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中醫藥學心得體會

  通過初學中醫藥學的學習,深入地瞭解中國古人的世界觀以及他們獨特的思維方式,自己對內容的足夠了解和熟悉再加上老師生動的講解,這看似深奧的中醫哲學相信也不在話下了,談談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中西醫結合是在我國這樣一個既有中醫又有西醫的特殊國土上成長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醫學模式和醫療形式,是東西方文化和醫學科學技術相互激盪、相互交融、相互結合的典範,是中國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交流融合的必然結果,是我國醫學的一大優勢和特色。中西醫結合的目的,就是充分運用現代醫學以及現代科學技術和手段,研究和發展傳統中醫藥學,吸收中西醫之精華,豐富和推動我國醫學科學的發展,努力提高為人民群眾防病治病的服務水平。為此我院開展了中醫學習班,以進一步學習體會中西醫結合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以下是我的學習體會。

  首先:中醫和西醫是兩種不同哲學思想的碰撞,在學習中醫的過程中,我應該改變觀點不能輕視中醫,從中醫的角度學習疾病的治療。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學習中醫的系統理論和哲學思想,學習中醫的辨證施治。中醫有句話叫急則治標,緩則治本這就為同一個病人被不同有大夫看開不同的藥有一個解釋,因為不同的大夫他看問題的方面也是不一樣的,橫看成嶺側成峰,互相標本沒有統一的標準,所以你認為從本治,本治好則標就去了,而他則認為先治標,標去以後再固本。其次:不同的大夫他的經歷、性格等都會使他偏好於某種藥,就是說對同一種病不同的大夫會用不同的藥,比如說有的人愛用桂、麻之類的解表藥,而有的人卻愛用其他的發汗藥,再比如說中醫可以治病,其它民族的中醫也可以治病的,像那個雲南白藥在止血方面就很有名的,這並不說在中醫裡就沒有止血的藥了。總之,條條大路通羅馬,能治好病人的病,那才是最好的。

  那麼怎樣學習中醫呢?學習中醫,就是讓我們認識我們的大自然,認識我們自身的身體,從而讓我們去融入大自然,尋求健康生存的養生之道,尋求疾病的治療之道。每個人都可以學習中醫,感受中醫。因為學習中醫就是感受我們身邊的世界,學習中醫就是內視我們自身的身體。學習中醫,就是要培養一種返璞歸真,化繁為簡的思路,不要被一些區域性的、細小的症候所束縛,治病必求於本,培養了這種思維,養成了這樣的思維習慣,就會使我們的視野大為開闊,不僅僅是學習中醫,學習養生,在工作生活俱多方面,都會變得輕鬆。

  篇2

  有幸在正安學院參加了一期中醫基礎理論的課程,無法用言語形容學習感想。因為有一種強大的力量充斥著內心。從18歲學習中醫藥到中途轉鍼灸專業,可能是開悟較慢,也可能是意識到自己真正喜歡的專業太晚,但好在我一直堅持著自己的夢想,不曾放棄,直到找到。可以說直到近兩年才開始感受著中醫學的魅力,在這場學習的革命中我似乎意識到,我是在以學習中醫的形式來進行著這場生命的“修行”。有幸!必將加倍珍惜!

  正安,優秀的老師,帶領著一群零基礎的中醫愛好者進入神祕、無涯的美麗中醫世界,怎一個cool字了得!兩天的課程,似乎給我開啟了另外一條路來體悟中醫:學中醫不必太過教條、死板地遵循教科書,而是在生活中感悟,從而達到觸類旁通。那麼感悟是什麼?答案是:用心。我的導師說過:“每一個專業,學到精深,都是對人生的修煉,每一個人是通過不同的事情來歷練自己的。”我想,我該是中醫藥這條路上的修行者

  如何認識中醫?學習中醫?怎麼走好這條路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有種擔心,在正安這個高平臺上,我的“非零基礎”既是優勢也是劣勢。優勢:10多年的學習路程,耳濡目染地“正規”學習中醫,是一種幸運。但也因為受過那麼多年“學院派”理論體系的影響,思路不免侷限、偏激,相容幷包的空間領域越來越小,突然扭轉很多想法、思路不容易。在課上我提出了這個問題:“我怎麼走好這條中醫的路?”也是這個問題讓我有切入點的去“享受”兩天的課程。

  首先:我們必須要有自己的“見地”,就是要對自己身體出現的現象,生命本質、價值有正確的“認識”。只有具備了這樣的“能力”,才能正確的面對自己和將來的病人。

  其次:理解“象”。在生活中找尋“答案”,大自然告訴了我們所有的解決辦法,沒有發現、開啟的,只是我們不知曉、無法感知到罷了。但並不代表答案沒在那裡。

  三:儘量用古人的思維方式想問題,我想這應該是一種“意識”,建立起來很困難,但也要迫使自己回溯到以前去體會。

  四:中醫是一種生活態度,用中醫的理念影響生活,同樣:生活中的經歷更能深刻地體驗中醫。活裡順境時,學會告訴自己,這是人生曲折的緩衝。在逆境時候,也要告訴自己,這個時候正好磨練心境,人生用功正在此時。

  似乎覺得中醫之路剛剛開啟,不徐不疾,穩步的前進吧!

  感恩讓我有幸來體會這次課程的所有人。

  篇3

  不知不覺中,就已經走完了大一的第一學期。此時此刻,回頭看看走過這一學期所留下的腳印,想想在這短暫而又漫長的一學期裡學到了些什麼,問問自己這一學期忙碌過嗎,有沒有得到想要的東西?然而有時候連自己都不能給自己一個準確的答案,只知道大學和初高中真的不一樣,除了期中期末要考試之外可以說什麼都不同,這個時候靠的全是自己,生活,學習,以及各個方面,而這個時候最離不開的就是學習方法了,好的學習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少走很多彎路,可以讓我們節約很多時間,節省更多的精力,而利用這些時間和精力我們又可以做更多事,這也許就是所說的高效率吧!而在這裡我想說的是關於《中醫基礎理論》的學習方法。

  我們都知道,《中醫基礎理論》是大一上學期很重要的一門學科,而且這也是中醫學的基礎,所以打好基礎比什麼都重要。也許對大多數同學來說,這門課很枯燥,又或許對於一部分同學來說老師幽默的講課方式為枯燥的課堂增添了不少的樂趣,不管怎麼樣這門學科的重要性都是不可忽略的,雖然我們已經結束了對於它的學習,但是對學習方法地談論是永遠都不會過時的。

  一、瞭解中醫發展

  緒論部分講解了中醫學的科學屬性,中醫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以及中醫理論體系的特點,需要掌握的內容並不是那麼多,所以只需要對四大經典有一定的瞭解,當然這也是作為一名中醫學生應該知道的,也許學習中醫這些都是需要背下來的,但在這門學科中我們需要掌握的就只是瞭解而已,同時金元時期的“金元四大家”對中醫理論和實踐有突破性創新為中醫學的發展起到里程碑的作用,所以這也是我們應該掌握的重點,當然還有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特點——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對於這部分知識沒有更好的其他方法,只有靠多花時間讀一讀,背一背,當然時不時的複習也是很重要的。

  二、從中醫到哲學

  精氣學說、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有關世界本原和發展變化的宇宙觀和方法論,是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最有影響的古代哲學思想,也是中醫學的重要思維方法。這部分內容深奧而且沒有條理性,學好這部分知識需要的是有中醫學獨特的思維方式,然而世界觀是思維方式的基礎,它為人們認識和把握外部世界提供了思維背景和認識框架,從而決定了人們的四維空間和思維內容。所以我們需要通過看更多的相關書籍從而去深入地瞭解中國古人的世界觀以及他們獨特的思維方式,自己對內容的足夠了解和熟悉再加上老師生動的講解,這看似深奧的中醫哲學相信也不在話下了。

  三、深入個體

  想必學中醫的我們知道精、氣、血、津液、神在人體生命活動中佔有重要位置,而藏象學說中所說的五臟六腑以及奇恆之腑又是人體不可或缺的內臟器官,所以針對這一部分我們需要做的是深入個體,將每一個個體的基本概念、生理機能、生理特性以及個體之間的關係都整理出來,這樣就能夠有清晰地條理,以便我們掌握。

  四、聯絡生活實際

  我們學習醫學無非就是想通過自己的雙手救死扶傷,為人類出去病痛,讓世人都擁有健康的身體,幸福的生活。而疾病源於生活,是生活中一些因素引起的,病因的種類很多,如七情內傷、飲食失宜、勞逸失度等,均可導致發病而成為病因,而這些都是我們在生活中常見的,或者有的不那麼常見,但是這都不妨礙我們通過結合生活實際來學習這部分內容,所以當我們將病因與生活一一對應的時候我們會發現病因其實很好掌握。而病機部分需要我們在聯絡生活實際的同時,再結合精氣陰陽五行學說,以及精、氣、血、津液、神,相信如果我們能將哲學、藏象部分學好,那麼病機也不會有什麼問題了。

  以上便是我學習《中醫基礎理論》的心得體會了,希望能夠對同學們有所幫助。最後我還想說一句我相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你對你學的內容有足夠的興趣,相信你一定會學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