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難忘師恩的回憶美文

  編者按:老師在我們心中有著特殊的地位,下面我們來看看作者教師節之際寫的《難忘師恩》吧!

  初一的班主任老師,姓陳。一頭被粉筆沫染就的花白頭髮,一雙眼睛炯炯有神。1985年,他代了我們一年語文課。每篇新課文先領讀一遍,然後要求同學們通讀熟讀,對於中心段落,力求達到課後背誦。

  陳老師的語文板書是化峪聯校公認最詳細的,全文有中心思想總結,每一部分有小結,每一小段還有註解,每個生字,又有單獨的備註。可以說,授業二十多年,陳老師對每篇語文熟爛於心,恨不得每堂課都掰開了揉碎了細細給學生講解。

  我那時不懂閱讀的內涵,只沉迷於看課外書——就是走馬觀花式的瀏覽,看完大致內容,有時連書中人物的名字都記不住。也很煩抄筆記,心想知道課文中的意思就行了,言之有物能寫作文就可以,為什麼要背誦還要抄這麼冗長的筆記!

  但是我從小特別喜歡作文課,初中時,每天一篇日記每週一篇作文,都能按時完成。陳老師批閱作業,那是認真有加,有的老師讓學生互批,他從來都是親力親為。有詞語寫得精彩的地方,他會用硃筆畫小圈圈標出來以示嘉獎。那時我的每篇作文都有好幾段“紅批”,心裡不覺就有些飄飄然。有一天到陳老師辦公室去領作文字,他指著我的作文說:“作文是寫得不錯,綱筆字型太差勁。另外還要向你大姐學習,她在七年級時寫的作文,每一篇都能做範文!”我頓時低下了驕傲的頭……從此發奮圖強,儘管沒有驕人的成績,卻煉就了內心深處的剛強與好勝。

  現在偶爾有幾篇豆腐塊變成印刷體,也有一些小作品發在各大平臺,哪怕名不見經傳,可是能有今天,一半得益於來自敬愛的陳老師的支援和鼓勵。上次回家,母親說去鄰村看名家唱戲與陳老師坐在一排,他說咱縣的《棗花報》時常刊登我的文章,並且專門提到《瓶中的愛》,說確實沒想到我在堅持寫作,還說這篇很有點家風家教的味道,適合當今社會文化主流倡導,是篇好文章,聽了母親的話我瞬間驚呆了!說真的,因為資歷淺只是憑著一腔熱忱執著的寫,沒經過專業學習也沒有什麼章法,一向很不自信,而陳老師居然誇了我的不成文,對我何嘗不是一種新的鞭策!

  教師節到了,向所有的老師問好,未來,我願意繼續筆耕不輟,努力寫好文,回報陳老師,還有我所有的好老師!

  作者|吳迎果

公眾號|咱們村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