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有哪些禁忌

  灸法是指以艾絨為主要材料,點燃後直接或間接薰灼體表穴位的一種治療方法。那麼,呢?

  一、禁灸部位

  古代文獻中有不少關於禁灸穴位的記載,但各種書籍之間互有出入,頗不一致。如《鍼灸甲乙經》僅載24個穴位,《鍼灸整合》則達49個之多。從臨床實踐看,其中多數穴位沒有禁灸的必要。而部分在頭面部或重要臟器、大血管附近的穴位,則應儘量避免施灸或選擇適宜的灸法,特別不宜用艾炷直接灸。另外,孕婦少腹部亦禁灸。

  二、禁忌病症

  凡高熱、大量吐血、中風閉證及肝陽頭痛等症,一般不適宜用灸法,但並非絕對。

  三、其他禁忌

  對於過飽、過勞、過飢、醉酒、大渴、大驚、大恐、大怒者,慎用灸法。另外,近年來還發現少數病人對艾葉發生過敏,此類患者可採用非艾灸法或其他穴位刺激法。


灸法

  施灸材料的製作方法灸法

  灸法的主要材料為艾絨,艾絨是由艾葉加工而成。選用野生向陽處5月份長成的艾葉,風乾後在室內放置1年後使用,此稱為陳年熟艾。取陳年熟艾去掉雜質粗梗,碾軋碎後過篩,去掉尖屑,取白纖絲再行碾軋成絨。也可取當年新艾葉充分晒乾後,多碾軋幾次,至其揉爛如棉即成艾絨。

  1.艾炷

  將適量艾絨置於平底磁碟,用食、中、拇指捏成圓柱狀即為艾炷。艾絨捏壓越實越好,根據需要,艾炷可製成拇指大、蠶豆大、麥粒大3種,稱為大、中、小艾炷。

  2.艾卷

  將適量艾絨用雙手捏壓成長條狀,軟硬要適度,以利炭燃為宜,然後將其置於寬約5.5釐米、長約25釐米的桑皮紙或純棉紙上,再搓捲成圓柱形,最後用麵漿糊將紙邊粘合,兩端紙頭壓實,即製成長約20釐米,直徑約1.5釐米的艾卷。

  3.間隔物

  在間接灸時,需要選用不同的間隔物,如鮮薑片、蒜片、蒜泥、藥瓶等。在施灸前均應事先備齊。鮮姜、蒜洗淨後切成2~3毫米厚的薄片,並在薑片、蒜片中間用毫針或細針刺成篩孔狀,以利灸治時導熱通氣。蒜泥、蔥泥、蚯蚓泥等均應將其洗淨後搗爛成泥。藥瓶則應選出相應藥物搗碎碾軋成粉末後,用黃酒、薑汁或蜂蜜等調和後塑成薄餅狀,也需在中間刺出篩孔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