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導處工作計劃書

  教務處要根據學校工作的總體規劃,以落實素質教育和課程實施為重點,以課堂教學實踐和校本教研為抓手,進一步推進學校教學常規和課堂教學完善與實施,加強教研組建設提升學校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處將緊緊圍繞學校總體工作目標,加強對教學過程的跟蹤管理,深入教學研究、指導和服務。注重教學過程的檢查與監督,規範教學管理、落實教學常規,完善評價機制,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促進師生髮展。

  二、工作目標:

  1、強化質量意識,全面落實“輕負高質”精神。重點通過改革備課模式,推進集體備課;執行課程計劃,提高課堂實效;創新作業形式,提倡作業分層;關注後進學生,加強個別輔導,全面提升學校教學質量。

  2、狠抓教學常規管理,嚴格、規範備課、上課、作業、批改、輔導等各教學環節。在實行每月教學常規調研的同時,加強平時的教學督查力度,紮實地推動我校教學常規工作的開展。

  3、加強教研組建設,改革教研模式,以教研促教學,加強各科教學活動,爭取在各級各項競賽中爭創佳績。

  4、重視教師基本素養的提升,鼓勵教師不斷進修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並通過創設多渠道的交流平臺,喚醒教師們專業自主發展的熱情。

  5、加強學生學籍與檔案管理,逐步規範和完善學生學籍材料的管理

  三、工作要點:

  兩抓:教師業務能力提升和教學過程管理

  兩查:備課、作業佈置與批閱檢查

  兩規劃:學力檢測規劃和考試管理、分析的規劃

  一建設:教學資源庫***含試題庫***建設

  三完善:教科書迴圈使用、學籍檔案管理、六年級教學管理

  四、具體工作及措施:

  1、進一步細化、完善我校的教學管理制度和要求

  我校近幾年制定了一些教學管理制度,但是在平時的管理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制度流於形式,執行不到位的情況;也有些制度在實施過程中逐漸出現詬病。為了使我校的教學秩序更加規範,本學期將徵求教師意見,修訂完善其中的一些制度或要求,包括《備課制度》、《課堂教學常規細則》、《作業佈置及批閱規定》、《輔導要求》、《命題、監考、閱卷規定》、《聽、評課要求》等等,教務處將把這些制度要求的執行情況作為教師考核的依據。

  2、強化教學過程管理,把教學常規的檢查落到實處

  本學期教學常規的檢查內容將包括開課、聽評課、備課***規範電子備課***、作業佈置與批改、命題、輔導專案。

  ***1***教研組要嚴格執行開課、聽評課之規定。凡屬本教研組的研討課,本組教師

  一律參加聽課,及時填寫“評價表”交組長歸檔。教研組長要在課後及時組織集體評課並做好記錄。教務處將組織人員對教師的開課、聽評課情況進行不定期檢查,有關資料形成專門材料以備學期教師工作考核並報校長室。

  ***2***教師備課及作業佈置和批閱分定時和不定時檢查。要求全體學科教師遵從不備課不進課堂的原則,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向課堂要質量。電子備課要二度甚至三度研討,不能流於形式。作業的佈置要避免隨機、批閱要及時、評價要中肯。

  ***3***輔導學生要“面廣”、“題妥”,因人而異。既要對後進生輔導,也不能忽視其它學生;不搞題海戰術,出題要有針對性;對學生的輔導不能千篇一律,要做到因人而異。

  ***4***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由教務處統一命題。嚴肅考試紀律、明確監考及閱卷、登分要求,確保合理、公平、公正。

  3、有計劃地組織學科活動

  ***1***要求各教研組制定出本學期的學科教研活動安排,嚴格執行。

  ***2***本學期繼續組織教學調研活動。

  ***3***根據教研室的有關通知組織參加各類各項評比。

  ***4***組織安排各年段的學科學力檢測活動。

  ***5***組織安排專家來校指導命題工作。

  4、建設教學資源庫,完善教科書迴圈使用和學籍管理

  本學期將組織人手對各學科教學資料進行收集和整理、補充、完善,包括教學資料儀器、試題庫等;對教科書迴圈使用工作要花大力氣規範管理,杜絕浪費;學籍管理工作要從規範走向科學,真正發揮學籍管理的作用。

  5、進一步加強科技、體藝教育

  積極組織參加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各項競賽,併成立相應的輔導小組,抓好音樂、美術、體育、舞蹈等校級興趣小組活動,落實訓練制度,講求訓練實效。

  6、強力推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本學期,教務處工作的一大重點是加強教學管理與指導,積極配合、指導各年級組做好以下工作:

  ***1***培優輔差。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因此培優輔差是教學工作不可少的一環。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發展,體驗學習的快樂,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我們根據教育理論中“因材施教,量力性原則”和前蘇聯教育家巴班斯基“班內分組理論”,實施特殊教育計劃,分層輔導,在班級內挖掘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好拔尖補差工作,從而讓優生更優,差生不差。具體的輔導方式可各顯神通,但輔導的時間可統一為午間課和放學之後。

  ***2***精心安排綜合測試。在考試的內容、閱卷、成績分析等環節嚴格要求,認真總結每次測試所發現的問題並及時整改。

  ***3***利用各種渠道收集、交流資訊。本學期將與外校進行試卷交流,挖掘同檔次兄弟學校的教學資訊資源,向教學質量優的學校取經。

  ***4***定期召開各年級學生和教師的座談會、質量分析會,及時瞭解情況為師生服務。通過“家長約談周”等形式與家長取得一致,在最後關頭眾志成城促發展。

  教務處是學校教學的管理部門,也是教學的服務部門,本處在新學期裡將盡心盡責、認真做好本職工作,為學校教學質量的提升作出努力!

  四、具體工作行事曆

  二月份:

  1、做好插班生的安排。

  2、進行課表的調整工作。

  3、發放教輔用書,並做好登記。

  4、開質量分析與動員會。

  5、做好開學學生情況彙總,完成教育局各項資料彙總、表冊填報。

  6、完善各項教學管理制度。

  7、指導教師制定好學科>教學計劃,備好相應課務。

  8、六年級教學質量提升動員會,開始安排輔導工作。

  三月份:

  1、進行教學調研,組織推門聽課。

  2、逐步推進年級課堂開放。

  3、邀請區教研室專家來校講座***命題*** 4、組織六年級月考***單元考***,做好考後分析。 5、備課情況調研

  四月份: 1、進行作業佈置與批改檢查。 2、開展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活動。 3、組織骨幹教師上示範課。 4、開展期中測試與質量分析。 5、開展六年級師生座談會。 6、六年級月考 7、出期中試題,組建試題庫。

  五月份: 1、進行教學調研***輔導***。 2、繼續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 3、完善試題庫建設,出期末測試卷。 4、開展學力檢測活動。 5、六年級月考

  六月份: 1、進行教學常規檢查,彙總。 2、組織教師召開“高效複習”集體備課會。 3、組織期末測評、質量分析工作。 4、組織教師填寫學生素質報告單,優秀學生評選工作。5、完成教學用書的回收,登記工作,並領取下學期教輔用書,提早備課。 6、完成教師的考勤、教學考核工作。 7、進行下學期教師任教意向調查。

  ***二***

  本學期切實針對市、縣教研室工作思路,緊緊圍繞學校工作目標,牢固樹立責任意識、質量意識、課程意識、學習意識、創新意識,求真務實,在紮實抓好教師、學生、教育教學三大管理的基礎上,努力開拓教育教學新思路,創新教育教學新模式,營造教育教學發展新優勢,全面完成教導處工作任務,進一步優化教學質量,進一步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不斷強化教育教學管理,全面推進我校的>素質教育向縱深方向發展。

  一、以抓好課堂教學效率為主要任務,提高教學質量

  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要本著“向課堂要質量”的思想,努力通過課堂教學實現全面發展,培養習慣,培養能力,提高質量的目標。要注重從四個方面培養學生的能力:一是在課堂教學中多給學生創設提出問題的機會,讓學生敢於提出問題,善於分析問題,培養解決問題和辨別是非的能力;二是在課堂教學中採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方法,重點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的方法,提倡學生自己能學會的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學會,提高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能力;三是在課堂教學中多給學生創新想象的機會,培養學生賦予想象,勇於創新的能力;四是在課堂教學中多給學生創造動手動腦的機會,培養學生動手動腦,適應生存環境的能力。總之,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努力做到四個尋求:一是尋求適合學生心理和興趣愛好的教學方法;二是尋求有效激勵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教育方法;三是尋求對學生有效學習的實踐和研究;四是尋求心育和德育協同教育的新路子。

  二、加強教學研究,提高教學質量

  課堂教學改革的實效如何,說到底實際上就是落實到每一位教師身上,落實到每一天的教學工作之中,落實到每一堂課教學之中。本學期,我們將把加強教研組、備課組建設作為提高教師群體素質,推動課堂教學整體優化的重要手段。各教研組要重視研究、通力合作,開展新課標的實驗研究和熱點問題研討活動,將理性思考和實踐探索相結合,及時發現、研究和解決課程改革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把“教案怎麼寫”“怎樣佈置、批改作業”“怎樣進行反思”“教是為了什麼”“成功課堂的基本特徵”“失敗課堂的基本特徵”“各學科的課堂標準”“如何進一步做好群研工作”“如何開展有效教學和有效教研”等作為校本研究的基本內容。各教研組要圍繞校本研究課題,召開課改研討會,開展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使實驗研究工作落到實處,力爭通過實驗工作出經驗、出新意,使我校形成鮮明的教學特色。教研活動分三塊進行:一是教導處安排公開教學活動,二是教研組各安排“年級一課”研究活動,三是備課組組織“一人一課”活動。教研組的活動要有針對性,重點解決一兩個問題。教研組長、備課組長要制定好實實在在的活動計劃,安排好活動內容、方式、時間、地點,並紮紮實實地開展活動。教研組要切實做好月檢工作,要正常化、制度化、講實效。備課組長有責任幫助上課教師設計教案。備課組長組織活動,進行研討,專人做好記錄,學期結束將活動資料交給教研組長。

  三、以資訊化建設為抓手,提高教師質量

  強化資訊科技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引領作用,進一步濃郁學校的學習氛圍,建構學習型校園。加強資訊科技軟硬體的管理和維護,最大限度提高現有裝置和人員的效益。電教人員要做好各類裝置的維護,做好教師資訊科技應用的日常統計,確保各類裝置處於待使用狀態。鼓勵和引導全體教師將校園網應用於學校日常管理、教學。利用“課堂教學網”的團隊部落格群組,把>培訓、研討和學習有機結合,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四、抓好體育、英語等課程,提高全面質量

  進一步強化“健康體育”的思想,切實抓好學校體育工作,結合校情積極組織各種形式的運動隊、興趣小組,以廣播操為突破口,不斷推進群眾性體育活動。每一個教師要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進一步探索切實提高學生身體、心理素質的有效措施,自覺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學校要經常性組織開展群眾體育活動,引導學生自覺鍛鍊,使學生每天在校活動時間總量超過一小時。加強英語課程的建設,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對學生英語學習的質量進行監控,對學生作業或檢測中存在的普遍問題認真分析並採取對策有效解決問題,進一步提高我校各年級的英語教學質量。將開展各種活動,如舉辦英語周等活動,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

  五、加強質量監控,優化教學管理

  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是一所學校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也是檢驗課改工作是否落到實處的標誌之一。本學期,我們將加大督查的力度,做到“三抓”:一是抓備課——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要不定期的組織備課筆記檢查,要逐人指出優缺點和改進意見。二是抓上課——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要牢固樹立質量源於課堂的意識,切實提高課堂的實效性,向課堂四十分鐘要質量;要高度重視課前的物質準備,提前候課。三是抓評價——要建立多元化的發展性的對教師和學生的評價體系,以評價促發展,以評價促提高。與此同時,還要注重提高教師執行課程計劃的嚴肅性,嚴格按課表上足,教好各類課程。要引領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牢固樹立學生主體意識、質量意識和效益意識。繼續實行推門聽課制度,經常查閱教師的教案和作業批改情況,鼓勵教師互相聽課、評課,互相取長補短,教導處要及時發現並解決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認真分析、及時溝通、共商對策,為教師作好指導,當好參謀。學期中期和結束前,將在總結對部分年級、部分學科進行調研活動的經驗的基礎上,繼續加強質量監控工作。尤其加強畢業班所有學科的質量調研,定期召開任課老師會議,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評價方法,做好月檢工作,進行質量分析,提出改進措施。擬採用靈活多樣的形式,全面瞭解教師教學能力和課堂效益以及課改進展情況。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