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一怎麼學
在高中地理的學習中,必修一是學習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在考試中的佔了很大的比重,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地理必修一學習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地理必修一學習方法篇一
1.抓“概念”重“消化”
複習時,要十分重視概念,要對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理解、消化、吸收,不留夾生飯。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斷、推理問題時才能正確無誤。要把那些特別容易混淆的概念羅列出來,一一對比其差異。諸如:天體、天球;日冕、日珥;近日點、遠日點;角速度、線速度;時區、區時;短波輻射、長波輻射;氣旋、氣團;天氣、氣候;寒潮、寒流;礦產、礦床;岩溶、熔岩;生態系統、生態平衡;地質作用、地質構造;國土、領土等等。當然,概念教學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問題中進行。老師重視概念教學,學生對概念就特別留心,“扣”得很嚴。經過長期訓練後,學生分析、回答問題時就嚴密多了。
2.抓“原理”重“理解”
從基礎知識抓起,紮紮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過“地理原理”關。如:地球表面熱量分佈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帶的產生和劃分的依據;海陸熱力差異形成的季風與季風氣候;氣溫與氣壓的關係;海拔與氣溫、氣壓的關係;空氣的水平運動與垂直運動的成因;水迴圈的動力及其過程;內力作用與外力作用的發生及其變化機制;生態平衡的條件:光、熱、水、土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影響工業佈局的因素;人類與環境的對立統一等等。掌握了這些原理、法則,分析事物就有了說服力。
3.抓“綜合”重“聯絡”
綜合性即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統一性,就是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絡及其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係。例如:為什麼亞馬孫河流域成為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區?這不僅僅是緯度位置決定的,與大氣環流***氣壓帶、風向***、地形結構、洋流影響也有密切關係。西歐為什麼成為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影響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綜合性分析問題上,要作如下努力:
***1***有計劃地做一批綜合性典型訓練題,學習從自然因素到經濟因素全面考慮問題的方法。如,上海為什麼能發展成為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城市?這要從地理位置、交通條件、所處地形區、農業基礎、原料來源、歷史因素、技術力量等方面綜合評估。
***2***地理環境是一個整體,各要素之間有密切的內在聯絡,往往是一個環節出問題,就會引起連鎖反應,破壞生態環境。這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證實地理環境的綜合性特點。如:森林、草原遭到破壞,就會引起水蝕、風蝕,加劇水土流失,導致氣候惡化。這些變化又會影響植被的恢復。這一惡性迴圈就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懲罰,也足以證實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綜合性的特點。
掌握了全面分析問題的方法後,就可避免觀察事物時的單一性、片面性、簡單化,從而認識地理事象的複雜性、整體性、內在聯絡性。
4.抓“共性”重“個性”
地理事物既有共性,更具個性。每一區、一地都有自己的鮮明特色,就是同一區域內部也不會一模一樣。
如:為什麼歐洲有溫帶海洋性氣候,亞洲卻沒有?為什麼亞洲季風盛行而歐洲卻沒有形成?這一問題要從海陸位置、氣壓差異和所處的氣壓帶、風帶上去思考,也只有從這裡入手分析才能切中事物的要害。像這類“個性”問題還有很多,如:為什麼地處北極圈的摩爾曼斯克港終年不凍?為什麼地處副熱帶高氣壓帶的乞拉朋齊成為“世界雨極”?為什麼緯度較高的吐魯番盆地成為全國夏季溫度最高的地方?
5.抓“歸納”求“規律”
這是歸納推理的思維形式,從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中,歸納出普遍性的規律。如通過觀察,分析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大洋的洋流系統後,根據分佈和成因,可歸納出:***1***每個大洋都有完整的洋流系統;***2***除印度洋北部外,各洋流在北半球熱帶、副熱帶海區呈順時針方向運動,南半球呈反時針方向運動;***3***每個環流系統的西部都是暖流,東部都是寒流。上述結論,就是通過對三大洋流的分析後,推及出來的普遍規律。
6.抓“一般”推“特殊”
這是一種演繹推理的思維形式。摸透了地理事象變化、發展的一般規律後,就可推知個別的、特殊性地理事物的特徵。如,從氣壓帶、風帶和世界氣候圖上,可找出這樣一條規律:凡是南北緯40°—60°的大陸西岸,都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由此可知,英國、法國西部、美國和加拿大西部北緯40—60°的大陸西岸,同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智利西部南緯40°—60°的地帶,同樣為溫帶海洋性氣候。
7.抓住“對比”找“異同”
用比較法學習地理是一種常見而且有明顯效果的方法。比較的範圍可大可小,比較的內容可多可少。即可綜合比較,也可單項比較;既可從自然條件方面比較,也可從經濟條件方面比較;既可進行縱向比較,又可進行橫向比較;既可對同類事象比較,又可對相關而不同的事象比較。通過比較找出它們的異同點。
8.抓“運算”促“智慧”
地理計算在“雙基”中是一種不可忽視的能力。從各種考卷中,發現仍有不少學生計算不過關,因粗心大意或基礎太差,失誤很多,影響成績。
為了培養、提高學生的地理運算能力,要作以下分類練習:
***1***比例尺與圖距、實距換算。
***2***地方時與區時的計算。
***3***絕對高度、相對高度與等高線的計算。
***4***垂直氣溫的計算。
***5***太陽高度角的計算。
***6***恆星日與太陽日的換算。
***7***晝夜長短的計算。
***8***人口密度與人口自然增長率的計算。
***9***各種百分比的計算,等等。
通過反覆練習,使學生熟練地掌握計算技巧。從計算的結果中,闡明地理事物的性質、特徵及其變化規律。
9.抓“讀圖”明“空間”
地圖具有形象、直觀的作用,可以培養觀察力、想象力,發展思維能力和記憶能力,可以進一步明瞭地現事物的空間分佈、空間聯絡、空間組合。
為培養查閱、填畫地圖習慣,要求:
***1***書上的圖必須一一理解,學會分析、應用。
***2***充分利用填圖冊,按要求和規格填寫地理事物。
***3***無論是平面圖、立體圖,還是示意圖、景觀圖,要求學生會勾畫輪廓,以加深印象和記憶。
***4***對於老師來說,講課時要做到邊講邊畫。
10.抓“新知”拓“視野”
每年高考都要涉及一些教材以外的新知識。所以,對報刊上的“新聞”不可不留神。諸如:
***1***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
***2***國內外重大經濟建設專案的開工和竣工。
***3***國內外嚴重的自然災害。
***4***國內外新開闢的自然保護區和旅遊勝地。
***5***地學新理論、新探索。
***6***人類面臨的問題——資源、人口、環境。這些資訊極大地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對他們靈活掌握地理知識很有幫助。
地理必修一學習方法篇二
一、培養空間概念,正確使用地圖。
地圖是地理課區別於其他學科課程的突出特點,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只要掌握了正確的讀圖方法,培養良好用圖習慣,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經掌握了學習地理課的最基本的工具。
首先,養成良好的讀圖、用圖習慣。要知道地理知識不僅存在於課本的文字當中,也大量蘊含於地圖之中。在地理學習中,我們要做到左圖右書,注意隨時運用地圖,查閱地圖,善於從地圖中發現地理知識,尋找地理規律。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圖,文字和圖象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正確的空間想象。
其次,要掌握正確的讀圖方法。讀圖要先看圖名、圖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該圖表現的主要內容、範圍等,再觀察圖的具體內容。觀察要仔細全面,不要漏掉每一個資訊。
二、學會閱讀課本,掌握科學方法。
地理課本是獲取地理知識、提高地理素養的重要途徑。怎樣才能使用好地理課本呢?首先要讀懂,明白書中講了些什麼。其次還要注意讀出知識網路。地理環境是一個有機整體,組成地理環境的各個要素是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其中任何一個地理要素的改變,都可能影響到其他要素的變化。學習地理應理清這些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關係,在頭腦中形成這一地域的知識網路。最後還要學會梳理知識。
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的地理環境或地理要素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或相似性。我們就可以根據這一點,採用對比的方法進行學習,對比差異性,找到相似性。如我們在學習印度和巴西時,就可採用這種方法。印度和巴西都是位於熱帶的臨海國家;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優質的鐵礦資源豐富;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熱帶經濟作物的生產國和出口國;近年來電子工業和資訊產業得到了迅速發展,是發展中國家工業比較發達的國家,並且首都都不是全國最大城市。
三、培養思維能力,學會科學記憶
培養地理思維能力,是義務教育地理課程的重要目標。許多同學反映“地理不難學,就是不好記”。
地理必修一記憶口訣
滔滔入東海,涓涓青藏源;
全長六千三,流域百八萬;
亞洲第一河,世界位居三。
上中下游分,宜昌湖口斷。
十大政區過,青蜀藏與滇;
中游鄂湘贛,下游蘇滬皖,
金沙經橫斷①,虎跳峽雲南;
上游落差大,龔嘴站四川;
瞿巫西三峽②,電站正在建。
葛洲壩樞紐,長江水橫攔。
中游江面寬,“九曲迴腸”彎;
洞庭鄱陽湖,沅湘漢江贛;
支流南北布,汛期易排險。
下游闊又深,江口與海連。
自古航運重,“黃金水道”贊。
①金沙,金沙江。橫斷,橫斷山區。
②瞿巫西三峽,指瞿塘峽、巫峽、西陵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