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寫作產出的過程個人感想

  導語:作者將寫小說的比喻成生孩子,分享了寫作的一些感想心得。一起來看看吧。

  我的“孩子”

  一切違背自然程序的事物都可能不合時宜,而按自然規律辦事則永遠令人愉快。

  ——蒙田

  自家的孩子好不好,對於生養他的母親來說,答案是肯定的。無論他是否帶來面子上的榮光,還是對他有“恨鐵不成鋼”的無奈,母親,由始至終都會對他飽含深情的目光,相信並深愛著他。

  這份感情從腹中那點輕微的胎動、微妙的一絲驚喜開始,一天天強烈起來。伴隨著情感和生命對他的供養,使他成了形,為了人,長成了自己的樣子。可不管他最終成了什麼樣,母親總能從那張不同於自己的臉中,找出一點隱約的自己,觸動著內心的柔軟,對他情意綿綿。

  這份感情於孩子如此,於自己的文章亦如此。

  曾在幾本長篇小說的自序中,見到作者把自己的作品比喻成為自己的孩子,對它們是滿心的喜愛。“懷孕”時經歷的各種辛苦與不適、“分娩”時的陣陣疼痛,都抵擋不住看見“孩子”產出時的欣喜與滿足——所有的付出在“孩子”面前竟是那麼的無畏與值得。

  非常幸運,我雖是隻寫了幾篇小小說,竟也體驗到了這種奇妙的感覺。雖說我的故事短,不龐雜,情節也不夠曲折,無法同經過兩三年時間創作出來的作品相比。但我相信,那份天然生成的情感是一樣的。只要是做過母親的人,無論時間的長短,都會因自己的投入而被感知。

  這種投入便是在故事情節的描述中,同小說的人物發生著情感上地碰撞與融合。在每天與他們的見面中,在一字一句裡,感受著他們的喜與悲,體會著他們的彷徨與無奈,同他們產生了戀戀不捨的情感。

  這樣的感覺非常難得,目前為止,我最有感觸的也就是那篇《蠢蠢欲動》了。在完成之後的兩三天裡,我仍在想著其中的情節,轉換不了思緒。就如同一個投入的演員,完成了一個角色的演出,仍然沉浸於戲中的身份之中,出不了戲。

  而它的形成,卻是由心底的一個觸動開始。是的,就是一個小小的觸動,就像一顆平靜的卵子被突然衝撞過來的精子撞了一下,便自然產生了融合,生成一個不同形的受精卵。隨著時間的培育,它有了五官、肢體,慢慢地看出了人形。而我對它也是一天強過一天的喜愛,很想把它完成下去。當它成長起來,面目清晰,成為另一個個體時,便是它離開我的母體之日,這篇文章也就完成了。

  當然,顯然不只是說說這麼簡單,也不是有了想法就會一氣呵成。我會因為沒有合適的詞語表達出心裡的情景而停滯不前,要反覆默讀,直到想要的詞語被我寫出來為止;也會在最開始還沒成型之時否定它,想著它可能會很醜,或者不健康,是不是要終止它的“妊娠”?但又會在與它面面相對時,不自覺地又被我摒棄了這個想法,仍舊一字一句地供養著它,直到一步步走到故事的結局。

  我曾預設過故事的結局,就像母親對從未見面的胎兒預想一樣。但最終的結局被書寫出來時,我卻頗感意外——不是我想過的樣子,而是寫在那裡時,自然出來的另一種結束。我想試著換個結果,再同它走上一段,可是不行,已經顯現的結束使我不願抹去它重來——它已經自然長成,我已沒有修剪它的力量,也阻止不了瓜熟蒂落的必然結果。就如同現實生活中,我們只能在經歷中感知,卻無法操控它的結局一樣。這個結束於我而言,是唯一和恰當的。

  這樣聽起來似乎很矛盾,自己虛構的故事,怎麼還掌控不了結局?故事虛構是不假,但仍是來源於現實中的生活與感受,會有情感上的連線和碰撞。而故事的情節發展也如同現實生活中沒有經歷的世事一樣,會受情感的影響,最終它能長成什麼樣,並不一定可控。

  我只是用自己的情感在另一個故事裡存活了一遍,卻依然走不出已有的經歷和見識。就像自己的孩子,明明是另一個個體,卻仍然會有自己的影子。

  但無論它們在別人的眼中是美是醜,是好是壞,在我眼裡,它們與我血脈相連,是我心中的寵愛。

  作者: 又耳

  公眾號:又耳夜讀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