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教師演講稿怎麼寫

  教師,您用生命的火炬照亮了我前進的道路,一路上有您的教導,才不會迷失方向。那你知道哪些美德教師演講稿?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幾篇美德教師演講稿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美德教師演講稿一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

  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輝煌,五千年的歷史,留下了璀璨的傳統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仁人志士層出不窮,中華美德熠熠生輝,民族精神世代傳承。

  在華夏大地,這片波濤洶湧的大地上,在寒風凜冽的世界第一高峰,插著一面用愛凝結成的,萬古流芳的旗幟。

  中國年曆史,中華人民的美德卻漸漸消失,但這件事讓我難以忘懷講信用,說到便做到,這件事也改法。

  講信用,說到便做到。那是在一個週五的下午,我爸爸新給我買了一隻金光閃閃的鋼筆。我的好朋友小琳,用著羨慕的眼光仰慕我的鋼筆,說:“好漂亮的鋼筆,一定很貴吧!我也好想要啊。”聽了這句話,我的尾巴都翹到天上去了,“是啊,我爸爸買給我的,很貴的,要在專賣店才有。”小琳嚥了口水,好像有事相求,但又不好意思。“能借我用用嗎?”,“星期一一定還你。”這一句讓我不相信。因為小琳家很窮。我還是答應了。放學後,和小琳告別後,回家了。星期六,我想去她家看看,但一進門,她歉疚的表情映入了我的眼簾。她坑坑巴巴的說:“對不起”就迅速的跑了,這讓我在此懷疑。不就後她來到了我家,手上還拎什麼:“你這麼啦,是不是不舒服!”“對不起,我把你的鋼筆弄丟了。”我很驚訝。“我一定會補償的,這是我用壓歲錢買的,把你鋼筆弄丟了,對不起。”我十分感動,她真是說到做到。這正是中華美德。“這隻筆要一百多元。和那隻筆一模一樣,一樣金光閃閃,從這到專賣店去要兩個小時。她是多麼的講信用啊,這隻小鋼筆,她願意用自己的錢去保護友誼,這讓我感動流淚。

  信用,你只要去信守,所有人都會尊重你和你做朋友,所以禮節美德很重要。

  謝謝大家!

  美德教師演講稿二

  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節約用水是一種美德》。

  也許會有很多人問世界上最珍貴的是什麼?有人說是石油,有人說是黃金,有人說是生命。我現在告訴大家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是--水。水是一切的生命之源。

  也許會有人說:地球表面最多的是水,大海的水,大河的水,地下的水,誰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請同學們聽完這些科學資料就知道水多麼珍貴。地球上百分之九十三的水是鹹水,不能喝。淡水之佔百分之七,而能喝的淡水只佔百分之零點八。雖然我國的水資源很豐富,但分佈嚴重不均,南多北少。人均水平很低。有的地方還靠天吃水。就拿北京來說,它是一座嚴重缺水的城市。人均水平只佔全國人均水平的八分之一,世界水平的三十分之一。節約用水對北京來說是一個非常迫切的問題,而且全世界都面臨著嚴重的挑戰!我們作為北京的一員,世界的一份子,還有什麼理由不節約水呢?

  作為一名小學生,也許我們的力量很小,從一點一滴做起,這樣意義卻很大。號召家人,朋友,同學們等等。這樣人從一個人到幾個人,然後就會慢慢波及到全世界的每一個人。這樣就會產生無窮的力量。

  這是我和我的家人積累的一些節水的小竅門,希望能和大家交流分享。比如把洗菜的水澆花;把洗菜水洗漱用水收集起來衝馬桶;把滴水的水龍頭關閉;洗澡擦浴液的時候關掉水。節水的方法很多很多,只要我們在生活中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節約每一滴水,讓我們的地球永遠是一個藍色的美麗的星球!

  最後我說一句非常耐人尋味的話:如果我們不珍惜水,世界上最後一滴水,將會是我們的眼淚!!!

  謝謝大家!

  美德教師演講稿三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中華民族以“崇尚道德”和“禮義之邦”而著稱於世界民族之林。愛國、誠信、厚仁、重義、敬親、貴和、求新、好學、勤儉、奉公等道德要求,經過數千年的不斷陶冶、實踐和發展,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極其重視“精神生活”、“道德人格”、“崇高境界”、“理想信念”、“誠實守信”在人的生活中的導向功能,這對於克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一些目光短淺、低階庸俗、自私自利、唯利是圖等腐朽思想來說,有很強的針對性。對於中華民族的這些傳統道德,只要我們能夠用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吸取其精華、批判其糟粕,傳承其美德,拋棄其侷限,併力求在新的市場經濟條件下賦予其新的社會主義的時代精神,就一定能夠成為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進一步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利於公民道德建設的發展,有助於“以德治國”的實施。

  為了使道德建設更好地深入人心,具有使人民群眾喜聞樂見和通俗易懂的形式,還必須運用各種有效手段,對人民群眾進行誘導、啟迪和教育。特別是對於廣大青少年來說,運用“格言”“言簡意賅、朗朗上口”的特點,使他們在青少年這個便於記憶的時期,熟記和背誦這些“格言”,就能夠更好理解、感受和身體力行這些格言的內容,這不僅對當前提高他們的道德品質,有教育的意義,而且,在長大成人後,對他們更好抵禦各種不良影響的腐蝕,也有特別重要的作用。古代的思想家強調,對青少年加強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渠道,就是要把必要的基本道德規範和格言,對青少年“講而習之於幼稚之時”,這樣,就可以使他們“習與智長,化與心成”,長大成人以後,對社會的正確的道德要求,也就能夠順其自然、嚴格要求,也就不再會有格格不入“捍格不勝”的憂慮了。

  “傳承中華美德,培養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時代要求,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方面。按照傳統道德基本內容,把傳統美德分為愛國、明智、持節、自強、誠信、知恥、改過、厚仁、貴和、敦親、重義、尚勇、好學、審勢、求新、勤儉、奉公、務實等18個部分,比較全面系統地反映了傳統美德的各個方面,本著少而精的原則,有針對性地選擇了在當今社會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格言”,這對於加強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和陶冶他們的道德品質,進一步推動公民道德建設、加強以德治國,培養民族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巨集人。”曾子說:“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遠。”然而,在這所謂的道義背後,在一樁樁英雄事蹟之中,始終有一個千年不變的精神內容存在,這便是—傳統精神文化。

  傳統精神文化是一個在民族適應環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語言,習俗和人文傳統的長期發展歷程中,表現出來富有生命力的優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堅定志向。這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

  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養浩然之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後有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為祖國,為人民勇往直前,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繼承和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無疑更具有現實意義。

  十六大報告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任務加以強調是對民族精神內涵的發展,也是對文化建設理論的深化。培育民族精神應該從大小環境做起,大小年齡進行普及教育。大的環境,國家應該倡導,鼓勵這種精神,使國民具備這種精神,並使其變為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動力。而從小的方面來說,應該在各類教育中滲透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大力發展教育從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養。

  當前,培育和弘揚傳統文化,首先要培育與弘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知難而進、艱苦奮鬥、自強不息、清正廉潔、永不自滿,樂於奉獻等的民族精神,不落於時代而不斷髮展;不囿於陳規而勇於創新;不敢於驕傲而奮發向上,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振興中華的民族精神。今天的偉大變革和新的偉大實踐,正是孕育新的傳統文化最佳時期,我們要抓住機遇,反覆提煉,不斷總結,為民族傳統文化的寶庫增光添彩,這既是民族發展的攻堅戰,又是民族精神前進的光輝點。

  仰望中華世紀的聖火我們感到中華民族正閃耀著我們民族特有的堅忍不拔,不畏艱難的偉大精神。而且,正是這種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國從落魄中重新崛起,並再次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作為祖國後代的我們,所要做的是同先輩們一樣把個人的命運同祖國的命運緊密聯絡起來,真正地做到: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立志報效祖國。這不但是每個中華兒女實現自己人生價值根本途徑,更是祖國對我們的要求。讓我們一起為中華傳統文化這顆長壽樹澆水、施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