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成就人生演講稿

  自律,即自我約束。從大的方面說,它是一個群體的思想品質的體現。現在就讓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篇一

  一提到鏡子,人們自然會想起1400多年前,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句話,“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這句話一語道出了鏡子的真正價值。

  在如今這個物慾繁盛的時代,我們每個人更需要有一面鏡子,既讓人看清自己、也讓人明白社會。把個人放在它面前,能照出行為的正斜、品格的高下;把社會放在它的面前,能照出公德的存廢、世俗的清濁。

  記得有這麼一個故事:在春秋時期,宋國有一人得到一塊玉石,他將它獻給齊國的大夫子罕。子罕卻不肯接受。獻玉人對子罕說:“我曾把這塊玉石拿給做玉器的工匠看過。工匠認為這是一塊非常難得的寶石,所以才敢拿來獻給你,可您為什麼不接受呢?”子罕說:“我為人處事以不貪為寶,你以玉為寶。如果我把玉石收下,那麼我們兩個都失掉了寶。我不收,這樣我們各人就有各人的寶石啊!”

  這是發生在2600多年前的事,儘管它跨越了漫漫的歷史長河,但它卻如同一面清亮的銅鏡,折射出古人淡泊名利、廉潔奉公的優秀品德。

  幾千年的文明傳承,廉潔奉公已鑄成我們民族的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始終在不同的時代中熠熠生輝。即便是在封建社會那混濁的官場中,依然有許多出淤泥而不染、嚴於律己、奉公守法的清官廉吏:包拯、海瑞、于成龍……他們恪守“不貪為寶”的人生信條,抵擋住各種誘-惑,清清白白做人,明明白白做官,他們的浩然正氣,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後人。

  古人說得好:“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如果利用手中的權利行一己之便,貪一己之利,那麼終將會落得身敗名裂,傾家蕩產,甚至家破人亡的下場

  在前些年查處的一批交通系統的廳局長幹部中,有一個四川省交通廳副廳長叫鄭道訪。他本是個很有能力的人,曾為我國西南地區的高速公路建設做出過重大貢獻,他撰寫過很有影響力的專著,享受國務院特殊貢獻專家津貼。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出身貧寒,刻苦奮鬥的幹部,卻忘記了自身的職責,丟棄了廉潔這面立身處世的明鏡,終於滑向了犯罪的深淵。他大肆受賄上千萬,被判無期徒刑。同案的妻子被判有期徒刑15年,兒子被判有期徒刑12年。案發後,他的老岳母無法面對這一事實,服毒自殺了。他的老母親雖然是一個生活在山村裡的農民,但卻識大體、明大理,在事發前曾多次叮囑自己的兒子“我雖年老,但還能種地,日子也過得去,我的生活費不用你們操心,你為官要清廉,不要多佔公家一分錢,”“兒啊,你不知道你的官當得越大,當媽的心就為你揪得越緊。那麼多貪官被槍斃、被判刑,他們為人兒女,最對不起的就是自己老父、老母啊!”歷經歲月滄桑的老母親尚且記得人世間的這些教訓,明白為官要清廉,。可是老人那字字血淚的訓導卻沒能擦亮兒子的眼睛,沒能讓他從貪慾中醒悟過來。鄭道訪被捕後,他80多歲的老母親每天清晨,總是帶著不滿7歲的曾孫女沿街賣花,一角兩角地掙錢,想為兒子早日還清那上千萬元的贓款。然而可憐的老人還是從一次電視報道中得知兒子、兒媳、孫子都被判刑的訊息,一個好端端的家就這樣毀了!她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一口氣沒上來,就活活氣死了……面對這白髮老人那佝僂的身影有多少人感嘆,貪贓枉法者,害己、害人、害父母、害兒女、害家庭、害了社會呀……

  以廉為鏡,多麼沉重的字句啊!它關係到黨的命運、國家的興衰、人民的幸福。

  有人說,廉潔是一棵鬆,在萬木凋零的冬日,她依然挺拔翠綠;

  有人說,廉潔是苦藤上結出的果,在別人看來很苦,但她卻心裡很甜;

  有人說廉潔是官德、是官品,有人說廉潔是做官人的境界、做官人的尊嚴,而我們更要說,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幹部,要把廉潔作為一面鏡子,時刻提醒著自己,照耀著自己,抵得住誘-惑、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兩袖清風、一身正氣,坦坦蕩蕩為民眾,留得清白在人間!

   篇二

  自律,即自我約束。從大的方面說,它是一個群體的思想品質的體現;從小的方面來說,它是對一個人意志力的考驗。

  普羅圖斯說過:“新主宰自己靈魂的人,將是永遠被稱為征服者的征服者。”勃朗寧也說:“一個人一旦打響了征服自我的戰鬥,他便是值得稱道的人。”這些都是名人眼中的自律。

  也許現在的我們還沒有完全懂得自律的涵義,但它卻時刻在我們身邊,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美國有個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將一群小孩子放置在同一個房間裡,並放上糖果,告訴他們等工作人員回來再吃,然後又用隱藏的攝像頭觀察他們,發現只有少部分孩子克服了糖果的誘惑,以後工作人員跟蹤調查,發現沒吃糖的孩子成人後在事業上大多都很成功,而吃了糖的那部分孩子很少有成就,並且失業率很高。

  同學們,由此可見,自律是成功的基石。

  尤其是物質生活日益發達的今天,面對各種各樣的誘惑,我們稍不注意,就會陷入泥潭之中,難以自拔,作為高中生更是如此,羽翼未豐的我們做事前往往有欠考慮,對自己放任自流,最終釀成大錯,悔之晚矣。

  那麼,如何學會自律呢?

  首先要明辨是非,要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要從多方面來思考問題。不能被事物表象所迷惑,從而控制自己的私念和慾望。比如能不能在自習課上控制自己講話的慾望,能不能在排隊打飯時拋棄插隊的想法,能不能在升旗時始終保持嚴肅的態度,這些都需要自律。

  其次,自律行為跟頑強的意志力是分不開的,沒有頑強意志力的支撐,自律只是一紙空文,也許你有了自律的意識,但行為表現的卻與自律所要求的不相稱。這時,就需要頑強的意志力作助推劑,將內心的意識變為行動。

  再次,要從小事做起。自古以來,“律己”的人都是注重小節的,他們明白“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的道理。如果讓小的陋習任其發展,不加以控制,那麼它就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終造成嚴重後果。

  最後,要經常反思。只有經常反省自己的過失,才會不斷積累經驗,更加嚴格要求自己。

  同學們,自律是一扇窗子,開啟它,你擁有的將不僅僅是窗外的風景,還有等待你的成功。

   篇三

  是一種修養,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美德。寬容不是膽小無能,而是一種海納百川的大度。做人要寬容,更要學會寬容。

  歷史上有個叫藺相如的臣相,由於護駕有功,所以官職一路上升,引起了大將廉頗的忌妒與不滿,便處處與藺相如作對。但是藺相如面對廉頗的無理取鬧,只是笑而避之,從而有了“負荊請罪”這個故事。廉頗對於藺相如如此寬巨集大量,深感慚愧,從此兩人便聯手,一起為趙國奉命效勞。所以說,學會寬容,於人於已都有益處。

  反觀歷史上那些善於妒忌的人,遇到一點不滿便怨天尤人,這些人縱然學問再好,也難成大器。是個卓越的軍事家,才能出眾,足智多謀,把龐大的東吳水師管理得井井有條。可是,當他得知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後,雖自知不如,但卻不甘落敗,於是整天心中盤算著如何打贏諸葛亮,發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悽嘆後,最終落得個吐血身亡的結局,唉,這又是何苦呢!倘若周瑜能像藺相如那樣寬容大量,我想,他的結局肯定不會是這樣!

  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與別人發生摩擦,當別人不小心踩到你,你應該擺擺手,說聲沒關係;當別人弄壞了你的東西,向你道歉時,你也應該寬容地付之一笑。人生如此短暫匆忙,我們又何必把每天的時間都浪費在這些無謂的摩擦之中呢?天地如此寬廣,比天地更寬廣的應該是人的心!

  學會寬容吧!做人如果能夠寬容一點,那麼我們的生活便會變得更加和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