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作文練習素材

  五年級的學生可以多利用寒假的時間多做作文素材的積累,提高寫作水平。下面是小編帶來關於的內容,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穫!

  1:媽媽的手

  我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在媽媽的呵護下長大。如同一粒種子,隨風飄落在世界的一個角落裡,無人知曉,卻在大地母親的哺育下,生根發芽。世間所有的母親都一樣,為了孩子,不惜一切,默默奉獻,甘願付出。特別是媽媽靈巧的手,為我們家帶來了歡樂,帶來了幸福。

  媽媽,我愛你。我要讚美你平凡的手。

  媽媽的手並不大,卻撐起了我們整個家。每一天,媽媽都是起早貪黑下地幹活,幾乎就沒有休息過。為了生活寬裕些,幹完地裡的活,媽媽又去工地打工掙錢。在酷熱的陽光下,揮汗如雨。天長地久,媽媽原本細膩的手變得粗糙了,手上磨出了一層厚厚的繭。媽媽也累出了病,只好待在家裡休息,可在家裡卻幹這做那,總也閒不住。

  媽媽的手是勤勞的手,也是靈巧的手。一年四季,我都有新鞋穿。媽媽做的鞋,雖然比不上同學們穿的皮鞋好看,但穿起來既舒服又耐用。每當我們走在一起,別人穿的鞋不是斷了底就是裂了幫,可我的鞋總是新的,從來沒有出過醜,這些都是媽媽的功勞,我最喜歡穿媽媽做的鞋。

  記得有一年,快冬天了。由於爸爸的工資還沒有發下來,家裡挪不出錢來給我買手套,我的手只好挨凍了。媽媽嘴上沒說什麼,卻心疼了。一天半夜裡,我被叮叮噹噹的聲音驚醒了。原來,媽媽正在縫紉機上給我做手套,淚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我悄悄起來,慢慢靠近,“咣噹”窗臺上的鐵鏟被我碰落了。媽媽抬起頭來,眼睛裡佈滿了血絲。我說不出話來,媽媽卻笑著說:“不早了,快去睡吧,明天還要去上學呢!”第二天,我戴上了有生以來最溫暖、最漂亮的手套。

  感謝媽媽,感謝媽媽那雙能幹的手!

  2:溝通——架起親情之橋

  在我童年記憶的“寶匣”中,爸爸似乎對我總是嚴厲的,與我想象中的好爸爸總是格格不入。

  記得四歲那年,我要上“保育院”,可爸爸偏偏要我自己走,當我還在媽媽懷裡死纏爛拽撒嬌時,爸爸嚴厲地對我說:“你要學會自立,自己去!”我只好一邊哭一邊走出了家門……

  爸爸對我要求是十分嚴厲的,總希望我能更勝別人一籌,而我卻不瞭解爸爸的用心良苦。直到小考前爸爸和我那一次溝通,化解了我對爸爸12年來的誤會。

  小考前的一天晚上,月色朦朧,我躺在床上,睡意全無。這時,爸爸輕輕敲敲我的房門,坐到我的身邊,輕聲問:“兒子,你是不是覺得我對你太嚴了?”我點了點頭,爸爸意味深長地說:“兒子,我給你講個故事吧!故事的題目是《根柱和墨子》。根柱是一代宗師墨子的學生,他經常受到墨子的責罵,墨子對他十分嚴格……”爸爸講完,沉默了。這可貴的沉默讓我心裡不禁一顫:爸爸對我那麼嚴格,不是為了我能成才嗎?而我卻……忽然間,我感到有什麼東西滴在了我的手背上,冰涼冰涼的,啊,那是爸爸的眼淚呀!兩滴看似冰涼實際溫暖無比的淚水化解了我與爸爸12年的隔閡,那久違的親情因為溝通重新回到了我身邊,我的淚水也奪眶而出,撲上去抱住了爸爸,兩滴小小的眼淚滴在爸爸結實的背上,一切誤會也在此時此刻蕩然無存,這是父子心與心之間的對話,心與心之間的溝通……

  爸爸我愛您!謝謝溝通,它化解了我和爸爸12年來的誤會,斬斷了父子之間的隔閡,為我和爸爸架起了一座永恆的親情之橋!

  3:我最喜歡的一本書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啟迪心靈的鑰匙》。

  這本書給我們講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即“八德”故事彙編。這些故事篇篇發人深省,讀後令人難以忘懷。比如書中的《說黔婁嘗糞》:“黔婁為令,父病棄官,禮斗祈代,嘗糞心寒”。黔婁當縣令的時候,因為父親得病就棄官不做了,天天向北鬥星乞求父親的病能好,並回家專門侍候父親,但父親的病並沒有好轉,在嘗過父親的糞便後,他知道父親病得很嚴重,心裡非常痛苦……再如《董永賣身》:“董永家貧,賣身葬親,天譴仙女,織縑完緡。”,董永家很窮,用賣自己的錢葬雙親,感動上天安排仙女嫁給他為他織布。這些故事在今天讀來仍然具有很深刻的教育意義……

  為了幫助我們很好地理解書中的一些文言詞句,這本書還對孝、悌、忠等“八德”進行了註釋。如:孝:百善孝為先。“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損,孝之始也”等等。

  我們的祖先早就認為教育應以德為先,這本書裡的故事就很值得我們好好閱讀和學習。高爾基曾說到:“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啟迪心靈的鑰匙》這本書就是我們最好不過的成長的階梯了。

  現在,學校和家長對我們讀書的要求越來越高,《啟迪心靈的鑰匙》這本書,正是我們“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的良好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