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題材積累
對於高考的考生們來說做好作文素材的積累,在寫作時才不會語言過於枯竭,作文素材是一篇作文的點睛之作。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高考作文題材1:於逆境處撿拾一地馨香
古希臘聖哲赫拉克利特曾經說過:“一個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運。”誠哉斯言,人生,就如同顛簸於窮山惡水之境的一段非凡旅程,有時要經歷深淵,有時需涉過險灘,但終須歸寂於一顆敢於同逆境搏鬥的心。就像白淑賢說的“架橋之論”,她的字裡行間流露出來的那份對生命的摯愛與熱忱,姣姣如經雲之碧月,飄飄若流風之茜雪,盡拾一地樂觀淡然之馨香。
“即使踏著荊棘,也不覺悲苦:即使有淚可落,亦不是悲涼。”沈從文,你這位舉世聞名的大文豪,誰能想到***遭批鬥時,竟能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用那美麗而蒼涼的手勢寫下“荷花真美”。當郭沫若質疑你的文學才華,你淡然地付諸一笑,而後揚鞭東指,在別人的呶呶不休中,抵達登高望遠的成功彼岸。走在生命的雨季中,你波瀾不驚,笑看朗月照花;墜入人生的低谷,你步履從容,清吟一世風華。你用樂觀淡然的畫筆描繪出一幅錦繡遍地的人生畫卷,於逆境處拾得一地馨香。
“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那人間的四月天。”林徽因,一位走在人間四月天的才女,縱使斗轉星移,流逝的時光之水也無法沖走她的絕世風華,反而像那醇香美酒,時間愈久愈迷人,愈耐人尋味。上世紀三十年代,她不顧重病纏身,奔走於窮鄉僻壤、荒山野嶺之間,在荒寺古廟、危樑陡拱中考察研究中國古建築。即使命運向她發出猙獰的冷笑,她依舊用泠泠清音對生活說;“我認定生活本身就是矛盾的,我只要生活,體驗到極端的愉快,靈質的、透明的、近於神話理想的快活。”林徽因用樂觀的笑音點亮的四面暖風,於逆境處翩然起舞,與靈魂繾綣共舞。
“雖海枯石爛,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為失敗而灰心,也不可以為困難而卻步。”孫中山,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先驅者,三民主義的倡導者,在風雨如磐的封建統治時代,首舉徹底反封建的旗幟,以堅忍不拔之毅力,救中國於水火之中,即使在內外交困之中,也未曾輕言放棄,歷經艱難困痛,終於玉汝於成。
站在歷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歷史溝渠:韓信,受胯下之辱,依舊如雪底蒼松,耐得嚴寒,宛若羽化之仙;蘇軾,遭受“烏臺詩案”,仍草履一雙,清風自在,煙雨任平生;弘一法師,受“唾棄之辱“,仍淡定從容,有光風霽月,寵辱偕忘的傲岸。
“物不經風霜則生意不固,人不經苦難則德慧不成”,乘一葉載滿樂觀與從容的扁舟,於苦海中乘風破浪,待到雲淡風輕,天朗月明時,盡拾一地馨香。
高考作文題材2:成熟的姿態
餘秋雨在《蘇東坡突圍中》說道:“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成熟的成功者,以謙和之姿站在人生的巔峰,將自己看得低入塵土。
成熟不是世故與圓滑,不是庸俗與市儈,成熟的人能客觀認識自我,尊重他人。成熟的姿態不是傲視眾人的惟我獨尊,而是如麥穗般低頭,傾一腔之於土地的感激。
初涉網壇的李娜,曾是那個怒批網壇制度、大吼觀眾的狂放者,不羈、高調。但當她經歷一次又一次成功與失敗的鍛鍊洗禮,當她真正站上大滿貫的領獎臺,當五星紅旗第一次在法網賽場上升起時,我卻看見那雙堅毅黑眼睛中閃動的淚光,聽見她那聲謙和而篤定的“感謝祖國”。日漸成熟的李娜不再是那個叫囂著“我來了”的丫頭,而是成長為能微笑著低語“謝謝大家”的世界名將。
國學大師陳寅恪晚年患有眼疾,在嶺南大學上課時著夏布長衫,精心備課,傾心講學,從不因選課學生多少影響教學。正是陳寅恪的成熟之姿,讓他始終在校內享譽美名。那身夏布長衫,那聲聲教誨,承載著他高尚人格與長者氣度,他以謙和成熟的姿態,永遠佇立學子心中。
真正成熟的成功者,早已將他們內心的那份高傲與張揚埋藏於探索追求的艱辛中,那份將自己託舉於高峰的驕然已流入汗水,剩下的卻是謙和之姿。回眸成功路上的人們,他們如成熟的麥穗般將自己的輝煌歸功於腳下的土壤。而今天,又有多少人能許以自己成熟的姿態。留學美國獲取哈佛三大博士學位卻無法放低自己而精神分裂的鄧琳,目空一切自詡大師卻滿口偽科學的李一,無不昭示著自我的淺薄……
一個人就好像一個分數,他的實際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對自己的估價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則分數值愈小,只有將自己放低,心懷感激,才能成長為成熟的成功者,擁有自己人生的繁花似錦。
別忘記巴金“化作泥土,留在人們溫暖的腳印裡”,別忘記狄更斯“我的國家,我的社會成就了我”,成熟者永遠向著世人展現無須聲張的微笑,留給世界一個伏案的背影,一尊成熟的姿態。
高考作文題材3:愛鳥之心
愛鳥之心,人多有之。然鳥之哀,正在為人愛——愛而無責任,是空泛之愛;愛而不敬重,是輕慢之愛;愛鳥之心被商人利用,適成害鳥之因,則是盲愛矣。
鳥本天然生命,今因人之愛,而遭大不幸,是鳥之哀。鳥將盡亡,人何以獨存?故鳥之哀,乃人之哀也。
愛之實,在有責任心。無責任心而泛言愛,有愛言而無愛行,遂有愛鳥而致鳥死之尷尬結果,是所謂空泛之愛也。既愛鳥,當盡心盡力;若能盡心盡力,自會漸知鳥之習性,由最初感性本然之愛,進達理性自覺之愛,終成人鳥相親相愛之境,未嘗不是人生妙趣佳話一段。
愛之道,在敬重所愛之物件。以己所愛,強加於鳥,輕則施虐,重則施暴而不自知,是所謂輕慢之愛也。輕慢之害,有甚於空泛。人非鳥,焉知鳥之樂?以人之樂施於鳥,鳥或適以為苦;人若以鳥之哀鳴為歡叫,則人之殘忍可知矣。故真愛鳥者,當以還鳥之自由為最終選擇也。
然愛鳥之放生,又成害鳥之別徑。愛鳥之人心,已成牟利之市場。人間善惡之譎詭,莫此為甚。商人以牟利為天職,或可不論。放生者之動機,初看似亦無可非議。當市上之鳥,將成鼎鑊中之犧牲,買而放之,善莫大焉。然若商人所賣,正為放生者而備,買者為一己愛心之發揚,而不問鳥之來去如何,是為盲愛矣。此鳥雖因我放飛而活命,彼鳥卻因人仍欲買而續遭網罟之災。如此捕而放之,放而捕之,迴圈往復之間,眾鳥豈能平安愉快無死傷?由此可推知,放生之愛心愈多,遭難之飛鳥愈眾。愛鳥而致鳥亡,此豈買而放生者所樂見之結局乎?故放生之善舉,亦當慎為之。當放生不成生意,利用善心以發財之市場不復在,眾鳥或將更安適。人若有善心,存善念,時時處處皆可行善,不必執著於放生一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