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寫畫的指導

  看圖寫話是小學一年級作文最初步的訓練,是培養剛剛進入小學的孩子的認識能力、形象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良好途徑。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關於一年級的語文寫畫指導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認真看圖,培養觀察力

  看圖寫話,顧名思義就是就是要用眼睛看,看是基礎。就是指導學生學會觀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觀察是一個知覺、思維、語言相結合的智力活動過程,觀察是人們增長知識、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觀察能力的發展是思維、表達能力發展的基礎和前提。看圖說話之前只有經過認真仔細地觀察才能有深厚的理解,才會在大腦裡形成清晰的印象。學會觀察和分析各種事物,就等於交給他們一把認識世界的金鑰匙。但對於小學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觀察能力是十分欠缺的,他們看到一幅圖往往毫無頭緒,不知該如何下手,可以說無目的、無順序。這就需要我們好好引導,教給他們觀察的方法。首先引導他們看圖要有順序,或從上到下,從下到上;或從遠到近,從近到遠;或從左到右,從右到左:或從中間到四周。對畫面所表達的主要內容先有一個整體性的瞭解。再從畫面中人物的形體、相貌、服飾等,弄清人物的性別、年齡、身份;從人物的表情、動作,推測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幹什麼,想什麼;還要觀察周圍環境,弄清事情發生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等等。使學生做到言之有序,使整幅圖或多幅圖畫變成一個完整的、連貫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逼真,故事情節更加曲折動人。

  二、合理想象,培養想象力

  看圖寫話的畫面是一個個靜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較單調,我們要引導學生通過仔細觀察畫面,通過老師適當的提問為支點,進行合理想象,使靜止的畫面儘量動起來,活起來,使單調的畫面充實豐富起來。引導學生把不會思維的想象成為會思維的,把不會說話的想象成為會說話的,由一幅圖聯想到前前後後的幾幅圖由一個動作聯想到前前後後的幾個動作。

  三、看圖說話,培養口頭表達能力

  口頭表達能力是語言實踐的重要工具,是書面表達,即寫作的有力基礎,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所以我們應該把看圖說話當作一個重點來抓,是培養其表達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看圖說話”教學,可使學生在認識事物、口語表達的反覆實踐過程中,提高讀寫能力,增強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進而發展智力。

  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求知慾強,善於模仿,喜歡錶現自己,凡事都要問個為什麼,具體思維佔優勢,但是由於沒有經過說話訓練,表達起來缺乏條理性和連貫性,說起話來常是前言不達後語,跳躍性很強,有時重複,有時帶有語病。在訓練時不能操之過急,開始的要點不應過高。

  常見的句式練習

  1 練寫“三素句”,“四素句”,“五素句”。

  “三素句”***三個要素***——誰 ,在哪兒 , 幹什麼

  “四素句”***四個要素***——什麼時間,誰 ,在哪兒,幹什麼

  “五素句”***五個要素***——什麼時間,誰,在哪兒,幹什麼,結果怎樣***或心情如何***

  寫作內容是學生的生活,這樣為他們今後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 練寫10種句式

  “……有……”“……在……”“……聽……”“……看……”

  “……是……”“……把……”“……被……”“……感……”

  例如:

  ***1*** 山坡上有一片果樹林。

  ***2*** 同學們在操場上做遊戲。

  ***3*** 我聽見了一陣敲門聲。

  ***4*** 我看見他把地上的紙撿了起來。

  ***5*** 我是小學生。

  ***6*** 老師把作業改完了。

  ***7*** 小明沒寫完作業被老師批評了。

  ***8*** 今天聽寫我全對,我感到很高興。

  ***9*** 我心想:我們班一定要得第一呀!

  ***10*** 老師說:“咱們班的同學真棒!”

  鼓勵學生寫日記。

  一雙亮眼睛,發現身邊事;一顆敏感心,體悟身邊事;一支小妙筆,記錄身邊事;

  例文:

  ***1***今天我們班有一個同學流鼻血了,我好怕呀!很替他擔心。下課老師帶她去醫院了,回來後他爸爸把他接走了。我祝他身體健康起來,快點兒回到學校和我們一起學習。

  ***2***今天老師說“做好事的同學有一顆火熱的心,做壞事的同學有一顆冰冷的心,火熱的心一定會融化冰冷的心。”我一定會聽老師的話,做一個好學生!

  ***3***今天我看新聞了,四川地震死亡人數一萬多人,我很為他們難過,媽媽也流眼淚了。看到那些無家可歸的孩子,我們現在能在舒適的家中,在父母的身邊,真是太幸福了。我也希望他們能早日過上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