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典型例題

  初中的時候,我們學習歷史時,有一些典型的例題幫助我們學習得更好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1

  ***一***單項選擇題

  1.日本關東軍挑起“九一八”事變的藉口是*** ***

  A.柳條湖事件

  B.皇姑屯事件

  C.東北易幟

  D.馬神甫事件

  2.在上海率軍抗戰,多次打敗日軍進攻,迫使其三易主帥的愛國將領是*** ***

  A.張學良、馬占山

  B.楊靖宇、趙一曼

  C.馮玉祥、吉鴻昌

  D.蔡廷鍇、蔣光鼐

  3.偽滿洲國的首都是*** ***

  A.瀋陽

  B.長春

  C.哈爾濱

  D.上海

  ***二***材料解析題

  材料:“無論日本軍隊此後為何在東北尋釁,我方應予不抵抗,力避衝突。”

  ***1***上文是蔣介石給誰發的密電?

  ***2***這一政策造成什麼惡果?

  參考答案

  ***一***1.A 2.D 3.B

  ***二******1***給張學良的密電。

  ***2***東北軍撤入關內,日軍如入無人之境,不到半年,東北三省淪亡。

  2

  一、選擇題

  1.為增加財政收,鞏固統治,國民政府採取一些穩定財政的措施,其中成效較為明顯的是*** ***

  A.整頓稅務

  B.控制金融

  C.改革幣制

  D.發行公債

  2.四大家族官僚資本形成的標誌是*** ***

  A.他們控制了全國的金融

  B.他們通過幣制改革攫取暴利

  C.他們利用國家政權巧取豪奪

  D.他們開始壟斷全國的工商業

  3.下列敘述屬於不正確的是*** ***

  A.國民政府統治時期,輕工業生產顯著增加

  B.國民政府統治時期,交通運輸業明顯增加

  C.國民政府統治時期,農業產量有所增加

  D.國民政府統治時期,建立起自己的重工業

  4.下列內容不屬於國民政府整頓財政的措施的是*** ***

  A.整頓稅務

  B.控制金融

  C.加強市場管理

  D.改革幣制

  二、列舉題

  5.簡述國民政府統治時期,民族經濟的發展情況及緩慢發展的原因。

  參考答案

  1.C 2.A 3.D 4.C

  5.經濟發展表現:國民政府成立後,制定了工業發展計劃,開展經濟建設。到1936年,全國工業生產顯著增加,主要是輕工業。其中紡織工業發展較快。交通運輸業也有明顯進展。農業生產產量時有起伏,但總的產量也有所增加。緩慢發展的原因:外受帝國主義的侵略,內受封建勢力的阻撓和官僚資本控制,使得民族經濟發展緩慢。

  3

  1、1927年下半年,中國革命呈現出的根本趨勢是*** ***

  A.中共的革命重心開始轉移

  B.中共建立了獨立領導的革命軍隊

  C.工人發動了一系列罷工

  D.中共黨內出現了機會主義錯誤

  誤解 考生只是停留於歷史現象的認識水平,誤選B、C、D的都有。

  診斷 錯因:透過歷史現象看到歷史本質的能力欠缺,也就無法做出正確的選擇。正確思路:該題旨在考查學生透過歷史現象分析本質的能力。1927年下半年,中國革命形勢出現的最大變化就是中共對新的革命道路的探索,正是由於這種探索,中國革命的重心才由城市轉移到農村。經分析可知,正確答案為A項。考生易錯在對歷史現象抽象不出本質特點上。

  2、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起義有*** ***

  ①南昌起義 ②秋收起義 ③廣州起義 ④百色起義 ⑤平江起義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

  D.①②③④⑤

  解析:此題為組合式選擇題,題幹界定的時間是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後,即1927年北伐戰爭失敗後,國共合作破裂,共產黨認識到革命需要自己的武裝,此時進行的武裝起義,題幹所列內容均屬這一類,於是正確答案應選D。

  評註:該題考意是合併同類項和歸類辨析。只有掌握了基礎知識,瞭解了這五次武裝起義的時間,就可得出正確答案;反之,選ABC任一項都是錯誤的。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