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原因會腹瀉
腹瀉是消化道的一種常見症狀,也叫“拉肚子”。那麼,?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造成腹瀉的原因有很多,可以簡單地概括為兩個方面:腸道運動速度增快和腸道內的液體成分增加。
在腹瀉的過程中大腸道的推進運動速度是很關鍵的因素之一,當推進運動速度過快時,大腸貯存糞便的功能減弱,糞便在大腸內的停留時間縮短,吸收水分功能下降,可以直接導致排便次數增加。這種情況常見於服用某些藥物,甲亢或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以及部分胃腸手術後的患者,在不完全性腸梗阻的時候也可出現。其糞便性狀常表現為水樣,但滲出物比較少,腹痛半腸鳴音亢進較為明顯。引起腸道內液體成分增加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腸道內的高滲物質較多、腸道自身液體分泌增加、腸道吸收水分能力下降、炎症性滲出物質增多等等。
上述這些情況可以單獨出現,比如腸道準備時所進行人工腹瀉,常要求患者服用大量高滲性物質,如:硫酸鎂、甘露醇等。這些物質不被腸道內消化酶分解,並可以將大量水分吸收進腸腔,引起腹瀉。但是這些因素單獨出現的情況僅佔少數,大多數時候腹瀉仍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也就造成了腹瀉病因的多樣性和複雜性。
我們以細菌感染為例,當細菌感染時,炎症可引起腸粘膜充血水腫,導致腸道的吸收功能下降,小腸正常吸收營養能力,而大腸則不能正常吸收水分。同時大量的炎性滲出物可以進入腸腔,細菌的腸毒素也可以造成腸道的吸收量小於分泌量,結果導致腸腔內的水分大量增加,大腸粘膜受到刺激,運動加快,貯存糞便和控制排便的功能明顯減弱。上述這些因素綜合結果造成了腹瀉。
腹瀉的原因有多種多樣,但是其最終仍可被歸為兩種:急性腹瀉和慢性腹瀉。急性腹瀉的原因是短期內出現的,所以腹瀉也是突然出現的,比如腸道感染、食物中毒等,患者常會主動就醫,當病因解除後就很快好轉。相比急性腹瀉,慢性腹瀉更需要引起人們的警惕,這可能是慢性疾病的一個早期報警訊號,包括大腸癌、炎症性腸病在內的很多慢性疾病都可能出現腹瀉,尤其是在年齡大於50歲,伴有便血、體重下降、貧血或夜間痛醒者應當及時就醫。
腹瀉怎麼辦
病因治療和對症治療都很重要。在未明確病因之前,要慎重使用止痛藥及止瀉藥,以免掩蓋症狀造成誤診,延誤病情。
病因治療
1抗感染治療根據不同病因,選用相應的抗生素。
2其他如乳糖不耐受症不宜用乳製品,成人乳糜瀉應禁食麥類製品。慢性胰腺炎可補充多種消化酶。藥物相關性腹瀉應立即停用有關藥物。
對症治療
1一般治療糾正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紊亂和營養失衡。酌情補充液體,補充維生素、氨基酸、脂肪乳劑等營養物質。
2黏膜保護劑雙八面體蒙脫石、硫糖鋁等。
3微生態製劑如雙歧桿菌可以調節腸道菌群。
4止瀉劑根據具體情況選用相應止瀉劑。
5其他654-2、溴丙胺太林、阿托品等具解痙作用,但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嚴重炎症性腸病患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