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讀書手抄報

  讀書決定一個人的修養和境界,關係一個民族的素質和力量,影響一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一個不讀書的人、不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讀書手抄報你會做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的圖片

>

  圖1

  圖2

  圖3

  圖4

  的資料

  一、讀書真好

  讀書真好!美麗的神話、浩瀚的宇宙、古老的非洲、神奇的大自然,任我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

  讀書真好!清晰的思路、精彩的發言、優美的日記、激情的演講,讓我盡情的享受讀書帶給我的快樂!

  我從小就喜歡讀書,那畫報上一幅幅精美的插圖讓我痴迷。貓和老鼠的鬥智鬥勇、葫蘆兄弟的聰明勇敢、豬八戒的好吃懶做、恐龍的高大可怕、故宮的金壁輝煌……讓我陶醉在佈滿彩圖和拼音的世界裡,流連忘返。

  告別了娃娃書,我又走進了童話王國、成語故事、百科全書、四大名著……在清新的早晨、在喧鬧的課間,在寧靜的夜晚,我常常不由自主的陷入到故事情節之中:當白雪公主逃脫皇后的魔爪,我高興的又叫又跳;當醜小鴨終於變成了白天鵝,我不禁翩翩起舞;當賣火柴的小女孩慘死在街頭,我忍不住傷心痛苦;當唐僧師徒歷經千辛萬苦取得真經,我由衷為他們高興……我得喜怒哀樂盡在書中。

  讀書真好!它不僅讓我的情感豐富多彩,也讓我的生活充滿陽光!

  讀書真好!它不僅開闊了我得視野,更重要的是淨化了我得心靈,讓我學會處事,學會做人!

  讀書真好!讓我們與好書同行,讓好書伴我們成長!

  二、《紅與黑》感悟

  作家筆下展現的,首先是整個法蘭西社會的一個典型的視窗——小小的維裡埃爾城的政治格局。貴族出生的德瑞那市長是復辟王朝在這裡的最高代表,把維護復辟政權,防止資產階級自由黨人在政治上得勢視為天職。貧民收容所所長瓦爾諾原是小市民,由於投靠天主教會的祕密組織聖會而獲得現在的肥差,從而把自己同復辟政權栓在一起。副本堂神父瑪斯隆是教會派來的間諜,一切人的言行皆在他的監視之下,在這王座與祭壇互相支撐的時代,是個炙手可熱的人。這三個人構成的三頭政治,反映了復辟勢力在維裡埃爾城獨攬大權的局面。而他們的對立面,是為數甚重,擁有巨大經濟實力的咄咄逼人的資產階級自由黨人。司湯達一方面向人們描述了保王黨人的橫行霸道,一方面又讓人們得出這樣的結論:握有經濟實力的資產階級,在政治上也定將是最後的勝者。《紅與黑》成書於一八三零年七月革命以前,司湯達竟像是洞悉了歷史運動的這一必然趨向。

  三、名人刻苦讀書的故事

  懸樑刺股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髮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樑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髮,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這就時孫敬懸樑的故事。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他也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這就使蘇秦"刺股"的故事。

  〔注〕:從孫敬和蘇秦兩個人讀書的故事引申出"懸樑刺股"這句成語,用來比喻發奮讀書,刻苦學習的精神。他們這種努力學習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他們這種發奮學習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