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積食發燒怎麼推拿

  小兒脾胃功能遠比成人差,因此,小兒因積食引起發燒的現象非常普遍,一發燒媽媽就著急了,不用急,小兒推拿治積食發燒效果很好,安全無副作用。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小兒推拿治積食發燒

  1、摩腹:用手掌掌面或示中環指指腹著力,在寶寶腹部做順時針方向環形撫摩5分鐘。

  2、揉天樞:用食中兩指按揉寶寶肚臍兩旁天樞穴100次。

  3、運內八卦:用拇指螺紋面著力,在寶寶掌心四周的內八卦做環形推運50次。

  4、清大腸:用右手拇指橈側面著力,先從寶寶虎口直推至示指指尖200次。

  5、清天河水200次。天河水位置:前臂內側正中間,自腕橫紋至時橫紋呈一直線

  6、退六腑:用拇指自肘推向腕部,100~300次。

  小兒積食發燒的症狀

  一般情況下,寶寶積食會有下列典型症狀,家長不妨做個參考:

  1、突起發熱,沒有其它明顯症狀,與感冒有明顯區別,只是體溫高,常在38—39℃之間;

  2、精神正常,個別高燒時會有萎靡不振現象;

  3、胃口不佳,看見食物無明顯興趣。大便幹或兩天無大便,腹脹鼓起,輕拍時有蹦蹦響聲;

  4、手腳心發熱,後背和腹部較熱,舌苔較厚,舌苔白膩,口中有異味,撥出的氣體較熱,檢查扁桃體可能會有發紅。

  如果寶寶具有以上症狀,那十有八九就是積食了。積食引起的發燒,根源是要先化積通便,排出體熱。

  小兒容易積食的原因

  積食一證各個年齡段都可以發病,但多發生於3歲以內的嬰幼兒。若是食積日久,會造成小兒營養不良,影響生長髮育。很多有積食的小朋友和同齡的小朋友相比,往往個頭矮。為什麼寶寶更容易積食呢?主要有3個原因:1、脾胃弱。2、寶寶不能自制。3、父母不能給孩子健康飲食。

  1、脾胃弱。

  小兒有三不足:肺、脾、腎三髒常虛。所以小兒脾常不足。中醫認為胃主要的功能是受納食物,脾主要的功能是運化食物。當吃了過多的食物以後,脾胃不堪重負,就會導致食物堆積,不能消化,從而引發脘腹脹滿等病症。

  2、寶寶不能自制。

  3歲以內的小兒還不具備自我控制的能力,只要見到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就會停不住口,尤其是到了逢年過節,面對美味佳餚,讓這些天真活潑的孩子管住自己的小嘴是很難的,此時孩子的小肚子常常吃的鼓了起來。

  3、長輩不能給孩子健康飲食。

  俗話說:“小兒若要四時安,常要三分飢與寒”,即小兒不生病,就不要給孩子吃的太飽、穿的太多。

  這裡說的長輩,包括孩子的爸爸媽媽,也包括帶孩子的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長輩往往希望孩子多吃,尤其是肉食,辛辣的食物等。吃得多了反而會造成積食。無論是哪一種食物再有營養也不能吃的太多,否則不但不能使孩子健康,反而會造成孩子“積食”,給孩子身體帶來損害。

  小兒積食發燒的食療方法

  1、祕製山楂膏

  方法:紅糖適量***如寶寶有發熱的症狀,可改用白糖或冰糖***,入鍋小火炒化***為防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去核的山楂適量,再炒5-6分鐘,聞到酸甜味即可。每頓飯後讓孩子吃一點。

  作用:清肺、消食。尤其是對吃肉過多引起的積食非常有效。

  2、山藥小米粥

  方法:取幹山藥片100克,小米100克,白糖適量。將小米淘洗乾淨,與山藥片一起碾碎,入鍋,加水適量,熬成粥。

  作用:調理脾胃,滋陰養液。可用於小兒積食不消,吃飯不香,體重減輕,面黃肌瘦。

  3、順氣蘿蔔粥

  方法:白蘿蔔1個,大米50克,糖適量。白蘿蔔切片,先煮30分鐘,再加米同煮***不吃蘿蔔者可撈出蘿蔔後再加米***。煮至米爛湯稠,加紅糖適量,煮沸即可。

  作用:開胸順氣,健胃。對小兒消化不良,腹脹有療效。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