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有哪些

  一個好的學習方法和正確的資訊態度對於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那麼?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一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祕訣

  有時候成績不好,我們往往歸結於自己不夠努力;然而努力過後,下一次仍然考不好,我們就會懷疑自己不夠聰明。這種在心理上的自我否認,會造成惡性迴圈,對以後學習成績和各種能力的提升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

  愛迪生說過:“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祕訣。”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有能力把學習成績提上去。它在學習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能讓你把已有的知識、能力發揮到最好的狀態。可以說,自信心的調整是重於學習方法、學習態度的。在學習過程中,心裡踏實,充滿自信,就能夠靜下心來認真學習、做題;心理積極,就能夠不斷地將壓力轉化為動力,保持對於學習的熱情,不被暫時的失意所擊敗。

  其實,自信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個成功者必備的素質。在自信心激勵方面,除了自己的不斷努力,我還得感謝我的父親!

  記得剛上初中的時候,我的成績並不怎麼冒尖,當時同宿舍有個女孩子,學習成績好,人緣又好,真讓我羨慕。我也曾多次向父親提起。

  一個星期天,父親送我回宿舍,憑感覺,父親很快就認出了那個女孩。去教室的路上,父親問我:那個女孩是不是某某?我覺得奇怪:我並沒有告訴過父親哪一個是她,父親是怎麼認出來的呢?於是我問父親:“你怎麼知道?”

  開始父親不告訴我,說這是祕密。在我的一再要求下,父親說了一句讓我至今記憶猶新的話:

  “因為她的眼睛像你一樣透著靈氣!”

  某某女孩本是我學習的榜樣,爸爸居然說她的眼睛像我一樣透著靈氣!這話給了我莫大的鼓舞!從此我一心一意做好自己的功課,我不再老用羨慕的眼光看別人這個好那個好了!因為我心目中最重要的一個學習榜樣居然還是“像我一樣透著靈氣”的,我只要把自己的潛能充分發揮出來就會是最棒的!當然,別人有優點,我們向別人學習是必要的,但是一定要以自信為基礎。在此,我也希望天下做父母的,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不要老覺得自己孩子這個不行那個不行。正如父親常對我說的:“每一個人都是大自然的精華,是人類集體智慧的結晶,我們有理由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話深刻揭示了興趣對於做任何一件事的作用。 興趣能夠激發人的活力,排程人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某一方面。如果我們把興趣調整到學習上,我們就會比別人多出許多精力,勝算也就大一些。更重要的是,興趣能調動人的求知慾。這種求知慾,會使我們不放過從自己身邊劃過的每一個知識,從而激發別人都難以做到的對於學習的一種衝勁。

  培養興趣也並非一件難事,在這裡我介紹兩種方法:

  1、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努力地投以極大的熱情。

  人這一輩子,雖然讀書上大學不是唯一的一條路,但是在當今發展中的中國,在我們家族沒有強大的政治背景或強大的經濟後盾的情況下,讀書成才畢竟還是最好的一條路!何況學習能力的提升是一輩子受用的事,將來即使自己創業當老闆,也還是要學習,在當今知識經濟的時代,沒有學習能力的人是很難長久立足的!

  認識到了這一點,我們就會努力爭取學得好一點,一方面,這樣能得到別人的鼓勵與認同,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從心理學角度來說,人們總會對自己投入了較多時間和精力的事物更具有好感,所以它可以培養我們對學習的興趣。

  2、保持愉悅的心情,保持精力充沛的狀態,不要讓自己太過疲憊。

  如果一個人總是疲勞的時候讀書,一學習就想睡覺,長此以往,學習和睡覺之間建立了條件反射,學習的時候總是無精打采的,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上課總愛打瞌睡的緣故了。另外,疲憊時學習,效率低下,容易對自己產生失望情緒,不利於進一步的興趣培養,甚至會動搖自己的自信心。

  為了讓自己保持良好的狀態,我建議:可以在學習前做一些使自己身心愉悅的事情***比如深呼吸、遠眺、聽聽輕音樂、想想開心事***,把自己調整到精力充沛的狀態。學習的時候保持這種愉快、良好的狀態。以後,愉快與學習形成了條件反射,一學習就高興,一高興就學習。這樣非常有利於培養學習的興趣。

  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三

  瞭解不同年級的主要學習任務。

  ***高一***年級:《教學大綱》要求我們掌握的知識量比較少,這一年級最重要的學習任務是:學習方法的學習、學習習慣的養成。這比我們在班裡、年級裡考個前幾名還重要。我的很多同學,高一不怎麼的,到了高二下期突然厲害起來了,其實基礎是在之前一點一滴積累下來的。

  ***高二***年級:《教學大綱》要求我們要掌握的知識量在***高***中三年裡面是最多的。這一年的主要任務是用他在第一年所掌握的方法去學習新知識。建議大家除了按時做作業,一定要多看輔導書,多做輔導練習。

  ***高三***年級:所要掌握的新知識也比較少,是複習鞏固、衝刺***高***考的決勝期。高三的時候,我的很多同學都有這樣的感覺:自己突然厲害了很多,原來不會的現在都會了。所以我個人覺得,複習***特別是第一輪複習***是一個讓水平突飛猛進的階段,所以複習的時候大家一定要認真對待,跟著老師的複習進度走,自己額外做一些參考資料,確保知識完全、有效地掌握。

  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四

  紮實做好學習的每一個過程:課前預習、課堂聽講、課後複習、階段總結

  要提高學習能力,首先要掌握好的學習方法,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習慣的養成,是貫穿在每一個學習過程中的。

  1、課前預習。瞭解新知識,複習舊知識。

  知識的學習是一個連續性的過程,第二天要學的新知識,包含了很多以前學過的

  知識。剛上初中或高中的時候,大部分同學都是很努力、想上進的,但是一個或半個學期後,就開始鬆懈了,因為他們發現自己學習越來越吃力了,為什麼會越來越吃力?其實並不是他們新知識學不好,而是他們原來學的舊知識已經忘了,所以學習新知識就越來越吃力了。所以,課前預習不但要瀏覽新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把跟新知識有關舊知識都複習好。

  課前預習,有三大基本任務:

  ***1***瞭解所學習的內容重點講的是什麼? ***學習新知識***

  ***2***瞭解所學習的內容跟已學過的哪些知識有聯絡?***複習舊知識***

  ***3***對所學習的內容有什麼疑問? ***提出疑問***

  如果時間不充足,預習的時候不需要面面俱到,但至少心裡要對將學的東西有個大概的知識脈絡。所以在預習的時候要注意書上的標題和小標題,知道每部分的主要內容,這樣上課時才跟得上老師。

  2、課堂聽講。專心致志地聽,有選擇地記。以聽為主,以記為輔。

  課堂聽講,有兩種現象:一、聽了顧不上記;二、記了顧不得聽。這都不利於學習成績的提高。

  其實,剛上課的時候,幾乎每一個同學都是想認真聽、認真記的,但是聽著聽著,三五分鐘以後,就開始出現兩極分化:要麼聽了顧不上記,要麼記了顧不得聽,為什麼?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個人要同時做好兩件事是很難的。老師們也會告訴我們:上課要認真聽講、認真記筆記!但是怎樣才叫認真聽、認真記呢?我總結了幾點,供大家參考:

  ***1***專心致志地聽:思路要完全跟著老師走,老師講到哪裡就聽到哪裡、想到哪裡,老師問到哪裡,不管有沒有提問到自己,心裡都能給老師一個答案。

  ***2***有選擇地記:在保證思路跟著老師走的情況下,再有選擇地記筆記:

  ***一***記重點:筆記不需要把整堂課的內容全記下來,只記最重點的內容。

  ***二***記疑點:只記聽不明白的內容;完整的解題過程,只記聽不明白的某一步。

  不少同學,上課有了疑問,苦思冥想的總想當堂解決,結果問題沒解決,反而耽誤了課堂聽講。所以最好的辦法是:把疑問記下來,課後再解決。如果老師講到了書上的例題或某個知識點聽不明白,就在書上做個記號,以後複習才有重點。

  ***三***記亮點:聽課時如果忽然有了新思路,用三言兩語迅速記下來。

  很多同學思維都很活躍,上課時常常會有自己的新思路。有些人退步就是因為只顧沿著自己的思路去想而耽誤了課堂聽講。最好的辦法是:把自己的新思路記下來,留到課後思考。

  3、課後複習。先複習後寫作業。

  關於課後複習,我不贊成以下兩種做法:

  第一種:放學後就開始寫作業,不會做的時候,翻書、翻筆記,把答案抄上去。

  結果是:作業會做,考試不會考。

  第二種:從頭到尾全部複習。不分主次,平均用力;不管會與不會,重複用力。

  結果是:學得辛苦,但效率不高。

1.學習態度與能力個人發展目標

2.什麼是學習態度

3.關於學習態度心得3篇

4.大學生應該具有怎樣的學習態度

5.學習態度的心得體會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