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巴西地理教案

  巴西即巴西聯邦共和國,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享有“足球王國”的美譽。七年級下冊地理巴西的教案該怎麼設計呢?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七年級下冊地理巴西的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篇1

  《巴西》

  一、課標要求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中關於國家的課程內容有9條,“巴西”一節可以承載以下5條內容。

  1.在地圖上指出某國家地理位置、領土組成和首都。

  2.根據地圖和其他資料概括某國家自然環境的基本特點。

  3.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聯絡某國家自然條件特點,簡要分析該國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例項。

  4.舉例說出某國家在自然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方面的經驗、教訓。

  5.根據地圖和其他資料說出某國家的種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語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點。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分佈、主要氣候型別以及河流等自然地理特點。

  2.理解巴西多元文化的形成過程以及影響。

  3.掌握巴西農業、工業發展的條件以及分佈特點。

  4.知道熱帶雨林的環境效益及雨林被破壞後產生的環境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讀圖、指圖、繪圖、填圖、析圖等過程,分析、歸納巴西的地理位置、面積、地形、氣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徵和巴西人口分佈特點。

  2.結合地形圖、氣候圖、礦產圖等資源,綜合分析巴西農業、工業發展的條件,進一步掌握學習國家地理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初步形成因地制宜的發展思想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逐步養成關心和愛護環境的行為習慣。

  2.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小組合作,形成積極思考與樂於探究的學習態度。

  三、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歸納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徵。

  2.分析巴西人口分佈、人種構成以及多元文化特徵及其影響。

  3.運用地圖和資料,聯絡巴西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徵,分析巴西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過程、特點。

  ***二***教學難點

  結合巴西熱帶雨林開發與保護的現狀,分析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關係,樹立熱愛自然、保護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觀念。

  四、教學策略

  基本理念:讓學生學習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構建開放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打造合格的社會公民。

  教材簡析:巴西是初中階段學生學習的最後一個國家,學生已經具備學習國家地理的基礎和經驗,本節課重點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獨立思考,提出問題。通過觀察、分析、討論、查詢資料、論證等方法來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教師只需適時引導,提供資料,答疑解惑。同時,注意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框架。

  在教學方法上,主要側重於探究或互動學習;主要運用創設情境法、自主學習法、角色扮演法、合作探究法、小組討論法等。

  在課程資源方面,靈活應用課件、地圖、文字資料、視訊資料等教學資源。

  在能力培養方面,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鍛鍊學生的識圖用圖能力、觀察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形成和諧的師生關係。

  學生任務:

  1.課前預習。積極預習課本,查閱巴西的相關視訊資料、文字資料以及相關的圖片,從感性方面熟悉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徵和人文地理特徵。

  2.在課堂上,開展小組學習競賽,進行合作學習和小組展示,與其他小組之間互相補充。

  教師任務:

  1.組織課堂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運用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組織學生開展小組競賽。

  2.引領學生學會分析、歸納,進行知識整合;組織學生進行知識遷移,解決相關問題。

  五、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相關的視訊檔案、文字資料和圖片資料,製作多媒體課件。

  2.學生準備:結合課本內容進行充分的預習,課外蒐集巴西的相關資料;準備地理教材、地圖冊、其他學習用具。

  六、課時安排

  2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匯入新課】

  教師:新聞連結:里約奧運會志願者招募新聞。***2015年2月4日***

  學生:觀看視訊,初步感知巴西里約熱內盧奧運會與中國的聯絡。

  教師:報名參加里約熱內盧的奧運志願者中,除巴西外就是中國人數最多,作為志願者,光有熱情還不夠,還得有豐富的地理知識和相關的基本素質,你認為需要準備哪些地理知識?

  預設學生回答:知道巴西的位置、風俗民情,還有交通狀況、氣候特點等內容。

  教師:對,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巴西,瞭解巴西。我們學習的總體思路是:從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兩個方面認識巴西。

  【設計意圖】運用招募奧運會志願者新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的思維直接轉向巴西知識的學習;通過詢問,讓學生知道應該怎樣瞭解一個國家,掌握學習國家地理的基本方法。

  【展示目標】

  學生結合課件,研讀學習目標,教師做簡單解釋,明確重點和難點。

  【設計意圖】認領目標,有利於實現學習的有序性,初步建立知識網路。

  【學習新課】

  環節一:認識巴西自然環境

  活動一:巴西在哪裡

  教師佈置任務:

  閱讀課本P82圖9.15以及下圖,說出巴西地理位置的特點。***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半球位置***

  學生完成任務:

  ***1***讀圖,分別從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以及半球位置三方面進行梳理,通過指圖、討論進行分析、總結。

  ***2***指圖總結:巴西的位置特點:巴西地處低緯度,位於拉丁美洲,東鄰大西洋;大部分位於南半球,全部在西半球。

  教師:如果你在2016年8月6日到巴西,會發現正午時自己的影子朝向哪裡?***北方或南方***

  預設學生答案:北方、南方等。***正確答案:影子朝南***

  【設計意圖】讀圖、指圖分析、描述位置特點,培養學生用圖能力;通過影子朝向的判斷,讓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結合地球公轉的知識進行判斷,能夠深入理解巴西緯度位置的特點。

  活動二:巴西有多大

  教師佈置任務:讀圖說明巴西是國土廣大的熱帶國家。

  學生完成任務:結合資料圖以及位置圖,分析巴西的面積特點以及緯度位置特點。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圖片、資料資料,學會提取資訊,整合資訊。

  活動三:巴西的地形與河流特點

  教師佈置任務:讀巴西的地形、河流圖,分析巴西的地形、河流有什麼特點?

  學生完成任務:

  1.讀圖找出巴西的主要地形區?巴西的地形有什麼特點?

  2.找出巴西的主要河流?結合課本分析巴西河流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教師:點評學生回答情況,運用課件展示相關答案。

  【設計意圖】讀圖分析地形、河流特點,培養學生的識圖用圖能力和表達能力。以地形區和河流自述的形式展開教學,形式活潑,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活動四:巴西的氣候

  教師:呈現巴西氣候圖,佈置任務:

  找出巴西的主要氣候型別及其分佈,結合氣候特徵圖分析巴西的氣候特點。

  學生:按照要求找出巴西的主要型別,描述氣候分佈和氣候特點。

  總結巴西的氣候特點:終年高溫、降水較多,氣候以溼熱為主。

  教師:點選課件呈現相關答案,氣候展示形式為地形區自述的方式。

  追問:如果你要去巴西,需要準備羽絨服、厚棉衣嗎?為什麼?

  活動五:

  合作探究:亞馬孫河為什麼是世界上流域面積最廣、流量最大的河流?***從地形、氣候方面分析***

  學生分析總結:***預設探究結果***

  亞馬孫河所處地區地勢低平,北、中、南地勢高,便於水的彙集;屬於熱帶雨林氣候,降水量大。

  教師:綜合地形、氣候和河流三方面內容,總結一下巴西的自然環境有什麼特點?

  預設學生回答:地形以高原和平原為主;氣候特徵是終年高溫,總體降水較多,以溼熱為主;河流較多,水能豐富。

  【設計意圖】讓學生知道自然地理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絡的,其中位置是主導因素,位置影響到氣候,氣候影響河流,河流影響地形,地形影響河流。

  環節二:解析巴西社會文化

  活動一:巴西人口與城市

  教師:呈現圖片資料,並提出問題:

  學生完成下列任務:

  1.巴西的人口與城市分佈有什麼特點?為什麼?

  2.亞馬孫河流域的人口分佈有什麼特點?為什麼?

  3.巴西的首都在哪裡?找出聖保羅和里約熱內盧的位置,有什麼特點?

  預設學生回答:

  1.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佈在東部沿海,尤其是東南沿海地區。原因是:地形平坦、氣候溼潤、交通便利、開發較早等。

  2.亞馬孫河流域人口稀少。原因是:亞馬孫河流域地處熱帶雨林氣候區,氣候溼熱、森林茂密、交通不便等。

  3.學生指圖回答。

  教師總結:人口分佈受到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響,其中,自然因素主要是位置、地形和氣候;人文因素主要是交通、開發歷史以及經濟發展等因素。

  【設計意圖】讓學生學會分析國家或地區人口分佈的影響因素,學會對地理現象進行綜合分析,這就是學習有用的地理知識。

  活動二:巴西人種構成

  教師:佈置任務:閱讀課本P82-83,說明巴西的社會文化特點。

  學生完成下列任務:

  1.讀圖歸納巴西人種構成的特點。

  2.巴西混血種人數量最多,這是怎麼形成的?***課件有圖***

  閱讀課本P83的內容,分析原因並結合卞卡一家成員構成圖、巴西足球隊員圖進行歸納,得出結論。

  預設學生回答:歐洲殖民者進入巴西,販賣黑奴到巴西,居民通婚,出現混血種人。

  教師:出示相關圖片,點評學生回答情況。

  【設計意圖】課標要求:根據地圖和其他資料說出某國家的種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語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點。本環節活動題的設計,意在讓學生通過分析相關圖片進行歸納並得出結論,注重知識的生成。

  活動三:巴西的多元文化

  教師佈設任務:分析巴西文化的地域特徵及其影響。

  學生完成下列任務:

  1.讀圖:巴西融合了哪些地域的文化?

  2.討論:多元文化對巴西有哪些影響?

  教師:結合課件,利用狂歡節、桑巴舞的圖片以及巴西足球的視訊資料,引領學生進一步學習。

  教師總結:不同地域的文化在巴西融合,導致了巴西社會文化的多元性,促進了巴西的社會發展。尤其是狂歡節、桑巴舞和足球,它們是巴西的文化名片,是巴西的象徵。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主讀圖、分析、歸納、總結、討論,增進學生對巴西文化形成的認識,理解多元文化促成巴西特色文化的過程。

  教師:“看國旗學地理”

  【設計意圖】為學生提供巴西國旗資料,意在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巴西的國旗,表達出了巴西的資源、位置和文化特點。

  【課堂小結】

  【設計意圖】梳理所學知識,建立知識網路,培養學生歸納、整合的能力。

  >>>下一頁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