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哈佛的勵志故事
哈佛大學,對於普通中國學生而言,似乎是一個遙遠而不真實的存在。但對於另外一群人而言,這所全球最知名的高校卻即將成為他們今年秋天將要去學習的地方。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90後學霸獲“小佛爺”暱稱
1991年出生的李柘遠最近又獲得一個新暱稱——“小佛爺”,因為他既是哈佛學生又有耶魯***諧音“爺”***學歷。2013年畢業於耶魯經濟學系的他在工作兩年後,還是決定繼續讀書,併成功申請到哈佛商學院獎學金,就讀工商管理碩士***MBA***,成為哈佛商學院今年入學的最年輕學生之一。
工作期間,他也會寫點小文章,並選一些青春勵志類文章發在微博上,以這樣的方式與90後對話。7月11日,李柘遠在微博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寫給所有80、90和00後:這七大毛病,99.9%的年輕人都會有至少一個》的文章,列舉了現在年輕人的一些通病,比如拖延症、遲到、熬夜、看不進長文章和紙質書,並統稱為“年輕人自身的大bugs”。
“相當於把自己的傷口揭開給自己看。文章發表後,很多網友留言,覺得有同感、共鳴,希望我能分享些書單和讀書的小技巧”,李柘遠想,既然這是許多人訴求的話,可以在微博上發起這樣的活動,於是,7月下旬李柘遠發起了“100天讀10本書”的活動,號召大家一起來完成這項並不難,卻很有意義的活動。
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這篇文章引起了挺大的影響,微博發出後陸續70多所高校的官微及一些文化大號紛紛轉發,#100天10本書#一直名列新浪微博讀書頻道的熱門話題榜上。
李柘遠直言,其實最後能讀完多少本不重要,重要的是重新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愛上嚴肅閱讀。雖然是名理科生,李柘遠卻十分愛閱讀,“讀書很雜,就像我吃東西一樣,沒有忌口,既有些經典文學作品,也有些人物傳記。文學方面,比如日本川端康成、村上春樹的作品,國內的讀餘華、王曉波,人物傳記的話不是文字見長,而是內容見長,讀一些成功人物的故事能知道他們的路是怎麼走的,規避一些問題和教訓,吸取經驗。”
為此,他溫馨提醒參與活動的同學們,這10本書不能是期刊,最好不是網路文學和漫畫,最好是經過時間檢驗或獲得文學大獎的經典作品。
放棄近百萬年薪選擇創業
李柘遠稱自己是個“純國內黨”,從小學到高中一直在國內,高中就讀的廈門外國語學校也是所普通重點高中,而非國際高中。
高三時,他毅然決定放棄保送國內知名大學的機會,嘗試申請美國頂尖名校。最終,李柘遠成為高中母校及所在省份第一個拿全額獎學金踏入耶魯的學生。他坦言,自己是個幸運的人,初中保送廈外高中部,大學申請進入世界名校,“躲”過了中考、高考***精品課***兩次大考。
但對於外界對他的“學霸”稱呼,他卻不以為然。“怎麼定義這個學霸呢?學習努力還是學習好?如果學習努力的話我應該算。我喜歡‘折騰’,而不是安靜坐在教室裡的書呆子。”
以優異成績從耶魯畢業的李柘遠進入了投資銀行高盛公司工作,成為一名初級分析師。但去年夏天,他毅然放棄高盛的近百萬年薪,與合夥人一起北漂創業,做了一個旅行類的小公司,李柘遠兼任合夥人與營運長。
“高盛是個很高大上的平臺,但其實自己被保護得很好,只需要做好本職工作,而創業後我就從一個執行者變成了一個執行者加決策者,尋找客戶到宣傳、推廣都得親力親為”,李柘遠坦言,“創業這條路很艱險,但一輩子還是得參與一次。”
李柘遠說,他和朋友的公司去年12月份上線後拿到投資,一直在“小火”做著,“我們要做‘小而美’,這也是種成功。”兩年哈佛學習期間,他將同時以合夥人身份負責公司在海外的業務合作。
忙碌工作之餘,陽光大男孩李柘遠也非常喜歡運動與旅遊。但他直言,他去的不是那種大眾旅遊景點,而是一些很神奇的地方,“比如印度的貧民窟,墨西哥廢棄的金字塔,去貝加爾湖考察,外蒙古的戈壁上撿恐龍化石,一個人自由行遊遍了北海道”。
:從無家可歸到在哈佛上學
被哈佛大學錄取的任何高中生都很幸運,同時他們也自認是全國最牛和最聰明的人。
然而大衛·布恩,從公園躺椅上的流浪生活,到睡在哈佛大學的宿舍成為哈佛學子的這段經歷,使得他在同齡人中顯得尤為突出。
大衛,是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一所名叫MC2 Stem高中的一名17歲高中生,將在今年秋天得到哈佛大學的全額獎學金。STEM教育計劃主要關注工程學和科學教育,並由比爾·梅達琳·蓋茨基金會贊助。
“當我十四歲時,我的家人和我因黑幫暴力失去了我們的家園。我拒絕加入黑幫,所以我家的房子被他們用槍打得千瘡百孔,以作報復。”他在《赫芬頓郵報》的部落格連載上寫到。
他的兄弟姐妹分開後,各自與不同的的家族朋友一起生活。但由於空間問題,而且他對家庭寵物過敏,大衛沒能繼續在家族朋友那待下去。
因為他的奶奶和老媽都不能為他提供住所,這導致他無“家”可歸,開始遊蕩於各個公園,公園裡便常常看到他的身影,公園變成了他的“新家”。
他最終駐足在較為安全的考文垂附近。因為這個公園更為安全。
“所有這些生活的教訓都塑造我成為現在的我,夢想和願望隨之改變,讓我從毫無生機的環境中解放出來。”他在部落格中寫到。
不久之後,傑夫·麥克萊倫,MC2 Stem高中的校長很快就被大衛在逆境中不折不撓的精神和他學術上的能力所折服。
在大衛還在尋找更為長久居所的時候,麥克勞倫先生和他的妻子收留了大衛,並幫助他。
“他是會竭盡自己所能去達到他想去的地方的這樣一個孩子。我們手頭有資源,只是提供給他一點額外的幫助罷了。”麥克萊倫先生告訴當地下屬於ABC新聞的機構說,“我希望我能給每個人都提供幫助,但是大衛是特殊的一例。進入MC2 Stem高中很可能不是最後一次我們為大衛真正感到驕傲的機會。”
接下來,大衛目標遠大。他申請了許多頂級學校,諸如:賓夕法尼亞大學,麻省理工,普林斯頓大學,康奈爾大學,耶魯,哈佛和聖路易斯的華盛頓大學。
最終,只有麻省理工拒絕了他的申請,而他可以在眾多有名望的常春藤學校中作出一個自己命運的選擇。
大衛真正的旅途並未結束,他的下一個挑戰就是在本週的高中畢業典禮不哭出來。
“我答應自己不許哭,但是我意識到所有人在哭之前都這麼想。”他告訴FOX 8***一家網站***說,“我很確信到時候我將情難自控。”
:外表女神內心女神經
外地旅遊必逛博物館
今年26歲的景斯陽來自山西太原,從小到大可謂“順風順水”,初中和高中都就讀於山西省最好的高中山西大學附屬中學,並且都是實驗班。她說,高考時他們每個班能有十幾個學生進入清華北大,一屆考生能有五六十個考進清華北大。
而她從小文化課不錯,屬於各科均衡發展的那種。由於從三四歲開始在少年宮學畫畫,堅持了很多年。2009年高考時,她選擇了另一條路,考入中央美術學院,入讀建築專業。五年專業學習結束後,她申請到了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生,並由建築轉到了景觀設計專業。
景斯陽外表看起來文靜,但相處下來會發現,她很活潑外向,善聊。她自我評價,有點雙重人格,屬於典型的“外表女神內心女神經”。
也許是因為從小學藝術,景斯陽非常愛逛博物館,到每個城市必逛當地的博物館。也愛旅行,但去的不是遊客扎堆的那種景點,而是一些小眾的特色地方,比如尋訪大師的建築作品,那些東西經常在荒涼的地方,可能要跋山涉水好幾天,過程中拍拍照片對於景斯陽來說也是一種別樣的樂趣。
她還喜歡“混跡”各大活動,她是賓大設計學院中國校友聯盟主席、賓大沃頓中美峰會組委會成員、中國扶貧基金會雅安地震災後重建規劃建築設計師,還獲得MAD旅行基金赴日本考察訪問。
在賓大學了兩年之後,今年8月底,景斯陽將就讀哈佛大學設計學院城市設計專業的研究生。為什麼選擇了哈佛?她坦言,由於自己現在正在創業,哈佛的資源多,有想法的人也比較多,這對她的創業會有很好的幫助。
找到中國設計師自己的聲音
景斯陽介紹,三個多月前,她和另一個賓大的同學合夥做了一個新媒體平臺,旨在推動中美頂尖學生、學者、教授、設計師、企業家和決策者之間的創新交流並致力於拓寬知識智慧的邊界。
為什麼起名GARLIC?“蒜是飲食中必不可少的調料,就如設計師一樣是推動社會進步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設計師在社會中的角色,無論被不被認可,總是對人類健康大有裨益。就像蒜一樣,不管你享受它的香味也好討厭它的刺鼻也罷,你總是離不開它。一頭蒜是由很多蒜瓣圍繞中間的小柱子凝聚起來的,這個平臺就是中間的柱子,凝聚並支撐設計師群體的力量,更有力的發出我們自己的聲音。”景斯陽解釋。
她回憶稱,自己在賓大第二年上了一門課LandscapeArchitects asfuturetransformationalleaders***景觀建築師:未來革命性的領袖***,老師引導她們從幼兒時代開始深刻剖析自己,併發掘發自內心對這個行業的興趣所在。景斯陽坦言,她在學景觀之前跟很多人一樣,很不瞭解這個行業,認為景觀建築師不就是種樹的、做公園的綠化大隊嗎?但後來在賓大所學所聞潛移默化地告訴她:景觀建築是一門涉及到大量的自然和人文學科知識的學科,景觀建築師必須從龐雜的環境、社會、文化等問題中尋找突破口,給出合理而創新的解決方式。
為此,她和朋友搭建了這個平臺,就是希望做一個未來最高階的城市規劃設計和建築智庫。通過採訪許多業內的國內外專家,以面對面採訪的形式收納他們的聲音和看法,普及大眾城市建設的理念,終極目標是希望每一個人對如何建設和使用這個城市有一個認識。
“我在賓大的同學大部分都選擇畢業後進入最有名的設計和規劃公司,成為一名好的設計師固然不錯,但影響多少的人群卻非常有限。我不想只是坐在公司畫畫圖,跟甲方見見面。我想做發揮群體智慧,做一件影響廣泛的事”,景斯陽說,創業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雖然滿懷激情和情懷,困難和問題也迎面而上,需要團隊的共同努力。
她希望,中國青年設計師能發出自己的聲音,設計師有更多被瞭解的機會,從而得到認可,對社會做出有力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