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行為與醫患溝通技巧

  在日常的醫療工作中,醫務人員與患者的溝通很重要。醫務人員掌握一些好的醫患溝通技巧,與患者進行良好的交流,能讓醫患關係更和諧,治療成效更好。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閱讀參考。

  01

  醫患溝通技巧1、醫者本心正所謂“醫者父母心”,一個醫者就應懷著大愛、關懷、真誠、同情與耐心去對待每一位病患,要讓患者感覺到你的友善與關懷,認為你是可信的,這是你們能進行友好溝通的一個重要前提條件。

  醫患溝通技巧2、傾聽在溝通前,請學會傾聽。多傾聽患者與患者家屬的說話,知道他們的所想所願所急,及時安慰開解他們,安撫人心

  。醫患溝通技巧3、交流多與患者與患者家屬進行交流說話,可圍繞患者的病情交流,也可以適當相互交流一些輕鬆的話題,緩解緊張氛圍。須知道,好的交流能讓你們的溝通更暢順。

  醫患溝通技巧4、善於觀察要善於觀察患者的情緒、教育程度與在溝通時的感受,要顧及到患者本身狀況,調整你的溝通的方式,儘可能讓對方感到與醫務人員的溝通可以是舒服的與無壓力的。

  醫患溝通技巧5、避免在醫療過程在,請你避免強求患者接受一些他難以接受的醫療事實;避免使用一些不恰當的易對患者造成刺激的語氣與話語;避免使用太多過於專業的醫學詞彙使患者感到困惑;避免過於壓抑患者的想法與情緒,你應適時舒緩患者的心理。

  醫患溝通技巧6、有針對性地溝通你要時刻觀察留意患者的病情,包括了他的行為與情緒狀態,當發現問題時,要就問題與患者作出溝通,尋求解決的方法。

  醫患溝通技巧7、特殊溝通對於一些失聰、失語或無法正常溝通的特殊患者,你應採取相應的特殊溝通方法與患者進行溝通,視患者的情況而定。

  醫患溝通技巧8、協調統一溝通當患者的病情有變或論斷不明時,醫護人員間應先聯合討論,作出準確的判斷,然後由上級醫師對患者與患者家屬進行解釋,避免多重解釋與稜模兩可的解釋致使病患產生疑惑與對治療失去信心。

  02

  一、溝通態度

  態度是心靈的表白,極易受個人感情、思想和行為傾向的影響,服務態度的好壞充分體現了醫務人員的人文素質和道德情操,儘管患者因疾病的折磨而造成形體的扭曲、情緒的低落甚至精神的恍惚或是神志的喪失,但醫患雙方的人格仍然是平等的。體現良好溝通態度的關鍵之一是醫務人員情感適時恰當的“輸出”。情感是有回報的,同樣,態度也是有回報的。真誠、和藹、關切的態度,回報的是對醫者的信任。因此,醫務人員的溝通願望和溝通態度往往是決定醫患溝通成敗或效果的關鍵。

  二、傾聽藝術

  醫務人員要善於傾聽,這是獲取患者相關資訊的主要來源。傾聽時應該注意:一是要主動傾聽,需要傾注感情,充分運用目光、語調、姿勢、手勢等方式融洽和影響患者,同時注意尋找患者語言文字和情感上的含義;二是不要隨意打斷患者的敘說,只是在必要時進行適當的引導,因為患者一般都迫切希望在第一時間段內被醫生理解、同情;三是在與患者溝通時應集中注意力,避免分心,以免被患者誤認為醫生對自己的疾病漠不關心;四是注意患者家屬等相關人員的表述,“兼聽則明”;五是跟蹤和觀察患者的“視線”所在,瞭解患者的感受、需求和“額外”的服務需要,尋找真實含義;六是適時、恰當地給予患者反饋資訊,鼓勵和引導。

  三、 談話藝術

  由於醫學知識所限,以及對醫療活動的不可知性和對醫療結果的難預測性,患者在就醫過程中,心理往往處於弱勢,情感處於低潮。因而醫務人員與患者交談應充分運用談話藝術,講究方式和技巧。交談時醫務人員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善解人意,尊重和關愛患者的生命,尊重患者的個人隱私;二是要同情患者的處境,理解他***她***的內心感受,關注情感差異,個性化的處理談話方式和交談內容結構;三是關注患者的生存狀態,用平易親切的語言、呵護的情態“探討”醫療問題,內容明確,表達準確,並始終流露和充滿對患者生命的關愛和體恤;四是在談話中儘可能不用或是少用醫學術語,儘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述疾病治療中的相關問題,對文化層次較低的患者,應反覆講解,充分應用生活中豐富、生動的各種形象的例子或是比喻,以提高交流的質量,達到溝通的目的。

  四、體態語言和表情藝術

  溝通時,醫務人員的體態語言是配合言談進行的,體態語言包含面部表情、眼神、手勢和外表等,這些體態表現都含有特定的涵義。微小的體態變化,都會對患者產生微妙的心理和情緒影響。把握好溝通時的體態語言分寸,自然而不失莊重、嚴謹又充滿溫情、愉悅但不誇張,恰到好處地傳達醫務人員的交談資訊和豐富的人文精神。同時注意患者的接受心理和審美感受,使交談更富有生氣和感染力,使醫患溝通更富有成效。
 

1. 心得體會

2.心得3篇

3.醫患關係溝通技巧

4.醫患溝通技巧心得體會

5.在臨床實習中如何進行醫患溝通

6.門診醫患溝通經典案例

7.造成醫患關係緊張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