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老師黨課演講稿

  演講稿應該富有說服力和感染力,要做到這點,除了觀點、道理要能為聽眾接受以外,演講稿還要寫得充滿感情,用情來打動聽眾。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希望能幫到你。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指的是“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是面向全體黨員深化黨內教育的重要實踐,是推動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舉措。

  開展“兩學一做”教育,基礎在學、關鍵在做。沒有鐵打的理論武裝,必然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共黨員,我們要帶著問題學好黨章黨規,抓牢抓實學這個基礎。我們要時時刻刻、時時處處對照黨章黨規、一言一行瞄準系列講話,立足黨章黨規找問題,依照系列講話改問題。從原著、原文中悟原理,從原理中重行動,從行動中明方向,真正把黨章的要求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

  開展“兩學一做”教育,基礎在學。黨員幹部要弄清楚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明白作為一名黨員最基本的要求是什麼。關於學我們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首先,圍繞專題學習討論。做為一名大學生村官,我們應該把個人自學與集中學習結合起來,明確自學要求,引導本村黨員搞好自學,按照“三會一課”制度每季度召開一次全體黨員會議,每次圍繞一個專題組織討論。學習討論內容緊密結合本村實際、結合個人思想工作生活實際,讓大家在學習討論過稱中,真正提高認識,找到差距,明確努力方向。其次,創新上黨課方式。我們應本著"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改變過去那種單一的"我說大家聽"、"我講大家記"、"填鴨式"上黨課的傳統形式,變一人講為多人講,讓黨員輪流講課,並進行評比。還應鼓勵黨員聯絡實際講黨課,注重運用身邊事例、現身說法,強化互動交流、答疑釋惑,增強黨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開展“兩學一做”教育,關鍵在做。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首先,我們應該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結合自身的特點,將所學知識結合到工作中、生活中;其次,樹立正確三觀,堅持為民宗旨,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共產黨員思想的“總開關”;最後,應聯絡崗位職責,發揮模範作用,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我們應該勇於思考、勇於探索、勇於創新,號召本村黨員解放思想,破除舊觀念。

  “兩學一做”,歸根結底是要加強思想作風,解決一部分黨員黨性意識弱化、宗旨觀念淡薄、組織紀律渙散等問題。引導黨員幹部自覺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

  3分鐘

  本次會議主要有兩大議程,一是學院黨委傳達“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相關檔案精神,二是各參會黨員圍繞重點調研的其中一個或幾個方面問題進行發言討論。“兩學一做”即要在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這是繼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之後,深化黨內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實踐,也是推動學習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全體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活動向經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舉措。下面我宣讀《關於調整護理學院黨支部及人員任職的通知》,學院黨委決定任命孫鵬飛任行政黨支部書記、趙xx任教研黨支部書記、張xx任學生第一黨支部書記、趙xx任學生第二黨支部書記、李xx任學院黨委祕書。

  黨員不僅要學習革命先烈先進事蹟、先進精神,同時也要從周永康、李東生、李春城等那些違反黨紀受到處分的黨員身上吸取教訓。黨員要認真學習系列講話精神,用科學武裝頭腦,爭做合格黨員。學生黨員代表鍾奎圍繞如何做合格共產黨員及引導黨員在實踐中發揮作用、樹立形象這一問題,從學習、生活和工作三方面進行闡述,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研黨支部書記趙培培說到,要切實做好“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重點解決黨記憶體在的相關問題,做好教書育人工作,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學生第一黨支部書記張曉麗說第一黨支部要切實念好 “思”“學”“嚴”“做”四字訣,把“兩學一做”融入日常工作。

  “兩學一做”重點是解決黨內現存的問題,全面提升黨員隊伍思想政治素質,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針對大家提出的調研方案,韓書記給予肯定。並指出學院會切實依據學校安排制定學習計劃,真正落到實處,真正解決問題,推動護理學院未來建設和發展。本次調研會,大家積極參與,各抒己見,完成了對相關問題的初步探討,為學院以後黨建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會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範文

  常有人說“過程比結果更重要”.然而,結果才是最終的體現勞動的方式和衡量的標準.能證明一個人是否盡心盡職工作的最終衡量標準當然也只能是結果.即使過程再完美,沒有結果也只能算是一張已經過期的車票,不能幫你到達目的地.

  1、功勞重於苦勞,結果重於過程.

  今年40歲的老王,在單位幹了將近15年,可是一直以來還是處在不高不低的位子.雖然事業上沒有太大的野心,但是看著跟自己一起進來的同事要麼成了自己的上司,要麼另謀高就,老王心理失衡了:為什麼我每天都在為公司忙碌著,老闆卻始終看不到我的成績呢?

  偶然有一天,他遇到了原來的同事,這位同事現在已經是所在公司的副總了,聽著老王的滿腹牢騷,同事說道:“其實,我覺得這麼多年來老闆一直沒有升遷你的很大一個原因,就是你始終都抱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心態在工作,這句話本山沒有錯,可是用在工作中就有些不妥了,工作中功勞比苦勞更重要,如果你總是完不成任務,你所付出的一切又能說明什麼呢?畢竟公司效益最重要啊!”老王若有所思,雖然每天按時上下班,單位為公司帶來的效益還真是不多.

  職場中講究的是輕苦重勞,公司才會給你發展的空間.與之相反,假如你在工作中沒有賣多少苦力,卻為公司解決了難題,創造了效益,也照樣能獲得老闆的賞識和提升.

  一家工廠的廠長,有一天聽到兩名員工這樣的對話:

  “我把廠裡一臺有故障的進口裝置維修好了.”雖然看不到他的表情,但是能聽出他語氣中的自豪.

  老李,你別再吹了,就你那點本事怎麼可能修好那臺因故障已經格式了很久的機器呢?有人冒出來這麼一句.

  “我是不會修啊 ,但是是我讓我已是高階技師的隻字來吧機器維修好的”

  那怎麼能算是你修好的,優質棉能說是你的功勞呢,又有人發出質疑.

  正當所有的同事都在悄悄嘲笑老李的時候,廠長走進了廠房,笑著說道“你們的議論我都聽到了,我覺得這件事上上面,老李是有功勞的,北非親自動手才能算是自己的功勞,只要結果是你帶來的,就一個算是你的成績,這個月多發200塊獎金給老李,希望大家向他學習,積極主動為公司解決問題.

  2、完成任務不一定代表盡到職

  著名節目主持人倪萍與自己家的保姆婁曉穎之間有一段佳話,倪萍的兒子虎子患有先天性白內障,醫生建議3週歲才能動手術,且最好每天能給虎子鍼灸,按摩穴位,但是對於工作繁忙的倪萍夫婦根本做不到,為此,保姆婁曉穎專門讓倪萍帶自己到醫院學習按摩和鍼灸,在學習鍼灸的時候,他常常嘗拿自己當試驗品,一陣陣在自己身上練出來以後在位虎子鍼灸,這一切都讓倪萍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出於對保姆的感激,倪萍鼓勵並幫助,來自農村的打工妹成功考上了中樣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還在協和醫院的財務處找到了一份出納工作,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婁曉穎的工作盡職感動了倪萍.

  齊虹在北京的一家文化圖書社做文字編輯工作,公司要求每個員工每個月的工作量不得少於15萬字,工作很辛苦,但是祁紅並不想放棄,當計算好每日工作量以後,發現自己經過艱苦的努力仍完成不了的時候,便開始偷工減料,稿子的質量也越來越差,“沒有辦法,我也不想的,可是總不能玩不陳工作量啊”,後來沒等到公司勸退,自己就主動離開了.

  為了完成工作量的初衷,不惜降低工作質量,這種捨棄質量的 行為是一種非常短淺的舉動.在這個江山代有才人出的年代,僅僅完成任務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力求高質量的完成工作,使結果變得最完美.

  3、盡職靠結果,而不是靠理由

  小蓮是在一家信用社工作,每天要經受的存取款業務讓他有些吃不了,這天,就要下班的時候,因為一時大意出了一筆錯賬,把客戶寫著2000元的取款憑條竟然錯認了20000元,客戶接過錢後就急匆匆的離開了,接下來核對業務的時候,發現自己多股了客戶18000元,歲幾經周折,終於將多給的錢如數追了回來,但是小蓮這個月的獎金還是被取消了.當小蓮想自己的主管解釋當時情景的時候,主管打斷了她的話“我們是銀行從業人員,整天與錢打交道,像你這樣馬虎,不管怎麼樣都是對工作不負責的表現,我也不想聽什麼理由,我要的是結果……”,小蓮主管的話其實道出了作為領導的心聲,及時小蓮這個時候再有理由都不足以成為沒有將工作做到位的理由,最終的記過才是證明你是否盡職的最有說服力的語言.

  不是想要,而是一定要

  俗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信念是非常重要的東西,他能指引和激勵一個人的行為.

  韓國三星集團總裁有這樣一句名言“除了妻兒,一切都要變”.1987年,從父親手裡結果三星這個大攤子以後,在6年後開始對三星進行重塑改革,首先調整公司獎金20萬員工的作息時間,從朝九晚五到朝七晚四,這樣20萬員工的上班時間都提前了兩個小時,當員工們意識到改革卻是一件到來以後,他們摒棄了以前閒散的心態,利用下班時間補習英語,培訓進修,這都在無形中為日後三星海外市場的開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三星也不可避免的收到了衝擊,此時李健熙再一次發出改革的號召“為了公司, 生命、財產甚至名譽都可以拋棄”,就是在這樣堅定決定的帶領下,三星制定了長遠的戰略目標,最終成功擺脫了金融股分包的影響.李健熙變革的決心之大,貫徹行動之徹底,很好的像我們證實了成功者為了達到目標,是可以承受任何磨難和壓力的.如果想要成功,就以“一定要”的心態去激勵自己堅定的步伐吧!這個時候,你已經成功了一半.

  4、錯誤是另一張面孔

  錯誤常被人們稱為成功路上的墊腳石.當吸取教訓成為突破陳舊觀念,敢於思考創新時,這個犯錯就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犯錯了.梅蘭芳是著名的京劇大師,同時也是位勇於開拓創新的人,他對傳統京劇的一些程式和表演方式以及服裝、表情、音樂舞臺燈方面進行了改革,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梅派”,大力弘揚和發展了我國的國粹.

  雖然梅蘭芳的改革在很多墨守成規的人眼中是數典忘祖,違反祖訓,大錯特錯,但是這些人卻不知道,根本沒有所謂的原汁原味的東西,食物都是在流傳過程中不斷改革創新,發展壯大的.

  謝瑞在一家公司一干就是三年,工作勤勤懇懇、腳踏實地,領導交代的任務,他從不會偷工減料,總是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在最短的時間內保質保量地完成.可是,一起進來的同事幾乎都被提拔了,他安慰自己領導指示一時沒有看到自己的努力,但當新來不到1年的下屬也被提拔的時候,他終於坐不住了去問老闆,老闆給了她這樣的回答:“你的確沒有犯錯誤,可是在我看來,沒有犯錯並不代表盡職,也不代表你就適合更高的職位,其實犯錯並不可怕,試問誰一生沒有犯過錯呢,可是如果一個人為了不犯錯而謹慎到一點創新的做法都不敢有,就真的太可怕了,你總是被動的接受上級的知識,從來不敢主動出擊.”聽了老闆的話,謝瑞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

  謝瑞的故事告訴我們想要在工作中得到晉升、獲得上市,光靠兢兢業業是遠遠不夠的,發揮還是要依靠勇於創新,唯有如此,才能永葆生機和活力.如果工作中的嘗試能讓你推動工作的進一步發展,那麼,及時犯錯,也絕對值得為之一試.

  最後,與大家分享魯迅先生的一句話“不革新是生存也為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