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高的幾個要點是什麼

  增高的方法有很多種,很多青少年都是通過食補和運動來進行增高的,想要增高注意的要點是比較多的,那麼增高的幾個要點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增高的幾個要點簡單分析,希望能幫到你。

  增高的幾個要點

  1、加強運動

  加強運動不是指盲目的加強運動的量,而是根據身體的需求及接受度,合理的安排一些能夠刺激骨骼細胞活躍度的運動。

  運動要選擇具有伸展牽引性的輕鬆自由的專案,如游泳、跳舞、打籃球、打羽毛球等,這類運動能夠活躍身體的骨骼細胞,同時還能使骨骼得到伸展,起到促進骨骼生長的作用。

  而像舉重、摔跤、跑馬拉松等運動量大,對身體負擔重的運動,在此時就要適當減少甚至不做,因為這類運動會消耗大量的體能和身體營養元素,不利於骨骼生長的需求。

  2、力學牽引

  現代社會,很多人因為長期不正確的坐姿和站姿,散漫的趴在桌子上學習工作,或是搖擺幅度很大的行走站立,在20歲左右就會出現腰背不直的情況,因此可以通過適當的力學牽引將彎曲的脊椎、腿骨等拉直,那麼長高的效果也是很明顯的。

  3、20—25歲還是長高好時期

  老人說的20歲之後身高就會停止生長,那是因為在人們傳統的觀念中,人的年齡達到20歲之後,骨骼經絡已經成型固定了,然而醫學上鑑證,人在20歲之後,人體的骨骼還未完全閉合,有些發育遲緩的人,甚至在20歲以後才進入身高增長的“黃金期”。

  因此,想要長高的人只要通過合理的刺激骨骼,促進軟骨細胞的活躍度,再配上營養的膳食,那麼在20歲之後長高就不再是夢。

  4、補充營養

  眾所周知,青少年在生長髮育的黃金期時,一旦遇到長不高、長得慢的情況時,醫生多會建議補充鈣質,那是因為鈣能直接促進骨骼的生長髮育。所以20歲之後想要長高的人,首先要做的就是合理的補充鈣,可以通過吃些鈣片、鈣液得到補充,也可以通過吃富含鈣質的食物補充,如牛奶、排骨、豆製品等食物。

  然後鈣進入人體後,並不是所有的人就能將補充的鈣完全吸收掉的。所以還需要補充一些維生素,來促進鈣的吸收。水果中維生素的含量非常高,每天吃兩樣水果,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除此,還需要適當的吃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這樣才能滿足骨骼在吸收鈣後的生長的需求,減少身體經絡的不適感。如麵粉、小麥、乳酪、蛋類等。同時還應多吃富含鐵、鋅等營養元素的動物肝臟,從而滿足身體長高時對不同營養的需要。

  在補充營養的同時,要少吃糖和鹽,因為糖和鹽是阻礙鈣吸收的強大對手。所以像是可樂、糖果、醃製食品等都要少吃。

  5.引體向上

  找一個高度超過自己雙手用力向上舉起來時的橫木,且該橫木要方便抓握,不能有堅硬的邊角,握起來感覺舒適的。

  引體向上是將雙手向上舉起,握住橫木,將身體懸空吊起,堅持5分鐘後放下,抖動兩個手臂及手腕,休息2分鐘。如此反覆做三次引體向上,然後活動腰椎和頸椎,放鬆因引體向上而造成的脛骨緊張感。

  運動的好處

  運動養生對全身肌肉有很大好處

  人體大約有60億條肌肉纖維,共有肌肉639塊,分為隨意肌和不隨意肌兩大類。體內一切運動都是由於肌肉的收縮而進行的。人的體力亦是由肌肉收縮而產生的。若堅持運動可使肌肉纖維逐步變粗且堅韌有力,其中所含蛋白質及糖元等儲量增加,血管變豐富,血液迴圈及新陳代謝得到改善,又可使肌肉的動作耐力、速度、靈活性和準確性均提高,從而防止肌肉的老化。

  運動養生對呼吸臟器的好處

  人的肺臟約有七點五億個肺泡所組成,是司呼吸的主要器官。人體是不斷地從自然界吸進新鮮空氣中的氧氣,同時又不斷地把組織、細胞新陳代謝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撥出體外,這種吸氧排碳的過程,稱之為呼吸。一般人在安靜狀態下,每分鐘呼吸次數為16—18次。當人以最大吸氣之後,再做最大的呼氣,此撥出的全部氣量,稱之為肺活量。正常成年男子肺活量約為3500---4000毫升,女子為2500一3000毫升。持續進行運動養生,可使呼吸肌強壯有力,使呼吸動作的幅度擴充套件,使呼吸差增大,肺活量增加,呼吸深度加深。由於呼吸器官功能提高,肺內氣體交換充分,血液含氧量增多,能量物質的氧化過程完善,從而促進了全身新陳代謝。對人體維持旺盛的精力,推遲身體的衰老極為有利。

  運動養生對骨骼的好處

  全身骨骼共有206塊。對人體具有支架、保護和運動的作用。骨髓還具有造血機能。運動養生可使骨骼很好發育和生長,促進骨質增強,使骨骼可以承擔更大的負荷。肌肉附著於骨骼,堅持運動可使肌肉附著處的骨突增大,改善骨的血液迴圈及代謝,使骨外層的密度增厚,使骨質更加堅固,並可提高骨骼對抵抗折斷、彎曲、壓縮、拉長和扭轉的能力。加強關節的韌性,提高關節的彈性和靈活性,防止骨質增生、韌帶和肌肉退化。持續運動可使人輕鬆,俐落而有力。

  運動健身的注意事項

  首先要預防中暑

  夏日運動,人容易中暑,此時體溫突然急劇升高,又沒法通過流汗散熱,頭痛、頭暈、心神不定等隨之而來,如果溼度較高時更容易發生中暑。所以,在夏季運動一定要從低運動量開始,從短時間開始,讓身體慢慢適應炎熱的天氣,避免長時間在烈日下運動,並及時補充水分,運動後可適量喝些冰水以幫助加速散熱。

  其次是飲食問題

  劇烈運動後冷飲是首選飲料,但過多的冷飲會使機體突然性的內冷外熱而失去平衡,影響健康。在出汗後盡情大量喝水也對身體不利,會突然加重心臟負擔,胃液稀釋影響消化,並引發多種疾病。運動後喝啤酒也很有害處,專家說,運動後溫稀鹽水是最好的飲料。

  第三是時間要素

  清晨天氣較涼爽,但清晨往往因近地面逆溫層使空氣汙染物最不易擴散,運動時呼吸加快,會更多地吸入有害物質,誘發氣管炎、咽喉炎等疾病,反而對身體不利。中午是一天氣溫最高陽光強烈的時候,夏季運動當然要避開中午。所以,夏季在黃昏運動會對身體更有益。

  第四要注意護膚

  夏季的高溫氣候和烈日對面板很有害,要經常清潔面板,少用肥皂和浴液洗臉,減少對面板的不良刺激,還應適當選用防晒護膚品,減輕烈日曝晒的不利影響,當然更要儘量避免在烈日下的運動和其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