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什麼時候爬山比較好

  秋季不少人喜歡早晨去爬山,爬山是個好運動,但早晨去爬山易誘發心梗或腦梗,這是很危險的。那麼呢?不知道各位喜歡爬山的朋友對這方面是否有所瞭解?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分享,希望能幫到你。

  秋季什麼時候爬山最好

  秋季是爬山的好季節,氣溫不冷不熱,讓人舒服,在這個時節進行爬山,不但可以避免夏天烈日的炙烤,在享受著溫和的陽光下運動鍛鍊,而且在爬山的過程當中還可以呼吸到山上新鮮的空氣,遠離都是生活的塵囂,讓人心曠神怡。值得一提的是,爬山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同樣可以幫助減肥瘦身,讓人重新塑造苗條的身材。

  有研究表明,選擇最佳的時間去鍛鍊,可以調動機體最大的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會給機體帶來損傷,是事倍功半。那麼?

  很多人喜歡早晨爬山,認為早晨空氣最新鮮。但事實上,清晨4點至上午10點為時段性血黏稠階段。如果爬山者本身沒有早鍛鍊的習慣,加上有高血脂、血黏稠、糖尿病、高血壓或心梗病史,選擇早晨去爬山,強度再大一點,有可能誘發心梗或腦梗。

  一般而言,重大的體育比賽都在下午三點後到晚上九點前進行。因為這個時候人體機能最好,能夠創造更好的成績。從這個角度看,下午三點至晚九點前登山,人體內的甲狀腺素和皮質激素明顯增加,人體新陳代謝的關鍵物質荷爾蒙也大量分泌,它能促進人體能量代謝,成倍地加快體內微迴圈。

  英國生理學家也測定,下午4點~7點,身體與外界環境相適應的應激反應能力達到最高水平,神經的靈活性也最好。如果選擇下午這個生物鐘最高潮的時候去鍛鍊尤其像登山這樣的劇烈運動,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人體潛能和身體適應能力,達到鍛鍊健身的目的。

  所以,下午3點以後爬山是最好的,還要注意別忘記帶上一瓶淡鹽水,適時補充水分,以免因流汗過多,造成脫水。

  秋季爬山的注意事項

  爬山雖然是一項很好的健身活動,但並非人人適宜。老人在準備爬山前最好先檢查一下身體,如果患有心臟病,最好不要爬山。另外患有癲癇、眩暈症、高血壓、肺氣腫的病人,也不宜爬山。同時,秋季爬山也有幾點要注意,下面小編為您介紹。

  1、循序漸進。爬山前應做些簡略的熱身運動,爬山的高度應根據本人的體力而定。若感覺勞累應即刻終止運動,就地歇息,一定不要勉強維持。

  2、留心謹防摔倒。老年人腿腳不太靈便,爬山時最好拄一根柺棍,並留心身體前傾。謹防崴腳或滑倒。

  3、留心不要迷路。爬山應選擇那些人比較多的線路,避讓懸崖峭壁和佈滿荊棘的小路,不要鑽那些沒人走的山林。最好帶上通訊工具如手機,一旦發生不測,以便同外部聯絡。

  4、扭傷切忌推拿。在爬山中扭傷時,切忌推拿或熱敷,最好冰敷,能有效消腫和止痛。

  5、多喝水。爬山前哪怕是不渴也要喝一杯水,既可稀釋血液,又可緩解運動時的乾燥。爬山時也要留心隨機補充水分,最好是含有電解質的運動飲料,能夠緩解勞累感。

  爬山後腿部痠痛的處理方法

  1、泡鹽水薄荷水

  把水加熱至40度左右,可用溫度計量一量,過熱過涼都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把加熱後的水倒入盆中不要放太滿,用海鹽或薄荷葉薄荷茶泡熱水,把腳放入盆中浸泡,浸泡過程中因有熱水備用維持水溫,浸泡時間控制在半個小時左右。

  2、區域性熱敷

  用熱毛巾在肌肉痠痛的部位進行熱敷,促進血液迴圈,加快新陳代謝,有助於損傷組織的修復及痙攣的緩解。熱毛巾敷時間以10分鐘左右為宜,水溫不要太高,42℃左右防止發生燙傷。熱敷的過程中最好可以伴有伸展運動,這樣可以更能加快消除肌肉痠痛,使之恢復正常。

  3、伸展運動

  休息時對痠痛區域性進行靜態牽張練習,也就是進行伸展運動。保持伸展狀態2分鐘,然後休息1分鐘,重複進行,每天做幾次這種伸展練習有助緩解痙攣。

  ①大腿伸展大腿前側

  伸出你的右臂,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平衡力不是很好的話,也可以用右手抓住一把椅子。用左手抓住左腳,慢慢地抬升至臀部的高度,最好用腳跟抵住臀部。左右膝蓋要緊緊地靠在一起。你會感覺到大腿的前面部分有伸拉的感覺。保持這個動作20~30秒,然後換另一側做。

  ②小腿伸展小腿後側

  左腿向後跨出一大步,在自己感覺舒適的範圍內步子越大越好,左腳跟著地。身體前傾,右膝彎曲,把雙手放在右大腿上。堅持20~30秒,換另一側腿重做。做小腿伸展還有另一個方法,雙臂前伸,與肩部同高,雙手抵住牆部,雙腿前後分開1米左右。

  ③脛骨伸展小腿前側

  身體挺直站立,雙手叉腰或放在臀部,右腿疊在左腿上,右腳的大拇趾著地。輕輕地彎曲你的左腿,它會帶動你的右小腿也跟著彎曲。這時你能體會到右腿脛骨的拉伸感。堅持這個動作20~30秒,然後換另一側重做。

  ④腿筋伸展大腿後側

  左腿左前伸出一步,腳跟著地,腳尖指向天花板。彎曲右膝,上半身輕輕地前傾,臀部翹起。堅持20~30秒,換另一側腿重做。你會感覺到大腿後側的拉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