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生物蘇教版複習提綱
期末將至,那麼初二同學應該怎樣應付期末考試呢?怎樣在這個階段儘量提高生物複習效率呢?一起來看看小編整理的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複習提綱,希望對您有用。
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複習提綱一
1.動物在自然圈中起一定作用:
a 動物在生態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食物鏈和食物網中的各種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係。生態平衡: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
b動物促進生態系統物質迴圈。
c動物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
d辨證的認識動物與人類益害關係***有利有弊***
2. 動物與人類生活關係: a 可食用,藥用,觀賞b動物在現代生物科學技術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生物反映器:利用動物做生產車間,生產人類所需要的某些物質
仿生:科學家通過對生物認真觀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結構和功能來發明創造各種儀器裝置。***宇航員的失重現象與長頸鹿,螢火蟲和冷光燈,蝙蝠的回聲定位與雷達,烏龜的背殼與薄殼建築。***
細菌和真菌
細菌和真菌的分佈
菌落:細菌菌落:比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乾燥,多為白色
真菌菌落:比較大,表面常呈絨毛狀,絮狀或蜘蛛狀,有各種各樣顏色
細菌、真菌生存環境:廣泛分佈在生物圈的各種地方。無處不在
細菌、真菌生存所需環境條件:①水分②適宜溫度③有機物④空氣
細菌、真菌培養方法:①培植培養基②高溫滅菌③接種④培養
細菌
形態:單細胞,個體十分微小,有球狀,桿狀,螺旋狀等三種狀態
結構: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DNA***沒有成型的細胞核***有些細菌還有鞭毛,莢膜,芽孢***休眠體***【芽孢:有些細菌在生長髮育後期,個體微小,細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細菌的休眠體,對不良環境有較強的抵抗能力。小而輕的芽孢可隨風飄散各處,落在適當環境中,又能萌發成細菌。】
細菌營養方式: 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來維持自身生命活動—異養型
細菌生殖方式:分裂生殖.計算公式:a×2n ***a:細菌總個數,n為分裂次數***
n﹦總時間/分裂一次所需時間.
細菌與動物細胞相比,沒有成形的細胞核,與植物細胞相比,沒有葉綠體
⑶細菌的發現:a 17世紀後葉,荷蘭人列文.虎克製作了放大200-300倍的顯微鏡發現細菌
b 巴斯德做的肉湯試驗證明:細菌不是自然發生的而是由原來已經存在的細菌產生的.
C巴斯德發現乳酸菌,酵母菌提出儲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術感染的方法,稱“微生物學之父
⑷細菌分佈廣泛原因:①細菌個體十分微小易於攜帶可隨風飄散.②細菌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細菌數目多. ③芽孢的特點……
細菌為什麼能夠適應多變的環境?答:①細菌個體十分微小易於攜帶;②細菌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細菌數目多;③芽孢的特點……④有的細菌外表還有莢膜,莢膜能抵抗外界不良環境。
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複習提綱二
1、真菌主要特徵:單細胞或多細胞,有成形的細胞核,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內沒有葉綠體.
營養方式:利用現成有機物維持自身生命活動—異養型.
生殖方式:孢子生殖.
常見真菌:單細胞真菌﹙酵母菌﹚多細胞真菌:黴菌***青黴、麴黴***、蘑菇、木耳
2、細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作用.
⑴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
a、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迴圈.細菌、真菌將動植物遺體分解為二氧化碳、水、無機鹽等無機物,這些物質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進而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為動物所利用.
b、引起動植物和人體患病。細菌、真菌營寄生生活,從活的動物、植物體和人體吸收營養物質,導致動植物、人患病.鏈球菌使人患扁桃體炎、猩紅熱、丹毒;真菌使人患臂癬、足癬;真菌還可引起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麥葉鏽病、玉米瘤黑粉病.﹙有害一面﹚
C、與動物植物共生﹙有利一面﹚
共生:細菌和真菌與動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賴,彼此互利,一但分開,兩者都不能獨立生活這種現象叫共生.
地衣是藻類植物和真菌的共生體.藻類植物光合作用為真菌提供有機物,真菌為藻類植物供給水和無機鹽.
豆科根瘤是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的共生體.根瘤菌將空氣中氮的轉化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的物質,而植物則為根瘤菌提供有機物.有些腸道細菌能製造維生素B12,維生素K
⑵人類對細菌真菌的利用.
食物製作:利用酵母菌釀酒、製作麵包、饅頭;乳酸菌製作酸奶、泡菜;醋酸菌製作醋;用黴菌製作豆醬、腐乳、醬油、用麴黴製作米酒.
b、食物的儲存法。殺菌:防腐劑﹙如二氧化硫殺滅細菌﹚紫外線、x射線殺菌.
抑菌:冷藏法、冷凍法﹙低溫抑菌﹚、蘑菇--脫水法、臘肉--晒制、煙燻法。果脯--乾燥脫水法。鹹魚--醃製法。牛奶—高溫滅菌。香腸—真空包裝。罐頭魚—罐藏法.
c、細菌與疾病防治:青黴素是從青黴菌中提取出來的抗生素類藥物。
d、細菌與環境保護P75.細菌如桿菌、甲烷菌可分解汙水中有機物,因此可淨化汙水.
e、以菌治蟲:利用細菌和真菌作為生物殺蟲劑,不僅可控制害蟲數量,同時可減少農藥使用,減輕對環境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