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哲學心得體會

  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要求,也是實現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途徑。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評析

  摘要: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要求,也是實現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途徑。無論在前蘇聯還是在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研究都得到了高度重視。但目前,大眾化卻遇到很多困境,使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有被邊緣化的危險,使我們不得不再次正視這個問題。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哲學 大眾化 歷史演化 困境

  馬克思主義哲學源於現實,最終也要實現現實。而要實現馬克思主義哲學,無疑只有通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大眾化,不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就不能稱之為馬克思主義哲學,這不僅是馬克思的初衷,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要求。

  一、 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理論要求

  馬克思關注現實,從中學時期就樹立了為人類福利而奮鬥的理想,在中學畢業論文中他就寫道“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1835年他進入波恩大學,專業是法律,但他卻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哲學的學習上。馬克思一開始就反對宗教神學,肯定人的作用,他對宗教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根本的否定,使批判從天國回到塵世。這奠定了其哲學為大眾服務的最根本基礎。

  大學畢業後,馬克思進入《萊茵報》工作,在這期間,他關心民間疾苦,反對普魯士王國限制人民的自由,在《關於林木盜竊法的辯論》中,公開揭露封建勢力對勞苦大眾的剝削,為勞苦大眾申辯,批判封建國家的本質。由此可見,馬克思的哲學一開始就有服務大眾的取向。在後來的鬥爭中,他支援無產階級的解放運動,認為無產階級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必將會開創一個新世界,而這個新世界就是共產主義社會。屆時剝削被消滅,人們克服異化實現真正地復歸。“不消滅哲學,就不能使哲學成為現實”,同樣“不使哲學成為現實,就不能消滅哲學”。而最好實現哲學的途徑就是哲學的大眾化。不僅在理論上,在現實活動中,馬克思也積極參加各種工人運動,在晚年的著作中,也始終貫穿大眾解放這條線。

  二、 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歷史演化

  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無論在前蘇聯還是在中國都受到了高度重視。列寧一開始就反對把馬克思主義哲學複雜化,建議把深奧的哲學理論用簡單明瞭的知識進行表達,他認為“最高限度的馬克思主義=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簡單明瞭”。他認真研讀馬克思哲學著作,並親自撰寫簡單明瞭的馬克思哲學文章和著作,通俗易懂,使民眾更好地理解和學習馬克思哲學,更好地用馬克思哲學武裝自己的頭腦。在列寧之後,斯大林對馬克思主義哲學進行簡化,變成幾條結論,這樣雖然更有利於人民的傳播和學習,卻明顯將馬克思主義哲學簡單化和庸俗化了。

  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在中國最早由艾思奇等人提出,艾思奇認為哲學應該揭開神祕面紗,走進大眾的生活,在實踐中不斷向前發展。毛澤東也認為應該“讓哲學從哲學家的課堂上和書本里解放出來,變成群眾手中的尖銳武器”。毛澤東反對把哲學僅僅當做學術研究的物件,他在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中,堅持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思路,他在《矛盾論》和《實踐論》中就以通俗易懂的語言來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這堅持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使馬克思主義哲學更好地轉化為更廣大人民群眾能夠掌握的思想武器。在毛澤東之後,我國的許多理論家們又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大眾化做了不少努力,他們用通俗到位的語言表達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用合理的框架展示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一定意義上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傳播和發展。

  三、 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困境

  馬克思主義哲學當前面臨一個困境,就是有被邊緣化的危險。而究其根本原因,筆者認為就在於大眾化的問題上。當前,我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問題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庸俗化。斯大林出現的問題,在我國依然得到體現。馬克思主義哲學被過分簡化,以至於有庸俗化的趨向。部分人不認同馬克思主義哲學,不深入研究,卻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缺乏科學內涵,用幾句話妄斷總結馬克思主義哲學。這不僅是極其不端正的學術態度,同時也是一種偏見。這種庸俗化在群眾中得到傳播,也將影響群眾的判斷,對大眾化造成負面影響。

  其次,在當代中國,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後,許多學者為了發掘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術價值,對馬克思經典進行深入鑽研,力求迴歸本原的馬克思。這本身是一種好現象,但難免也有些人偏離了根本方向。鑽研學術價值與大眾化本不是相矛盾的,他們卻在實際中造成了這種現象。他們閉門造車,不關心現實社會問題,與大眾脫鉤,迴歸到更高層級的抽象和思辨,這實質上是對馬克思精神的違背。有些人在形式上會堅持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但實際上只是經院哲學。

  最後,國家以及學界的不夠重視。市場經濟的潮流促使一部分人有了少談點主義,多務些實際的思想。這固然不錯,但不應該忘記主義也就是思想能促使我們在實踐中堅持正確的方向,少走彎路。學者對於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覺得大眾化看似簡單實際操作起來十分困難,極易陷入誤區,因此有心無力;而另一種則是覺得不屑於搞大眾化的哲學,他們反對哲學的大眾化,認為哲學本身就不應該被大眾化,在他們看來,大眾化本身就等於庸俗化。但筆者認為,按照馬克思的觀點,哲學不大眾化,只會深陷死衚衕。

  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大眾化是時代的使命,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真正堅持,是實現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途徑和要求。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就必須打破經院束縛,走進現實,與時俱進。馬克思的那句名言“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或許可以用來警示現在的一些馬克思哲學研究者們。不關心人民群眾的,必將不會得到人民群眾的關心。

下一頁分享更優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