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併購案例分析

  房地產併購事件涉及金額大、影響範圍廣,正確地選擇合適的併購目標企業對併購的成功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房地產併購案例,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房地產併購案例篇1:

  房地產業內最大併購案呼之欲出。上午,融創中國和綠城中國同時宣佈短暫停牌,幾個小時後,融創公告承認,正在與綠城董事長宋衛平、其妻夏一波及綠城總裁壽柏年洽談收購綠城不超過30%的股權。

  此前,兩次知名的房企併購案分別為萬科併購南都及路勁併購順馳,其中2006年9月,路勁收購順馳中國55%的股權,作價12。8億元;而之前一個月,萬科以17。6566億元人民幣的總價受讓南都集團持有的南都房產集團60%的權益,以及南都集團在上海、江蘇剩餘地產業務的權益。

  2013年年報顯示,宋衛平及其妻夏一波持有綠城上市公司股權25。11%,公司總裁壽柏年持股17。81%,2012年引入的戰略性股東九龍倉持有24。32%的股權。

  綠城董祕馮徵表示,如果收購完成,融創與九龍倉將並列綠城第一大股東。宋衛平、夏一波和壽柏年仍然將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但具體份額目前不便透露。融創方面則表示,一切以公告為準。融創還在公告中稱,磋商仍在進行中,尚未簽訂任何正式協議,故該收購事項未必一定進行,並提醒投資者注意風險。

  房地產併購案例篇2:

  6月22日,綠城和融創兩家對外宣佈,成立合資公司,融創將以總計33.7億元的代價,收購綠城旗下9個專案50%的股權。通過這次合作,綠城獲得了更多的現金,緩解了資金壓力;融創則藉機拓展了在蘇南和上海的業務佈局。

  根據綠城和融創昨天公佈的訊息,此次合作的專案共9個,其中上海3個、蘇州2個、無錫2個、常州1個、天津1個,可售面積合計251萬平方米。

  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巨集斌透露,通過此次與綠城合作,融創實現了戰略性進入上海,同時可以進一步拓展在長三角的高階物業市場。

  一直備受資金困擾的綠城最近頻出重磅動作。6月8日,綠城和港企九龍倉公佈合作計劃,九龍倉通過配股和購買可轉換可贖回債券的方式,合計向綠城提供戰略投資約51億港元,並將在兩次配股之後成為綠城第二大股東。在獲得九龍倉戰略投資後,綠城的淨資產負債率也從去年底的148%下降到80%多。

  去年底,綠城現金約58.8億,加上九龍倉和融創兩次合作,業內估計綠城目前現金水平應已經超過100億。綠城中國董事長宋衛平透露,上半年預計銷售能達到200億。宋衛平表示,未來綠城將會選擇穩健型發展,“擴張型帶來的風險太大了”。

  房地產併購案例篇3:

  在2005年3月,萬科在浙江市場受讓當地頭把交椅的南都集團通過中橋基建持有的在上海、江蘇南都70%權益,和浙江南都20%權益,共耗資18.58億元,當時創下國內房地產企業最大宗購併案例紀錄,正憑藉於此,萬科打入此前尚未涉及的浙江地產市場。

  而如今,則主要是股權合作形成更好的互補競爭力的模式。

  就在前不久,綠城中國長達七個月的出售股權事宜在出現一系列變化後終於落定。原本與綠城合作的融創中國退出交易,收購方此番換成中交集團。

  “中交是有資金、有實力,但是地產運營能力尚且不是很強;綠城的班子還是不錯的,尤其在高階產品上的口碑和品質是業內公認的。”一位房地產業內人士評價道,“中交願意收購,實際上就是跟綠城的進一步合作。這是合則兩利的事情,也是未來房企合作的一個方向。”

  類似的案例包括世聯行近年來為了開拓P2P平臺,而購買世聯信貸71%股權等跨行業整合行為。

  房地產併購案例篇4:

  今年以來,中國房地產行業以每個月14家房企被併購的速度加速洗牌。截至8月初,共有約100家房企的專案參與併購,交易總額達到500多億元,平均每個專案4億元。統計顯示,約100家上市地產公司正在進行或已完成併購,併購資產價值總額超過500億元,平均每個月有14家公司的股權易主。而併購標的多是中小型房企,或“非房企”上市公司的房地產業務。

  地產行業龍頭萬科今年上半年耗資約19億元收購了19家地產公司,平均每個月收購三家。在8月6日公佈的2013半年報中顯示,其中5家開始盈利。

  行業加速洗牌,就有人不得不離場。今年上半年,萬方地產、天倫置業、湖北金環、萬好萬家、綠景地產等逐步吐出房地產業務。據中國房地產業協會預計,未來3年內至少有30%的內地房企被淘汰,企業總數將由目前約5萬家減至3 .5萬家。

  業內人士指出,房地產市場正在經歷新一輪的市場大洗牌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