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馬後炮一詞應該怎麼造句

  馬後炮一詞比喻不及時的舉動,你們如何用馬後炮造出比較好的句子呢?下面網小編為您帶來馬後炮的造句,大家可以一起參考學習。

  用詞語馬後炮造句

  1 我理想中的世界是天下大同的無國籍狀態,因此被定義為“無政府”。這其實更是一種馬後炮的說法,而不是一箇中心目標。

  2 事實上,說這些不滿足以使公民反抗領導人的,只不過是在放馬後炮而已。

  3 我們不能草率地指責袁奇峰這樣的專家沒勇氣,不敢事前、事中表達自己的反對意見,非得要放“馬後炮”,而是因為現實語境不允許。

  4 三是委員議政建言要始終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有利於解決實際問題為原則,做到不打橫炮、不放空炮、不當馬後炮。

  5 消防安全多下及時雨,消防教育少放馬後炮。

  6 安全多下及時雨,教育少放馬後炮。

  7 只有歷史上的白痴才說"這些哲學家都是些馬後炮"。

  8 事情已經過去了,現在放馬後炮還有什麼意思?

  9 事情發生之前你說你沒有辦法,現在就知道做馬後炮,別人做好了,你就說你早就知道這樣子做了。

  10 他做事跟他下棋一樣,不是馬後炮,就是舉棋不定,沒有一點主見。

  11 別大意了,小心馬後炮!

  12 開始又不說現在來馬後炮!

  13 “發火”的不是愛“馬後炮”的醫生,而是患者親屬.

  14 所有的對錯評論所有的悔不當初不過是馬後炮。嘉倩

  15 我可能是在放馬後炮,但我覺得我們走錯了棋。我們應該僱一個專業的公關公司來處理這個危機。

  16 現實生活中,放馬後炮的人實在太多。

  17 事後才提建議,這不是馬後炮嘛!

  18 其實,這種馬後炮的訊息真的能影響樓市嗎?

  19 人們經常稱湯姆是個放馬後炮的人.

  20 現在放馬後炮是容易的,但在一個美國深受創傷並伺機尋找反擊形式的時刻,做起來就沒那麼容易了。

  21 不打橫炮,不放空炮,不當馬後炮;盡職而不越位、紮實而不浮躁、建言在先而不添亂。

  22 有人向我挑戰說:你放馬過來。我不回話,只是疾弛而去,然後馬後炮打倒他。

  23 安全是幸福的花,全家澆灌美如畫。安全多下及時雨,教育少放馬後炮。

  24 你正打算跨出國門,也許說已經跨出國門此時此刻,你或許躊躇滿志,或許驚慌失措,或許腰纏萬貫,或許債臺高築,一位昔日的冒失鬼藉助其虎口脫險的經歷所放的馬後炮也許不全是無稽之談。

  25 考完試後我發現這道題錯了!別人突然告訴了我答案!這真是馬後炮。

  26 今天呢,普兒,猶大是議員、教師、律師、稅吏、市長、接生婆。每個人在復活節前一天的早晨都棄老還童,假借一場籠統荒謬的春季復活的模仿儀式,趁機向仇家放馬後炮。胡安·拉蒙·希梅內斯

  27 意猶未盡春節過,無可奈何把家別。壯志凌雲摘星月,順便觀賞美山河。新年工作要高調,積極不做馬後炮。見到領導會微笑,升職加薪鼓腰包。職場寄語四個字:恭喜發財!

  28 如果我們在俄羅斯沒有在最後時刻丟球,也許會容易些,但是放馬後炮已經太晚太遲了。

  29 不過今年早些時候的情況已經清楚地表明,他們總是空放馬後炮。

  30 而是作為思考、個體的理性人,即便是從事後認識的絕對性優勢和星期一早晨的放馬後炮中,我們中也沒有一個人能說絕對有效。

      馬後炮的解析

  注音:mǎ hòu pào

  釋義:象棋術語。比喻事後才採取措施,但已無濟於事。

  出處:元·無名氏《隔江鬥智》第二折:“今日軍師升帳,大哥須要計較此事,不要做了馬後炮,弄的遲了。”

  用法:偏正式;作賓語;含貶義,比喻不及時的舉動

  示例: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9回:“人已死了,在這裡放那~,可是遲了。”

  近義詞:事後諸葛亮

  馬後炮與事後諸葛亮

  一、馬後炮與事後諸葛亮

  在正式我們的講座之前,首先講一點題外話,就是馬後炮與事後諸葛亮的問題。在股票市場中,為什麼上漲與下跌的走勢在事後都看的特別清晰,幾乎所有的股民朋友在一輪行情之後,都可以高談闊論這論行情來臨之前具有什麼特徵,這論行情的大牛股是怎麼上漲的,啟動點在哪裡。似乎這些都是預料之中的事情,也好象在這之後,就可以洞察市場的一切蛛絲馬跡了。

  然而事實可能不像我們預料的那麼好。當行情再次悄然來臨的時候,就在事發現場,絕大多數朋友卻還是不知不覺。以古鑑今,在宋朝的時候,大文豪朱熹在《朱子語類》中說:“聖賢之學是肯肯定定做,不知不覺自然做的徹。”聽起來這些文言文有些繞口,其實這個意思就是,真正的學問可以使人人都能夠學會,因為這個學問都是看得見摸的著的,都是肯肯定定的。不象一些唬弄人的東西那樣,總是似是而非的,故弄玄虛,讓人無法學會、無法理解。無法學會、無法理解自然也就無法成為聖賢之人了。因此朱熹才說“聖賢之學是肯肯定定做”。而學到了這樣的本事不知不覺自然而然的做事情就會做得很好了。這也就是朱熹的第二句“不知不覺自然做的徹”的意思。

  古人的話,長輩的話都是不可能錯的,原因是他們說得話都是經過長期歷練而沉積下來的閱歷,這就象所有的小孩子都不願意吃蔬菜,任憑長輩怎樣教導都沒有用,但是成年之後,自己總有一天會認為蔬菜是很好的東西,這都是同一個道理。這樣我們就明白了,之所以我們在股市中不能夠洞察先機是因為我們還有一些東西沒有認識到,這就象小孩子沒有認識到蔬菜更好一樣。

  二、束縛與舒服

  由此,一種思維的定式開始束縛了我們的思想,這種束縛將人分為兩類。第一類人願意去不斷的探詢到底是什麼束縛了自己,當找到了原因,解開了這種束縛,這類人也就感到很舒服了。注意我的用詞,一個詞是束縛,就是禁錮的意思;一個詞是舒服,就是愉快的意思。也就是這類人以突破束縛的禁錮而感到很舒服、很愉快。但是,束縛還造就了一類人,他本身或因為性格或因為資質的關係,不能夠突破束縛。只能夠在禁錮之中研究我們開篇時講的馬後炮那種型別的故事,好像什麼都明白了,這樣他們就會感覺到很舒服了。這到沒有什麼,最可怕的就是這類人中還會分離出一個分支,他們除了沉迷在馬後炮的股市中之外,因為資質所致不能夠理解第一類朋友的研究成果,從而大肆攻擊,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通過貶低別人而不能夠抬高自己這件事情上,不過他們因此也會感覺到很舒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