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讀書的記憶生活散文美文

  編者按:讀書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下面我們來看看作者關於讀書的回憶吧!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出自宋真宗趙恆的《勵學篇》,這一勸道出了讀書人的目的和讀書的效用,激勵了無數人孜孜不倦來讀書進取。

  少小時,我也特別喜歡讀書。但是並沒有真正理解這句話所蘊涵的真正含義。記不清是從什麼時候迷上了讀書一一兒時的記憶中,大部分已經七零八落,但一些有關讀書的事情還特別清晰。我與書的不解之緣也就從那時開始了。

  上世紀七十年代書的種類本就少,不像現在:書的種類是琳琅滿目,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最初,我迷上的是小人書。父親是鄉村教師,那時,由於經濟條件有限,交通也不便利,一年之中也出不了幾趟門。每次父親出門,我都要再三叮囑父親買幾本書。從父親出門開始,我就盼星星盼月亮,如坐鍼氈般盼望父親早日歸來……見到父親回來的那一瞬間,我歡呼雀躍、喜不自勝……而看著那些書,又如獲至寶,總是愛不釋手,一本一本翻來覆要看好多遍。可能父親也注重這方面的培養吧,經年日久,我家居然也積攢了很多書!

  那時,家家都不富裕,家裡有書的人家很少,偶爾若發現誰家有書,我就會想方設法去看。當然,也免不了進行些兒童間的小交易。比如:用我的書,玩具,或者是零食去交換。再後來,我讀的範疇上升到了讀《作文通訊》、《兒童文學》之類的雜誌。《兒童文學》是一次偶然的機會,我隨母親去鄰家串門發現的。自此,我就迷上了這類書刊。

  因為我家就在校園裡,記得有一天傍晚,我去父親的辦公室裡玩,無意間發現了書櫃裡有好多書。發現了這個祕密,我如同哥白尼發現了新大陸一般高興的不得了。因為那時立著的書櫃都上鎖,而開合的上下縫隙也大,勉強還可以把手伸進去,但往外拿書就費老勁了。儘管如此我總能想盡辦法把書弄到手了!現在想想也真是夠天真,如果想看和父親說一聲,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嗎?偏要每天偷偷摸摸地去偷著看,也真是難為自己了。那些書中居然有短篇小說!自此,我的閱讀也昇華到了另一種境界,並且每次讀書,遇到好詞好句就摘抄下來,還專門弄了個積累本摘抄和做筆記。

  那時,特別喜歡寫作文,寫作文時常常引用一些摘抄的好詞好句。因為當時年齡小,有些詞不理解,為此還弄出了不少笑話。

  上初中後,由於住校,記憶最深的就是忍飢挨餓。進入冬季更是要忍嚴寒的襲擊。課餘時間也只能在讀書中找點樂子,彌補精神食糧。

  上了高中,我開始迷上了長篇小說。特別是對瓊瑤的小說,更情有獨鍾。為了讀書,我還逃過晚自習呢!在操場上,藉著月光讀小說。現在想來,那也算是今生很浪漫的事了,把自己埋在書海里,雖然自己不曾親身經歷浪漫,但用心去體驗書中人物的浪漫,還是別有一番滋味呢。

  後來,參加工作,有了自己的小家,每天遊走、奔波在工作和生活中,讀書的心境大不如從前了。只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通過讀書來撫慰、犒勞一下疲憊的心,並在書中尋求一點精神的寄託。

  如今,又有了閒暇的時間,又可以重拾書本,重新找回那種讀書的感覺,重新在書中尋找一些久違的樂趣了。

  作者|嫣然一笑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