流溢位來的大愛,無條件地給予,為一棵草的茵綠,一朵花的開放而會心,為一次魚躍,一次鳥飛而欣喜,緊握一切悲苦沉浮的手,和他們一起歡笑,一起流淚。

  仰望使我們變得崇高;

  俯視讓我們變得悲憫。

點選下頁檢視更多高中語文必修二的基礎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