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生物下冊知識點

  學習七年級生物知識的關鍵——重複。小編整理了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

  1、 食物中的營養成分主要包括:水、無機鹽、糖類、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六大類.

  其中糖類、脂肪、蛋白質能提供能量,它們被稱為“三大產熱營養素”,提供能量最多的是脂肪;貯能的是脂肪;主要的能源物質是糖類.構成細胞的主要物質是水、基本物質是蛋白質.無機鹽是調節人體某些組織、器官新陳代謝的重要物質,蛋白質是人體生長髮育、組織更新和修復的重要原料.

  2、 檢測蛋白質用雙縮尿試劑,呈現紫色反應;檢測維生素C用吲哚酚試劑,呈現褪色反應.

  3、糖的主要來源是穀類和薯類,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是瘦肉、魚、奶、蛋和豆類,脂肪的主要來源是肉類、花生、芝麻和植物油.植物性食物不含維生素A,但含胡蘿蔔素,在體內可轉化為維生素A,動物性食物含維生素A.

  4、夜盲症—--缺維生素A;壞血病—--缺維生素C;腳氣病—--缺維生素B1;口角炎、皮炎—--缺維生素B2;佝僂病—--缺維生素D和鈣

  6、 人消化系統包括消化道、消化腺兩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等消化器官.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臟.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膽汁,作用是把食物的大塊脂肪變成微小顆粒,從而增加了脂肪顆粒的接觸面積,有利於脂肪的消化.腸液和胰液消化液含最多種類酶.消化管的功能是:容納、磨碎、攪拌和運輸食物.

  7、 消化:食物的營養成分在消化管內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質的過程.

  吸收:指食物中的水、無機鹽、維生素,以及食物經過消化後形成的小分子物質,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通過消化管的黏膜上皮細胞進入血液的過程.

  8、 需要經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質有澱粉、蛋白質、脂肪,各自的起始消化部位在口腔、胃、小腸.經消化後能被吸收的物質有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氨基酸.澱粉遇碘會變藍.不用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質有:水、無機鹽、維生素.

  澱粉在口腔內初步分解為麥芽糖,在小腸內最終分解為葡萄糖.蛋白質在胃內初步分解,在小腸內最終分解為氨基酸.脂肪在小腸內先通過膽汁的乳化作用,最終消化為甘油和脂肪酸.

  9、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腸,小腸適於消化、吸收的結構特點:1***消化道中最長一段,環行皺襞、小腸絨毛可增大消化和吸收的面積2***絨毛壁、毛細血管壁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有利於營養物質的吸收3***含消化液腸液、胰液、膽汁,可消化糖類、蛋白質、脂肪.

  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腸腺 胰腺 肝臟

  消化液 唾液 胃液 腸液 胰液 膽汁

  消化液排出入的器官 口腔 胃 小腸

  消化液所含的消化酶 唾液澱粉酶 蛋白酶 消化糖類、蛋白質、脂肪的酶不含消化酶

  10、 消化管的各部分的吸收功能

  口腔、咽、食管:無吸收養分的功能 胃:部分的水和酒精

  小腸:絕大部分的營養物質 大腸:少量的水、無機鹽和部分的維生素

  11、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都屬於營養失調,造成營養失調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飲食習慣和不合理的飲食結構.

  12、青少年應多吃含蛋白質和鈣豐富的食物.

  ***二***

  人體內的物質運輸

  1、 加了抗凝劑***檸檬酸鈉***的血液會出現分層的現象.血液可分為血漿和血細胞.血漿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水***90%***,血漿主要功能是運載血細胞,運送營養物質和廢物.血細胞可分為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

  數量 功能 相關病症

  紅細胞 男:5.0ⅹ1012個/L***血紅蛋白120-160g /L***

  女:4.2ⅹ1012個/L***血紅蛋白110-150g/L*** 運輸氧和

  部分二氧化碳 過少:貧血病

  白細胞 ***4—10***ⅹ109個/L 吞噬病菌,防禦、保護作用 過多:炎症

  血小板 ***1—3***個ⅹ1011個/L 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過少:流血不止

  2、 血紅蛋白是一種含鐵蛋白質,呈紅色,決定了血液的顏色,它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與氧結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與氧分離

  3、 貧血是指紅細胞的數量少或血紅蛋白的含量少,前者的原因是營養不良,後者的原因是缺鐵,應多吃含鐵和蛋白質豐富的食物.

  4、 動脈血:含氧量豐富,顏色鮮紅 . 動脈:將血液從心臟輸送到身體各部位的血管.

  靜脈血:含氧量較少,顏色暗紅. 靜脈:將血液從身體各部位送回心臟的血管.

  5、 血漿:加抗凝劑,血細胞在下,血漿在上,淡黃色半透明液體,含纖維蛋白原.

  血清:不加抗凝劑,血液凝固後在血塊的周圍出現的黃色透明液體,不含纖維蛋白原.

  6、 血液的功能:1***運輸氧和二氧化碳、運輸營養物質和廢物的作用

  2***防禦保護作用3***體溫調節

  7、 ABO型系統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種血型. 輸血的原則是:輸同型血

  8、比較三種血管的管壁、彈性、血流速度、功能、分佈及出血護理?

  管壁 彈性 血流速度 功能 分佈 出血狀態 止血方法

  動脈 較厚 大 快 離心輸血 分佈較深 噴射狀

  ***鮮紅色*** 近心端止血

  靜脈 較薄 小 慢 向心輸血 有的分佈較淺,有的與動脈伴行 平靜緩流***暗紅色*** 遠心端止血

  毛細血管 最薄***只由一層細胞扁平細胞構成*** 最小 最慢 進行物質交換 分佈最廣,全身都有 慢慢滲出

  ***紅色*** 消毒後包紮

  9、毛細血管的五最:1***管壁最薄2***血流最慢3***分佈最廣4***數量最多5***管腔最小

  10、心臟可分為四個腔,四腔的關係是:同側心房心室相通,異側心房心室不相通.心臟由心肌構成,當心肌收縮時,血液送到全身,當心肌舒張時,血液迴心髒,此時心臟處於休息狀態.

  11、心臟四腔與連線的血管:見書38頁圖

  左心室——主動脈 右心室——肺動脈 左心房——肺靜脈 右心房——上、下腔靜脈

  12、比較房室瓣、動脈瓣、靜脈瓣的位置、開放方向、保證血流的方向?

  位置 開放方向 保證血流的方向

  房室瓣 心房與心室之間 向心室開 心房 → 心室

  動脈瓣 心室與動脈之間 向動脈開 心室 → 動脈

  靜脈瓣 在四肢靜脈內 向心髒方向開 靜脈 → 心房

  心室收縮時,房室瓣關閉,動脈瓣開放;心室舒張時,動脈瓣關閉,房室瓣開放.動脈中沒有任何瓣膜.

  13、每分輸出量=每搏輸出量χ心率

  每分輸出量也叫心輸出量,它是衡量心臟工作能量的一項指標.運動員主要通過提高每搏輸出量來提高心輸出量.

  心動週期=60秒***一分鐘***÷心率 心臟每收縮和舒張一次為一個心動週期.

  14在一個心動週期中,舒張期比收縮期長的好處在於:

  1*** 有利於血液流回心臟 2***使心肌有充分的時間休息

  15、血液迴圈包括體迴圈和肺迴圈兩條途徑.

  組織細胞

  氧、營養物質 二氧化碳等廢物

  左心室 主動脈 全身動脈 毛細血管網 各級靜脈 上、下腔靜脈 右心房

  左心房 肺靜脈 肺部毛細血管網 肺動脈 右心室

  氧 二氧化碳

  肺 泡

  小結:1***各迴圈都是從心室開始的,終止於心房

  2*** 體迴圈流出的是動脈血,流回的是靜脈血;肺迴圈流出的是靜脈血,流回的是動脈血

  3***兩個迴圈同時進行,最後在心臟匯合,形成一條完整的迴圈途徑.

  4*** 在全身組織細胞毛細血管處:血液由動脈血變成靜脈血

  在肺部毛細血管處:血液由靜脈血變成動脈血

  5***心臟左側流動脈血,右側流靜脈血

  16、血壓:血液在血管內向前流動時,對血管壁產生的側壓力.

  我們通常所說的血壓是體迴圈的動脈血壓.它的表示方式:收縮壓/舒張壓可用血壓計在上臂肱動脈處測得.其數值通常用千帕***千帕斯卡***來表示.

  心臟收縮時,動脈血壓所達到的最高數值,叫收縮壓.心臟舒張時,動脈血壓所達到的最低數值,叫舒張壓.健康成年人收縮壓正常值是:12~18.7千帕,舒張壓為8~12千帕.

  17、血液迴圈系統由心臟和血管組成.手上的“青筋”指的是靜脈.

  18、成年人的血量約為體重的7%-8%,失血達1200ML以上會有生命危險.一次失血不超過400ML不會影響健康.提倡無償獻血.一次獻血200---300ML.

  19、脈搏是指動脈的搏動,次數與心率相同,但意義不同,它測量的部位在橈動脈.

  ***三***

  人體的能量供應

  1、 食物的熱價是指每克食物在體外充分燃燒時釋放的能量,單位是KJ/g .食物中各成分貯存的能量的大小: 脂肪38KJ/g, 蛋白質23 KJ/g, 糖類17KJ/g.

  2、 人體撥出氣體與吸入的氣體***空氣***比較:氧氣含量減少了,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

  3、 呼吸作用:生物體細胞內葡萄糖等有機物氧化分解並釋放能量的過程.它的意義在於:為生命活動提供動力.

  4、 呼吸系統包括呼吸道、肺兩部分.其中呼吸道又可包括鼻、咽、喉、氣管、支氣管等器官.呼吸道的作用是:1***氣體進出肺的通道2***能溫暖、溼潤、清潔吸入的氣體.

  肺的作用是:氣體交換的場所. 痰的形成部位是在氣管和支氣管.

  5、肺位於胸腔內,左右各一個,由細支氣管的樹狀分支和肺泡組成.是主要的呼吸器官.它具有的特點:①肺泡數量多,總面積大 ②肺泡外面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 ③肺泡壁和毛細血管 壁薄,僅由單層細胞構成等,所以很適合進行氣體交換.

  6、消化和呼吸的共同器官是咽.咽是食物和空氣進入體內的共同通道.呼吸時會使軟骨像抬起的蓋子,使空氣暢通無阻;吞嚥時,又像蓋子一樣蓋住喉口,以免食物進入氣管,為此,我們吃飯時不能大聲說笑,否則會厭軟骨來不及蓋住喉***,食物進入氣管,容易引起劇烈的咳嗽.

  7、呼吸運動是胸廓的擴大和縮小的運動.

  胸廓是由脊柱、肋骨、胸骨及肋間肌組成,底部由膈封閉

  8、肋間外肌收縮 →肋骨上提並外展,胸骨上移 →胸廓的橫徑加大

  膈肌收縮 隔頂下降 胸廓的縱徑加長 →胸廓容積擴大→肺容積擴張→新鮮空氣由呼吸道進入肺,即吸氣

  肋間外肌和膈肌舒張→胸廓容積縮小→肺容積縮小→肺泡內部分氣體排出提外,即呼氣

  因此,是胸廓的變化才引起吸氣和呼氣.通過呼吸運動實現了肺的通氣.

  9、人體的氣體交換過程主要包括肺通氣、肺的換氣和組織氣體交換.它們的區別如下:

  概念 實現方式 表示方式 結果

  肺的通氣 外界與肺泡之間進行氣體交換的過程 呼吸運動 呼氣與吸氣

  肺的換氣 肺泡與血液之間進行氧氣和二氧化碳的交換 氣體擴散 氧氣

  肺泡 血液

  二氧化碳 靜脈血變動脈血

  組織氣體交換 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進行的氧氣和二氧化碳的交換 氣體擴散 氧氣

  血液 組織細胞

  二氧化碳 動脈血變靜脈血

  10、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人體血液中的氧氣與血紅蛋白結合,以氧合血紅蛋白形式在血液中運輸,大部分的二氧化碳在血漿中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