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導遊詞範文

  小編為大家挑選整理了西安的導遊詞,僅供參考學習,希望能幫到你們哦。

  西安導遊詞範文

  各位遊客:

  中國擁有數百座古代城牆,其中以北京、南京、西安的古城牆規模最大,但北京、南京古城牆先後被拆毀或嚴重殘缺,而始建於公元1370年的西安古城牆迄今仍儲存完整。日本天皇訪華來西安時,放著“世界第八大奇蹟”秦俑坑不看,卻登上了始建於600多年前的西門城樓,領略了這座古代城牆的雄姿。下面請大家跟我一起實地去參觀西安古城牆。

  【城牆的起源】

  各位遊客,這幾天我們已經在車行晨曦或晚霞中領略了古城牆的多彩多姿和古樸深沉。現在我們來到城牆腳下,請大家走上城牆遊覽。

  大家一定想知道城牆的真正含義是什麼。“城牆”一詞原是從“城”字引申而來。“城”按《說文》解釋,是“盛”的通假字,“盛”是納民,所以“城”字的本義是土圍民而成國,由此引出城牆一義。被譽為中華民族脊樑的萬里長城的“城”宇,同樣是城牆的意思。只是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字又包含了今天城市的解釋。

  “城”字最早出現在周朝的金文中,從字形看活生生地體現了古代城牆的軍事用途。城牆的軍事作用是保衛私有制,而在意識形態上看,城牆的形體規模又是等級森嚴的宗法制的嚴格體現。顯然統治者營造城牆,是用它來保護自己,宣示國威。現在我們看到的西安城牆,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築之一。它從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詔修城開始動工,至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完工,歷時8年,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礎上擴築而成的,經過歷代修葺,基本上保持著完整的封建社會城垣建築的面貌,反映了中國古代築城技術的傑出成就。

  【城垣規模和結構設施】

  各位遊客,那麼西安城牆到底有多大呢?它的結構又是怎樣的?據測算,西安城牆周長11.9千米,其中東城牆2590米,西城牆2631.2米,南城牆3441.6米,北城牆3241米。這樣的規模在國內外都是比較少見的。

  大家看見城牆四門外築有護衛城門的小城,那叫甕城。所謂甕城,意為敵人一旦進入,就會受到甕城城牆上面的四面夾擊,猶如甕中之鱉,無法逃脫。甕城外還築有拱衛甕城的小城,古稱羊馬城。古時候大城門的啟閉有規定時間,關閉城門後尚未回城的人可連同自己牽的羊、趕的馬等,進入羊馬城以及今環城公園地帶歇息,等候開城門後再進城。西安的羊馬城在清末已全毀。記得1986年在西安城安定門西門甕城北門外約17.5米處發現羊馬城北側門道,長5.5米,寬2.4米。現在大家能看到南門甕城外側已修復的羊馬城,牆體長198米,高9.5米。

  護城河外曾有拱衛四城門的四個夯築土城叫郭城。據《西安府志》卷九記載:唐天祐年間,韓建築東郭小城和西郭小城。宋、金、元皆因之。明洪武年間拓城時,東郭小城大部分被包在大城內,留在城外的即為東郭新城。明後期西郭小城記。目前,四關郭城牆體僅存部分殘段,郭門僅在地名上留有其名稱。

  現在我們來到西安城內東北處,這裡曾經是明秦王府城,簡稱王城。明初,朱元津封其次子為秦王,命其坐鎮西安,加強對西北的控制。整個秦王府城分為兩重城牆。外城牆稱蕭牆,全系土築成。內城牆因外砌青磚,故稱磚牆。明滅後,蕭牆被毀。清雍正年間,西安修廟宇,秦王府的建築多被拆除,磚城改為八旗教場。目前秦王府磚城只存夯土城殘段若干處。

  明代建西安城時,全城城門有4座:“長樂”、“永寧”、“安定”、“安遠”。門名刻於大城門洞外的青石門據上。大城城門上所建的樓房稱城樓,也叫正樓,是守城指揮官的指揮所。甕城城門洞上所建之樓稱箭樓,因樓壁闢有箭窗,是當時發箭防禦之用。到了民國時又開闢了4座城門,俗稱小四門:中山門小東門,在現在的東新街東端,是為紀念孫中山修建的;勿幕門小南門,在今天的四府街南端;玉祥門小西門,在蓮湖路西端,解放後,此門被拆;解放門小北門,原名中正門,在解放路北端,當年因為隴海路通車到西安而修建,到了1952年因擴建火車站而被拆除。西安在解放後也開闢了新城門,南牆有建國門、和平門、文昌門、朱雀門、含光門。北牆有尚德門。東牆有朝陽門。

  一般遊客知道明代建築西安城牆時有98座敵臺,臺上均建有敵樓。但1982年西安市城牆管理所實地調查發現,那些古敵樓沒有留下一個,只有部分尚存礎石。之後,西安重建敵樓12座,為磚木結構,歇山頂式,重簷二層樓,底層周設迴廊。

  古代城垣設施不僅修建敵樓、箭樓作用武之備,還修建魁星樓以祭把主宰文運之神魁星。西安魁星樓建在南門城樓東,後遭兵火毀壞。後來在原址上覆建魁星樓,值得一看。

  西安導遊詞

  各位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

  歡迎大家到西安遊覽。

  歷史文化名城西安位於黃河西岸渭水平原的中部。這裡是良田縱橫,一目萬頃的八百里秦川,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在中華大地上,鑲嵌在黃土高原南端的這顆耀眼的明珠,昔日曾有過名震寰宇、無比輝煌的歷史文化,也有著綠水青山、無比秀媚的自然景觀。

  在西安南側的東西凡百里間,是峰巒疊峰、逶迤相連的有“東方阿爾卑斯山”之稱的秦嶺山脈。在這道美麗的風景線上,有險峻挺拔號稱五嶽之首的西嶽華山,有以溫泉湯池而聞名天下的臨潼驪山,有四季蔥綠而內藏珍稀的終南山,有以六月積雪不化堪稱奇觀的太白山,它們共同形成了一道天然而獨特的景群。在古代長安,周圍有渭水、滻水、灞水、澇水、灃水、滈水、氵皁水、潏yu水八條河流,碧波盪漾,環繞其間,即所謂“八水繞長安”。

  這座秦嶺腳下、渭水之濱的千年古都,東有潼關之固,西有散關之險。在北方,秦代所修寬達百米綿延千里的馳道直通蒙古草原,是抗擊匈奴、供給給養的主動脈;在南方,有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陳倉道可越漢中而抵巴蜀;東南方向商洛山中的武關道,則是通往楚地的咽喉。古代長安交通便利,水陸並用,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帝王建功立業之地。

  西安地區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也是人類文明發達最早的地區之一。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中,也許還沒有一座城市能夠和西安相比,享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和無與倫比的輝煌:它是西周以來13個王朝的首都,中國封建社會前半期歷史的縮影。

  周秦以來,西安以其獨特的歷史地位長期處於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公元前11世紀,周族在關中西部的歧山、扶風一帶不斷壯大,最終滅商而立國,建都於灃京和鎬京。秦人先後在雍城、櫟陽和咸陽建都,東出函谷,消滅六國,建立起空前統一的秦帝國。秦仍以依塬面水的咸陽為都城,渭河兩岸,宮闕連綿不斷。漢高祖劉邦滅秦後,看中了沃野千里的八百里秦川,選定與秦咸陽一水之隔的渭河南岸立都。西漢之末,王莽篡漢,建立新朝,承襲了漢家的國都和建制。及至黃巾軍起,董卓遍燒洛陽宮室,十八路諸侯討卓,董卓遂迫使獻帝西遷長安,東漢王朝在此有6年時間。

  風景秀麗的灃河兩岸,蘊藏著30XX年前西周時期的大批文化瑰寶,是一塊充滿神奇而具有誘惑力的地方。西晉的愍帝在長安即皇帝位,僅3年即被滅掉。北朝的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又先後在此建都。長安城在漢代的安康、祥和之後,經歷了長時間的戰亂和兵荒。

  公元581年,隋文帝楊堅再次統一中國,之後就在漢長安城的東南部,由著名建築師宇文愷設計督建了隋的都城大興城。大興城的規模佈局和科學設施顯然超過了漢長安城,它奠定了唐代長安的基礎。唐代是中國歷史上的鼎盛時期,唐長安城也是中國都城史上無可比擬的輝煌典範。長安不但是大唐帝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世界東方最大的一座國際性都市。

  “秦中自古帝王州”。歷史選擇了西安,西安充實了歷史。今天,每當人們提起西安的昔日長安時,無不充滿了民族的自豪感,充滿了對中華幾千年豐厚和無與倫比的古文明的崇敬和仰慕。

  如果說,是歷史選中了西安作為帝王之都,使這裡成為千餘年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大舞臺,那麼曾在這裡叱吒風雲、建功立業的歷代帝王們卻情有獨鍾地選取了關中深厚博大的黃土地作為自己最終的歸宿。於是,密集而巨集大的帝王陵墓以傲視古今的氣勢遍佈關中,成為西安一帶最為獨特的人文景觀之一。

  陝西的帝王陵墓,最遠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黃帝陵。它是世所公認的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墓,在西安以北黃陵縣橋山之巔。自古及今,年年歲歲,無數炎黃子孫華夏苗裔,來此謁陵祭奠,尋根問祖,緬懷聖德。除黃帝陵外,從西周到隋唐的XX年間,大約有70多位帝王也埋葬在關中。

  古代長安不但是長時期中國政治、經濟的中心,也是宗教文化的中心。在政治安定、經濟發展的唐代,長安的宗教文化也達到了鼎盛。這時,不但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文化廣為傳佈,更重要的是外來的佛教文化居於社會生活的突出地位。

  自漢代佛教傳入我國,經歷南北朝而成為門閥士族們的意識形態。唐代尊佛、崇佛蔚然成風。長安作為綿延萬里、橫跨亞歐的“絲綢之路”東端和世界性大都會,彙集了來自世界各國的各種教派的名僧和傳教者。唐長安的城內城外,塔寺林立,講經聽法者雲集。據歷史文獻記載,長安城內僧寺多達122座,尼寺31座,帝王和朝廷顯貴以建寺、度僧為榮。這些寺院的規模之大,也是非常驚人的,如慈恩寺即“重樓復殿,雲閣洞房,凡十餘院,總一千八百九十六間,佔地三百四十二畝”。在開明和開放的唐代,不但異彩紛呈的佛寺各個教派和作為國教的道教非常活躍,而且景教 基督教傳人東方的別稱、摩尼教、伊斯蘭教也相繼傳人中國,為中外文化的繁榮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時至今日,長安城內外尚留有多處宗教文化遺存,巍峨的慈恩寺大雁塔和秀麗的薦福寺小雁塔,成為歷史文化名城西安的象徵。法門寺因出土了唐代珍藏的四枚佛指舍利而重新成為佛教聖地。大興善寺、青龍寺、香積寺等著名寺院,也都成為中外友好交往的象徵和觀光聖地。著名的道觀樓觀臺、八仙宮和城內中西合璧的化覺巷清真大寺,則分別是道教和伊斯蘭教文化的重要傳播地。

  古城西安在歷史上曾為中國向世界展示自已偉大輝煌的身姿提供了寬廣而明亮的舞臺,為中華民族的生存、進步和發展做出過不朽的貢獻。也許正是出於對西安的回報,歷史慷慨解囊,饋贈給這塊神奇的土地無數的歷史文物和文化遺存。這是一筆難以估價、享用不盡的寶藏,它不僅使每一個華夏兒女引以為自豪並感受到歷史的責任,而且作為人類文化遺產的精華之一,也讓全世界的人們從申領悟到社會文明發展的清晰軌跡和人類澎湃不息的創造力。

  西安及其所在關中地區的歷史文物具有罕見的歷史序列的完整性。這一突出的優勢,是由於西安悠久歷史的大跨度特點所決定的,為許多歷史名城所難以企及。在這裡,115萬年前的藍田猿人的舊石器與60XX年前半坡母系氏族聚落團泥幻化的彩陶盆,共同勾畫出原始先民們生息、繁衍、發展的脈絡和足跡;深沉凝重、神祕詭譎的商周青銅器,再現了奴隸社會貴族們制禮作樂、鐘鳴鼎食的生活氣象;秦漢時代英姿勃勃的兵馬俑和精美的畫像石,挾裹著封建社會早期的政治風雲和烽火硝煙;隋唐絢麗奪目的壁畫和流光溢彩的金銀器,記載著黃金盛世的輝煌篇章;還有那宋元明清的碑石、瓷品、字畫,則是西安在失去帝京繁華之後,文明繼續延伸發展的見證……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將西安地區的文化遺存按時代順序排列檢索,無異於在讀一本濃縮的中國通史。

  西安及其附近地區的文化遺存內容豐富,門類齊全是又一大優勢。且不說佔地面積廣闊的西周灃鎬、秦咸陽宮、漢唐長安城等大型遺址和美輪美免的歷代古建築、名剎古寺、石窟造像,單就可移動文物而言,據初步統計,館藏數量已達60餘萬件組之多。包括陶瓷器、青銅器、玉器、金銀器、壁畫、石雕磚刻、銘記碑帖、符節璽印等各種門類。從這個意義上看,古城西安本身就是一處天然歷史博物館,是一座文化藝術品薈萃的殿堂。

  西安的自然景觀亦是獨具特色,境內及附近有號稱“奇險天下第一”的西嶽華山、全真派鼻祖王重陽修煉的終南山、有“天然地質博物館”美稱的太白山以及“女媧補天”之地驪山、“洞天第一福地”樓觀臺、“中國山水故鄉”——輞川蘇軾贊“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猿人故鄉” ——藍田溶洞等風景名勝區。西安的園林處處凸顯出皇家的風範。

  華清宮以其天下第一的溫泉、溫馨浪漫的愛情故事講述著 《長恨歌》的點點滴滴;興慶宮則描述著“李白醉酒”的千古佳話;一首“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讓樂遊原的黃昏成為量迷人的黃昏景觀。“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如果有機會去一趟韋曲,你一定會在那桃花樹下伴著“人面桃花”的美夢,感悟真愛。西安目前有森林公園11處,它們構成了這座古城的天然氧吧。

  人文和山水情景交融,構成古老西安特有的神韻風姿。

  西安作為中國的古都之首,在經歷3000多年發展史之後,又肩負著無數箇中華民族輝煌、光榮的夢想,正步履堅定地走向明天。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古城西安揭開了自已發展史上嶄新的篇章。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行,618萬西安人民,抓住時代機遇,以科技、旅遊、商貿為先導,以前人所未有的氣魄和速度,努力把西安建設成社會主義的外向型城市,一個欣欣向榮、充滿活力的西安城正屹立在世界城市之林。今日西安,是當代中國科學技術研究和開發的重要基地。全市現有各類科研機構3000餘個,不僅有機械、電力、電子、航空、航天、地質、化工、紡織、儀器、儀表和核工業等科研機構,而且全國唯一的鐘表工業研究所和航天測控網的中樞神經——衛星測控中心也設在西安。

  今日西安,是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全市有各類高等院校42所,10多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約100處博士學位授予點和300多處碩士學位授予點,每年為國家培養大批的現代化人才,成為名副其實的“人才的搖籃”。

  今日西安,又是一座世界著名的旅遊熱點城市。悠久浩瀚的歷史文化遺存,秀美而雄壯的中國西北自然風光,千姿百態、神奇濃郁的傳統民俗風情,構成了西安地區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吸引著無數海內外觀光者前來尋幽探勝。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各項旅遊設施和市政工程也得到了進一步完善。以西安為中心,高等級公路縱橫交織,四通八達。歐亞大陸橋的貫通和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的建成,使西安與國內外的聯絡更為頻繁和緊密。一大批星級飯店和現代化的娛樂設施和場所如雨後春筍般地拔地而起,這不僅為旅遊業發展提供了保障,也為古城市容市貌平添了風采和魅力。

  為了豐富旅遊者的文化娛樂生活,滿足休閒度假的需要,西安市建成唐樂宮、古都大劇院、唐華歌舞劇院、陝歌大劇院、銀座夜總會、桃園湖保齡球俱樂部等多種形式的文化娛樂設施3700多個;推出了《唐長安樂舞》、《仿唐樂舞》、《秦俑魂》、《陝北民間樂舞》等文藝節目,久演不衰,贏得國內外遊客的讚譽。

  西安的旅遊商品生產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秦俑仿製品、仿古青銅器、秦繡、玉器、絲綢、工藝瓷器、戶縣農民畫、唐三彩、瓷板畫、景觀表、麥稈畫、關中剪紙等民間工藝品十分豐富。全市有涉外旅遊定點商店26家,可以滿足各位遊客不同層次的購物需要。同時,西安的餐飲業可以為遊客提供獨具特色的陝派飲食,如仿唐菜、餃子宴、羊肉泡饃和享譽全國的地方小吃。

  今日西安,還是一座內陸全方位開放的國際大都市。通過對歷史興衰的總結和對美好未來的懂懼,西安人民已深刻認識到,向世界敞開大門,讓西安走向世界,這是今日古城發展繁榮的必由之路。

  歷史曾經厚待了西安,西安也必將不負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