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難忘的小學生活散文

  什麼樣的小學生活會令你難忘呢?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難忘的第一次

  “民以食為天,五味要齊全。”男孩都能當廚師,何況我堂堂“女子漢”,不會做飯菜,豈不讓人笑話?今天是週末,我產生了幫媽媽做飯的想法。 想著想著,一隻腳已經踏入了廚房,“媽媽,媽媽,我來幫你吧。”看見媽媽正在廚房做菜,我這樣說道。媽媽笑著答道;“好!我的女兒長大了,都能幫媽媽幹活了。那好,你就去切蜇皮吧!” 呵,你別看這蜇皮挺好看,可是它一點也不好切。這蜇皮就是不聽我使喚,滑溜溜的蜇皮在案板上溜來溜去,好像在故意和我作對似的。我著急了,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刀切下去。可這一刀沒切好,反而差一點切到了我的手。幸好媽媽手疾眼快,一把奪過我手裡的菜刀,並對我說:“蜇皮可不能這麼切,來,我來教你。”只見媽媽手起刀落,把一塊大蜇皮切成了小條,並說: “切蜇條可有一些學問,你必須把每條都切成1釐米寬,3到4釐米長的小條兒,這樣切成的菜外觀上才好看。蜇皮一定要先展平再從右向左切。你注意看一下媽媽的左手的姿勢,左手的食指到小指彎曲,用並排立著指尖按在距展平蜇皮右邊的一釐米處,右手拿著菜刀緊挨著左手的指甲垂直切下去,左右手一定要配合好,邊切邊退。右手切完,左手馬上要退後一釐米,並保持住四指彎曲,指尖垂直的姿勢。這樣才不致於切到手指。來,你試試看!” 我小心翼翼的拿起菜刀,按照媽媽說的活,一刀一刀的切下去。呵呵,還真成功了。我高興極了。 這只是一件小事,可我卻懂得了一個道理:萬事開頭難,只要有信心,耐心,就一定會成功!

  :難忘那的目光

  我是一隻活潑可愛的小燕子,成天無憂無慮地自由飛翔。無意中我看到了各種各樣令我難忘的目光—— 無神的目光 今天早上,我在天空中閒逛了幾圈,不知不覺有點累了,便落在了一座教學樓前的樹上休息。無意中看到對面教室裡的學生黑壓壓的一片,都趴在課桌上埋頭寫著什麼。桌上堆滿了書本,像一座座小山。 “叮鈴……”下課鈴聲響了,所有的學生竟沒有一個離開座位。校園一片喧鬧,室內卻一片沉寂。這時,從外面走進一個老師模樣的人,手裡抱著一沓厚厚的東西。 “同學們,下星期一舉行期中考試,這幾天大家一定要加緊複習。我這兒有一套複習題,抽課餘時間做好,下午檢查、評講。”同學們一個個陸續抬起頭來,一雙雙大而無神的眼睛直直地盯著老師,一點靈氣都沒有。一會兒,老師走了,大家又無精打采地寫著可能是聽他們說的叫什麼“作業”的東西吧。 憂鬱的目光 中午,我正在大樹上歡快的高歌,忽然聽到幾個同學唉聲嘆氣地說著什麼。好奇心使我停止了歌唱,仔細聽個究竟。 一個男生說:“哎,‘四眼妹’,這才幾天你怎麼又換眼鏡啦?” “唉,還不是因為天天晚上‘加夜班’!這幾天又近視了50度。”一位女生憂鬱地回答道。 “是啊,每天的作業太多了!”幾個學生異口同聲地說。 “唉,有什麼辦法呢?命苦啊!” “下午要聽寫單詞,語文又要默寫課文,地理又要小測驗。” “可不是,過不了關還要打手板,留下不準吃飯。” “媽呀!上帝,我不想活了!” 我同情地看著眼前這幫學生——每雙眼睛都充滿了憂鬱,兩道眉毛團成兩隻小毛球,神情十分痛苦。 無奈的目光 傍晚,我停息在一個陽臺上,梳理我有點兒凌亂的羽毛。突然一連串震耳欲聾的怒吼,嚇得我魂飛魄散。 “你這不爭氣的東西,除了能睡覺,還能做什麼?老子辛辛苦苦一天忙到晚掙錢,不是就盼著你有點兒出息嗎?可是你給我打了多少分?你還好意思睡!你把全家人的臉都丟盡了!看看對門的汪小玲,人家一天學到晚,長期考第一。人家的父母在我們面前耀武揚威,不就是仗著孩子成績好嗎?你什麼時候也跟老子長個臉哪!……” 原來是一位哥哥做作業時,不知怎麼睡著了,結果引來了他老爸不分青紅皁白一通辱罵。罵夠了,隨手扔過去幾張試卷:“做不完今晚就別想睡覺!哼!” 這位哥哥無力地睜開一雙大大的“熊貓眼”,眼中充滿了無奈和憂傷,沒有一絲光彩。不知道這位哥哥昨晚上是不是沒有休息好呢? 天漸漸暗了下來,望著夜空,我的腦海裡不斷浮現出一雙雙無神的、憂鬱的、無奈的目光,一種酸楚的感覺湧上心頭。我慶幸自己不是人,不用被逼著學習和考試,沒有分數和名次的煩惱,沒有近視和試卷的折磨,我有完全屬於燕子的自由。 可是,還有多少個哥哥姐姐將不斷上演著今天的一幕幕呢? 點評: 標題填入省略號,有懸念,有意蘊,有創意;運用小標題,脈絡清晰,構思有新意;材料雖然平凡,但從一隻燕子的角度看學習負擔過重的現實問題,有新意。特別是“我慶幸自己不是人,不用被逼著學習和考試,沒有分數和名次的煩惱,沒有近視和試卷的折磨,我有完全屬於燕子的自由”一句話,發人深省;文章開頭入題快,首尾呼應,處處點題,結尾一句話言盡而意無窮,耐人尋味;文章語言流暢自然,描寫準確細膩。

   :漫話寒潮來襲

  2016年1月24日,是寒潮來襲後最冷的一天。據香港鳳凰網報道,華南地區遭受了近年來少有的極冷天氣,廣州下了雪,是65年來少見的自然現象,人們穿起了棉衣,我國很多地區達到了1月份寒冷的極值。由此,我想起了讀魯迅的作品,其中有“廣州雪花大如席”的比喻,雖說過於誇張,但證明在極寒的天氣,廣州還是會下雪的。

  據網上報道,地處亞熱帶的臺灣地區,罕見島上飄起了雪花,人們紛紛走出屋外,奔向街頭,奔向村鎮田野,歡呼跳躍,舉起手機或相機,爭相拍照雪花飄落難得一見的美好景觀。就連同為亞熱帶的海南島,也冷到了極值,大陸最南端的三亞旅遊景區,日最低氣溫為攝氏5度,往年都在10幾度以上,人們不得不把家中的厚衣服都套在身上禦寒。通過中央電視節目,還可看到海南當地政府有為貧困戶送棉衣棉被的溫暖畫面。

  其實,受強冷空氣影響,本月“大寒”將至的21日至25日,中國中東部地區自北向南已出現大風和強降溫天氣,中東部大部地區出現了入冬以來氣溫最低值,華北北部、長江中下游東部最低氣溫都逼近了1月曆史同期極值。於此同時,歐洲、北美以及日本的部分地區也遭遇嚴寒天氣。電視裡看到美國的東北部華盛頓、紐約一帶,暴雪下到60多釐米深。據媒體報道,美國首都迎來了罕見的“霸王級寒潮”,這對一些美國人來說,將是“一生僅會遇到一次的暴風雪”,民眾爭相囤貨,多家超市商品被搶購一空。而我國的東北黑龍江多地降雪,氣溫達到零下41度,空中噴溫水秒變冰霧,地面倒水瞬間結冰。

  無獨有偶。內蒙古大興安嶺北緣有個“極地村”,那裡沒設氣象觀測點,1月24日村民自測氣溫更是達到零下58度,早已超過了人的正常體溫,人們長年在室內,出門即使把自己封閉的嚴絲合縫,但是唯一露在外面的眉毛,走出火牆屋,立馬就結下晶瑩的冰花。那人們不禁要疑問,這裡的村民是如何生活的呢?他們每家每戶都在屋內修建有火牆,裡面燒著火,一年有10個月不間斷,室內溫度保持在20度至22度,暖意融融。也就是說,只有兩個月可停火,可不穿厚厚的棉衣,即夏天七、八月份。可是有網友問,那裡是農民嗎?他們怎麼種農作物呢?網上沒介紹,我也不得而知,肯定會有生活的門路,不然的話,早就把人凍跑了!再說,人的耐寒能力是不一樣的,從小就在那樣極寒的環境中生活,也肯定有生存的本領,要不,現在中國南極的科考隊員及“北極村”的人們又是怎樣堅持生存和工作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