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十二課知識點

  實現人生的價值是政治必修四第十二課重點內容,高中考生在複習時要梳理重要知識點。下面是習啦小編給高中生帶來政治必修四第十二課知識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十二課重要知識點

  1、理解自我砥礪是一種人生的修煉,是抗挫折,抵誘惑的能力

  實現人生價值,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發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

  2、理解什麼是人的價值,掌握評價一個人價值大小的標準

  人的價值就在於創造價值,就在於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即通過自己的活動滿足自己所屬的社會、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評價一個人價值的大小,就是看他為社會、為人民貢獻了什麼。

  3、理解價值觀的導向作用,思考並深入體會價值觀的選擇與人的幸福之間的關係?

  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導向作用。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導向作用。

  4、懂得勞動及奉獻對人生的意義

  創造價值,體驗幸福:在勞動中實現和證明自己的價值,促進人自由全面的發展;在奉獻中實現人生價值,體驗人生幸福。

  5、思考為什麼強調要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人生的價值

  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人們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完全脫離社會的“個人奮鬥”是不可能的。

  6、聯絡社會發展的規律和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主體等相關知識,明確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標準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

  高中政治必修四必背知識點

  1.矛盾的含義和基本屬性

  ***1***含義:矛盾是反映事物內部對立和統一的哲學範疇,簡言之,矛盾就是對立統一。

  l 注意:聯絡的根本內容是矛盾,發展的根本動力是矛盾,矛盾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矛盾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矛盾分析法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基本屬性:鬥爭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兩種基本屬性。

  ①含義:A、同一性是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和趨勢。它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二是矛盾雙方相互貫通,即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B、鬥爭性是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屬性,體現著對立雙方相互分離的傾向和趨勢。

  ②關係:A、同一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沒有鬥爭性,就沒有矛盾雙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貫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發展。B、鬥爭性寓於同一性之中,併為同一性所制約,沒有同一性,就沒有矛盾統一體的存在,事物同樣不能存在和發展。

  ③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由此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

  ***3***方法論:堅持一分為二的分析方法。***兩點論、兩分法***。

  2.矛盾的普遍性

  ***1***原理: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矛盾貫穿於每一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時時有矛盾。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是堅持唯物辯證法的前提。

  ***2***方法論:①要承認矛盾,分析矛盾,勇於揭露矛盾,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②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堅持兩分法、兩點論。反對一點論,反對片面看問題。

  3.矛盾的特殊性

  ***1***原理: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它主要有三種情形: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發展的不同過程和不同階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同一矛盾的兩個不同方面***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論要求: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高中政治必修四常考知識點

  1.樹立創新意識的哲學依據

  ⑴辯證的否定觀要求我們要樹立創新意識

  原理:①辨證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②辯證的否定是發展的環節和聯絡的環節;③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即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舊事物中過時的消極的內容,保留的是舊事物中積極合理的因素。

  方法論: 必須樹立創新意識,做到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因此,我們要尊重書本,尊重權威,又不能迷信書本和權威,要立足實踐,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實現理論和實踐的創新與發展。

  ⑵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們要樹立創新意識

  原理:①世界永遠處在不停地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任何事物對於它發生的那個時代和那些條件說來,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對它自己內部逐漸發展起來的新的、更高的條件來說,它就變成過時的和沒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讓位於更高的階段,而這個更高的階段也有走向衰落和滅亡。②辯證法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存事物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創新的。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創新意識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

  方法論:要求我們密切關注變化發展著的實際,敢於突破與實際不相符合的成規陳說,敢於破除落後的思想觀念;注重研究新情況,善於提出新問題,敢於尋找新思路,確立新觀念,開拓新境界。

  2.創新的作用

  任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歸根到底都與創新密切相關。①創新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②創新推動生產關係和社會制度的變革。③創新推動人類思維和文化的發展。④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