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鹽井導遊詞
導遊詞是導遊人員引導遊客觀光遊覽時的講解詞,是導遊員同遊客交流思想,向遊客傳播文化知識的工具,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範文,歡迎借鑑參考。
一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萬州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
鹽井溝龍洞古名石龍洞距萬州城區20公里,洞內暗河湧流,鍾乳嶙峋。石筍、石簾、石梯田形態萬千,巧布其中。洞中泉水每日有規律的漲落,終年不涸,故又稱龍泉洞。洞內有12個灘灘灘各有其美妙之處。最有趣的是洞中進最後一灘時就就是要看到定海神針的最後一關,"狗鑽洞"是當時人稱。現仍存有清光緒皇帝御筆親書的"功宣朐忍"匾額。
鹽井龍洞位於萬州區鹽井鄉,距萬州城25公里。鹽井龍洞古稱“石龍洞”,因洞中泉水終年不幹涸,故名“鹽井龍洞”。溶洞深約320米,洞內陰河名曰“十二灘”,定期湧潮,灘灘有景。洞內鐘乳石千姿百態,神形各異,有石山、石田、石柱、石筍、石人、石獸、石蓮……,龍洞洞中套洞,最後一個大洞寬約40米,高30米,形如宮殿,上有“天樓”。洞的中央有一巨型鐘乳石柱衝“天”而立,高近30米,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被譽為“神州第一柱”。石柱四周有千萬朵鐘乳石形成的“蓮花”鑲嵌圍護,又像無數小龍盤繞,又稱“蓮花柱”。 鹽井龍洞口原先建有龍王廟。據傳,大禹之子因在治理三峽水患時有所懈怠,大禹便罰他在此洞中修煉,名曰白龍。白龍終日思過,得以悔改,為當地百姓辦了許多好事,清光緒皇帝便欽賜“功宣朐忍”鎦金匾一塊,現存於溶洞管理處。當地流傳著許多與龍洞有關的神話故事。著名作家杜宣遊此洞後,感慨萬千題詩“空陰混沌氣鴻蒙,乳石恰虛嘆鬼工,好山好水看不盡,自然造化永無窮”。
美景隱居深山中,鍾乳林立洞相通,清泉潺潺細聲流,天然雕飾鬼斧工。鹽井龍洞是2003年國家旅遊局命名的AA級風景區。洞內鍾乳奇觀千姿百態,“定海神針”高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鱷魚戲水”“倒掛蓮花”“群龍過江”“九蓮飛瀑”“萬卷書”“農田梯”惟妙惟肖;十二灘蝦嬉魚歡、波光粼粼,泉水每日漲落有律、終年不涸。景區文化底蘊豐厚、遺蹟眾多,百年龍王廟舊址香火不斷,數十塊豐碑演繹歷史脈絡,清光緒帝為鹽井龍洞御筆親書的“功宣朐忍”匾額蔚為珍品,凝藏著一段鹽井白、烏二龍撲救京城大火的經典傳奇。
龍洞不僅自然景觀神奇,民間的傳奇傳說亦獨具魅力。
清光緒年間,萬州名醫劉以仁在城內懸壺濟世,其醫德醫技聲名遠播。一日清早,有公人管家打扮者入門,恭請先生出診去為家主療疾,言江邊有專船等候,遂行。船至白水溪,岸邊暖轎伺候,順溝而行至龍洞。先生陡見宮苑巍峨。心知有異。登階入殿,見一白鬚老者側臥玉榻,呻吟不止。抬手令先生近前視其後背。劉先生壯膽上前撩衣一看已明端底。遂請老者顯身。老者讓先生避過一側,霹靂一聲,十餘丈黃龍頭外尾內已伏於地。先生將自己的“百寶箱”開啟,取出抱鉗、丹藥等物上前。原來有一近兩尺的蜈蚣鑽入龍脊鱗下吸髓。鉗出蜈蚣煅燒。上完藥,龍王痛立止。復形歸位,揖謝欲厚賞先生。先生辭不受,龍王道,既如此,將護佑萬州黎民風調雨順,遇難告知必驗。從此遇大旱年由地方官親往龍洞祭祀求雨便成地方風俗。
又一傳奇:一九三三年夏,駐萬軍閥王陵基前往龍洞,至白水溪鄉公所休息,四十名衛隊在隔壁茶館休息。正逢場期,街上熱鬧。忽一魁梧漢子走進茶館,摘掉頭上草帽,抽出身上短槍,上前抵住正要喝問的警衛隊長,沉聲說道:“我是賀龍,快叫你的弟兄放下槍,你們王師長已被我們包圍了,不然就讓你看看熱鬧。”衛隊長只得下令將剛裝備的四十枝德國造快槍繳械。一批趕場打扮的人將槍帶走。
待尚在河邊休息的後續隊伍得知訊息趕到時,已不見賀龍隊伍蹤影。追至鹽井溝,鄉民講只有一支隊伍進了龍洞。進洞搜亦渺然。百姓遂流傳,賀龍是龍,早借水遁走了。
國家AA級旅遊風景區鹽井龍洞位於萬州區鹽井鄉,距萬州城25公里,古稱“石龍洞”,因洞中泉水終年不幹涸,故名“鹽井龍洞”。溶洞深約320米,洞內陰河名曰“十二灘”,定期湧潮,灘灘有景。
洞內鐘乳石千姿百態,神形各異,有石山、石田、石柱、石筍、石人、石獸、石蓮等。龍洞洞中套洞,最後一個大洞寬約40米,高30米,形如宮殿,上有“天樓”。石柱四周有千萬朵鐘乳石形成的“蓮花”鑲嵌圍護,又像無數小龍盤繞,又稱“蓮花柱”。當地還流傳著許多與龍洞有關的神話故事。還有清光緒皇帝便欽賜“功宣朐忍”鎦金匾一塊,現存於溶洞管理處。 鹽井龍洞距萬州主城28公里,古稱“石龍洞”,洞中泉水每日潮汐,終年不斷,俗稱“龍泉水”。洞中十二灘,灘灘有景。洞內鐘乳石千奇百怪,其中有一高約30米的蓮花巨柱,人稱“定海神針”,高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
光緒皇帝對鹽井龍洞大加讚賞,御賜“功宣朐忍”金匾,現存景區休息廳。
新田鹽井溝多次發現古生物化石,日前被髮掘出土的東方劍齒象化石,為我國迄今儲存最為完好的同類化石。
鹽井龍洞與白水湖、烏龍池森林公園相連,形成大規模原生態景區。行林間小道,賞鹽井龍洞,吃農家菜飯,宿土家小屋,享自然溫馨,是您假日活動,休閒娛樂,野外考察的好去處。
萬州離鹽井龍洞35公里,又被國家評為AA風景區。鹽井龍洞景區還有著較為深厚的人文底蘊。鹽井龍洞原名白龍洞、石龍洞。相傳清代光緒年間,京城某地發大火,幾天撲滅不熄,讓光緒皇帝很是焦慮。夜晚入眠以後忽夢西南方向飛來一條白龍助民撲火。第二天一大早太監果然來報,因天降大雨,火勢已滅。光緒大悅,立即命人往西南方向尋訪,回報之在朐忍縣境內萬州有一天然洞穴名曰白龍洞。光緒便命人在洞外修建了龍王廟,並御賜“功宣朐忍”牌匾。
今天,龍王廟雖已燒燬,但這塊牌匾卻被完好儲存下來,在景區內展出供遊人參觀。
二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昌都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
芒康鹽井古鹽田位於芒康縣納西民族鄉,距縣城 107 公里 , 214 國道瀾滄江東西兩岸,海拔2300 米 左右 。 "鹽井"是由於產鹽而得名,鹽井藏名為"擦卡洛","擦"即意為鹽,就是生產鹽的地方,據史料記載早在唐朝時期鹽井就有晒鹽的歷史 , 距今已有 1200 多年曆史。這裡有純樸的民俗,當您看到房內的鐘乳晶鹽,一定會把 您 引入水晶宮的世界,展示在您面前的是一道自然、美麗的大奇觀。
芒康鹽井古鹽田已有1300年曆史,位於西藏芒康縣鹽井鎮瀾滄江東西兩岸,是我國唯一保持完整最原始手工晒鹽方式的地方。
製鹽是鹽井人民的生存之本,是鹽井人民經濟收入主要來源之一。目前有鹽田3454 塊,從事製鹽勞動的純鹽民有 64 人,農牧勞動和製鹽兼營勞動的人有 2013 人 。 鹽的生產方式是 世界上唯一的、 最古老和最原始的 。 人從梯子向下深入到洞底幾米至十幾米的深處,將滷水背上來倒在鹽田裡,經過強烈的日光照射,水份逐步蒸發,完後就是鹽粒,晒乾運入市場 進行 商品交易。每塊鹽田產鹽約十幾斤,三至五天掃一次,天氣不好的時候十五天左右掃一次,桃花盛開的季節也就是農曆二、三月份時的鹽產量最高,質量最好,價格也比平常高。年產鹽量約 300 萬斤,收入 100 萬至 130 萬左右。鹽的銷路比較廣,除銷往西藏昌都的貢覺縣、察雅縣、左貢縣、八宿縣、芒康縣、林芝的察隅縣外,還銷往四川的巴塘縣、理塘縣、康定縣,雲南的德欽縣、香格裡拉縣、維西縣等地。主要是以鹽、糧交換的方式為主,特別是牧區最喜歡鹽井的鹽,說牲畜吃了此鹽身體長的較為結實、肉多。
鹽井是塊風水寶地,鹽井村就駐紮在山神的懷裡,因為這裡從古到今都是交通要道,過去是"茶馬古道"的重要驛站,現在是國道 214 線的必經之路。歷來就是各種商品集散地。\
早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前,西藏的部落各佔一方的時候就有鹽田,傳說在朵康六崗當中,芒康崗是產食鹽的崗,所以很出名。傳說中的格薩爾王和納西王羌巴爭奪鹽井食鹽而發生的交戰,叫"羌嶺之戰",最後格薩爾王戰勝了羌巴,佔領了鹽井,活捉了納西王的兒子友拉,到西藏吐蕃王朝後期,納西王子友拉成了格薩爾王的納西大臣,鹽田給了納西王子友拉,一直到現在還都保留著最古老、最原始的製鹽生產方式。芒康鹽井古鹽田已有1300年曆史,位於西藏芒康縣鹽井鎮瀾滄江東西兩岸,是我國唯一保持完整最原始手工晒鹽方式的地方。
鹽井的鐵鏈木橋自"茶馬古道"開通至今,是藏漢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解放以前,那裡集聚著很多來自雲南德欽、芒康、昌都、四川巴塘等地的馬幫群,交易各種物資,主要有藏族的鹽、羊毛、羊皮、絨毛、青稞等東西和漢族帶來的茶葉、哈達、瓷碗、布匹、紅糖、白砂糖、粉絲、大米等商品。運貨的途中經常會遇到盜竊物資的情況,因此在"茶馬古道"的路上最好的防備措施便是馬幫群一起上路。白天上路,到了夜晚有些人睡覺,有些人值班。最多的馬幫群有 700 多匹馬和 70 多個人。他們之間非常講信用,也特別團結,同甘共苦地穿越茶馬古道,為藏漢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鹽井所產之鹽還有些獨特之處,如瀾滄江兩岸,西岸地勢低緩,鹽田較寬,所產的鹽為淡紅色,因採鹽高峰期多在 3 - 5 月,俗稱桃花鹽,又名紅鹽;江東地勢較窄,鹽田不成塊,一處一處的,但產的鹽卻是純白色,稱為白鹽。紅鹽和白鹽的顏色與土質有關。紅鹽產量高,但價格低;白鹽多在江東高地築田晒得,量少,略貴。世代採鹽的鹽井人最怕陰雨連天,日照不足,出鹽極慢且少,還容易出現水患沖毀鹽田。洪水季節,滷井將被淹沒掩埋。昌都地區準備將其列為受到保護的"鹽井鹽田博物館"。
"羌"是現在的納西族。當時羌巴人把留下的很厚的石牆土牆叫羌宗,至今還可見古建築物的遺蹟。鹽是當地人民生活中的必需品,在西藏吐蕃王朝之前,鹽比金子還要昂貴,所以鹽井就成了兵家的必爭之地。鹽井曾經發生過多次爭奪鹽田的戰爭。目前鹽泉主要分佈在瀾滄江東西兩岸。在當時瀾滄江東岸的鹽井百姓要向巴塘有個名叫巴桃花王桃花盛開的時候巴桃花王來收稅,為此而得名的貴族家交稅,這給當地百姓增加了沉重的負擔。鹽井百姓的生活本來就過得十分困難,無法承擔額外的上交任務。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鹽井的百姓們下定決心要消滅巴桃花王,在預先都已經商量好的情況下,鹽井的百姓趁巴桃花王來收稅之機,殺死了巴桃花王,為了不讓個人承擔罪責,每家每戶都在他的身上留下了一個刀痕。鹽井所有的百姓都自願共同來承擔責任。巴桃花王死了,百姓們請來巴貢寺的寺主土瓦喇嘛到巴塘解決此事。巴塘方面決定分兩場比賽來解決這次的殺人事件:一、比力氣;二、比馬背上功夫。土瓦喇嘛法力高強,兩個比賽都贏了對方。按照當時的慣例,被殺人的頭、耳朵、眼睛等值多少錢,要給被殺人的家庭作賠償。在給巴桃花王的頭、耳朵、眼睛等作價後,百姓們一次性交了賠償費,從此擺脫了交稅的厄運。
芒康縣位於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東南部,川、滇、藏三省交界處,橫斷山脈腹地,境內高山連綿,金沙江、瀾滄江穿境而過,屬大陸性高原立體型氣候,年平均氣溫7.6℃,年降水量200-700毫米,無霜期80-127天。由於山高谷深,地形複雜,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稱。東與四川的巴塘縣隔江相望,南與去南省德欽縣毗連,北、西與西藏昌都地區的貢貢覺縣、察雅縣、左貢縣相連。鹽井鹽田位於芒康縣南部的納西鄉和曲孜卡鄉,"鹽井"名字來源於鹽業生產,"鹽井"這個名字是由於生產鹽,並將滷水從瀾滄江邊打井開採得名。鹽井藏名語為"察卡洛","察"藏語意為鹽,就是生產鹽的地方。
鹽井目前生產鹽的有二個鄉,即納西鄉、曲孜卡鄉。鹽井的鹽業生產目前仍處於原始的生產方式,生產力水平低下,由此也產量也不高,年總產量二個鄉僅達70萬餘斤。從事鹽業生產的就有320多戶,有2700多塊鹽田。
由於地質、土壤等的條件差異,鹽井生產的鹽以瀾滄江為界,有很大的差別,江東的納西、上鹽井鹽田出產黃鹽,江西加達、曲孜卡生產的鹽為紅鹽。
鹽井鹽業生產方式在目前來說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晒鹽方式,也是最原始的晒鹽方式,不僅生產工具原始,方式也是最原始的,純屬於天然的風乾。鹽民從瀾滄江邊的鹽滷水井中以木製筒背上滷水倒在各自的滷池中風乾濃縮,再倒在鹽田進行風乾,結晶成鹽。鹽業成為當地居民生活的主要副業來源。鹽井鹽田是世界上獨有的一座人文景觀,也是世界上仍保留完好的一座古老文化,獨一無二的原始晒鹽方式和當地特殊的自然環境形成了一處自然和人文溶為一體的世界奇觀之一。若有幸來到鹽井,參觀考察鹽井鹽田,使人感到驚歎不盡,必定有很大的收穫。洶湧澎湃的瀾滄江兩岸的斜坡上有一群群平房式的建築,房頂上鋪蓋著一層白雪晒鹽,這就是鹽田。走進鹽田,鹽民在險峻的羊腸小道上揹著木桶運著鹽滷水而過,她們長年累月無數次在這條條險峻的小道上揹著木桶踏著瀾滄江湍急的節奏,沿著祖先的足跡,在狂呼怒吼的惡劣環境下,勇敢地無畏地追求著生活,延續著生命。深入鹽民的生活,她們生活樸素、勤勞、純樸、善良,生產方式獨特、原始,鹽田所處的地形險峻,氣壯雄偉,真可謂是世界上獨有的風景線。進入鹽田看到房頂的潔白鹽晶,房內鍾乳晶鹽,引入於水晶宮的世界,穿入於密密的的立柱之間,又是一種撲朔迷離,給人於無法想象的驚奇的感受。
目前,由於受市場經濟的影響,現在的年輕人不想從事這古老的製鹽業,而想出去做生意或其它更掙錢的事情,製鹽技術目前只有部分家庭在從事,做鹽業的越來越少,有面臨失傳的危機。鹽井古鹽田現仍是當地群眾從事副業生產增加收入的主要來源,目前由於江水浸泡、風吹日晒等外力作用鹽井古鹽田的木質支柱受到損壞,每年瀾滄江漲水時,受到江水沖毀的可能性極大。另外由於鹽井古鹽田處在陡坡下,存在有泥石流將之沖毀的可能風險。
芒康縣為了挽救這一獨有的製鹽業,己於2003年成立了鹽井古鹽田芒康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相關規定對其進行保護。由鹽業加工戶對立柱和晒鹽場地進行了加固,搬遷到了不易被洪水淹沒的地方進行晒鹽,由鄉政府成立了文物保護工作領導小組,鹽業加工戶自己也成立了相應的安全保衛組織。
芒康縣鹽井古鹽田,位於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芒康縣,是自吐蕃時期開始生產的古鹽田。
芒康縣位於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東南部,四川省、雲南省、西藏自治區交界處,橫斷山脈腹地。芒康縣東與四川省巴塘縣隔瀾滄江相望,南與雲南省德欽縣相鄰,北面、西面與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的貢覺縣、察雅縣、左貢縣相鄰。鹽井鹽田位於芒康縣南部的納西鄉、曲孜卡鄉。"鹽井"一名是因生產鹽,並從瀾滄江邊打井採滷水而得名。鹽井的藏語名為"察卡洛",藏語"察"意為鹽,"察卡洛"意為生產鹽的地方。
到21世紀初,鹽井生產鹽的有兩個鄉:納西鄉、曲孜卡鄉。鹽井的鹽業生產仍使用原始生產方式,產量不高,納西鄉、曲孜卡鄉的年總產量僅70萬餘斤。從事鹽業生產的有320多戶人家,共有2700多塊鹽田。
鹽井生產的鹽以瀾滄江為界,瀾滄江東的納西、上鹽井鹽田生產黃鹽,瀾滄江西的加達、曲孜卡生產紅鹽。
鹽業是當地居民的主要副業。鹽井鹽業生產方式是最原始的晒鹽方式,使用原始生產工具,靠天然風乾。鹽民從瀾滄江畔的鹽滷水井中,用木製筒揹回滷水,倒入各自的滷池中風乾進行濃縮,再倒入鹽田風乾,結晶成為鹽。
瀾滄江兩岸的斜坡上,有平房建築群,房頂上鋪著一層晒鹽,這便是鹽田。進入鹽田,可見房頂上潔白的鹽晶,房屋內的鐘乳晶鹽,好似水晶宮。
21世紀初,因受市場經濟影響,年輕人不想從事這種原始的製鹽業,僅有部分家庭仍在從事製鹽,鹽井的製鹽業有失傳的危險。鹽井古鹽田仍是當地民眾進行副業生產增加收入的主要來源,但由於瀾滄江水浸泡、風吹日晒等原因,鹽井古鹽田的木質支柱受損,每年瀾滄江漲水之時,鹽井古鹽田遭江水沖毀的可能性非常大。鹽井古鹽田處於陡坡下,也存在遭到泥石流沖毀的風險。
為保護這一獨特的製鹽業,芒康縣於2003年將鹽井古鹽田定為芒康縣文物保護單位。由鹽業加工戶對鹽井古鹽田的立柱及晒鹽場地進行加固,遷至不易遭洪水淹沒之處晒鹽,鄉政府成立了文物保護工作領導小組,鹽業加工戶自己也成立了安全保衛組織。
2009年,"芒康鹽井古鹽田"被列為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芒康縣鹽井古鹽田"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於同年掛牌。
三
鹽井天主教堂位於芒康縣上鹽井,國道214線旁,佔地面積6000多平方米。1855年由法國傳教士建立
教堂所在地百分之八十的村民信奉天主教,現有一位當地藏族神父主持教務,他叫魯仁第。吟誦譯成藏文的《聖經》。信徒由神父取名,名字多與歐洲人相似,喪事也按天主教的儀軌進行安葬,是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
天主教1865 年傳到鹽井,至今已有近一個半世紀了,自1865年至1949年曆經17位外藉本堂神父。首次開啟這種局面來到鹽井傳教的有兩位神父鄧德亮神父和比神父。兩位傳教士經過長途跋涉,翻山越嶺從之南貢山的朋卡來到現在鹽井的根拉村,並在根拉村住了一段時間,當時群眾中已有信教的人,1865 年從貢格喇嘛手中買下了上鹽井的這塊地皮,並蓋起了教堂,有十五間的住宿。據說那時候鹽井並沒有多少戶人家,很多地方是未開墾之地, 至此這兩位神父在上鹽井有了自己的棲身之處,這也成了二位神父傳教生涯中的里程碑和轉折點。
後來又蓋起了非常壯觀的西式教堂當時用英文傳教,從此教徒們慢慢聚集在上鹽井落戶,教堂也隨之逐步擴大,但在期間教堂原貌被毀。傳教士們不僅在災難之中渡過難關恢復了教堂,而且還解決了群眾住房等問題,讓群眾安居樂業, 使他們逐步瞭解了天主教的文化內涵。經過歲月的蹉跎,鹽井不僅在傳教上取得了成果,而且與巴黎教會區域的教士取得了聯絡 。 因當時四川甘孜的康定、道浮、蘆霍、巴塘等都有了屬於巴黎教會的傳教區,也有他們的同道,這樣他們就得到了人員和物質上的幫助,後來經過他們的不懈努力,終於把三省一區藏區一帶所有的教堂 融合為 一個教區,教區設立在巴塘,後 因 多種原因教區搬到康定,教區專門設立藏文學校,讓傳教士上學學習藏文,這樣可以更好地為藏族同胞傳教。上鹽井教堂第四位本堂神父叫尼德龍,他的成績最顯著,他不僅翻譯了大量的藏文經書,而且設立了夜校,聘請本地的老師為信徒授課,讓他們認字,自己翻譯藏文經書,他的這一行動不僅提高了信徒的素質,而且增加了信徒的數量,從而天主教在本地的地位和影響越來越大,信徒越來越多,天主教在鹽井蓬勃的發展起來了。
早在中世紀,傳說喜馬拉雅山以北有個約翰長老的王國,不少傳教士試圖翻越喜馬拉雅山到這個失落的王國傳福音。從17世紀開始,便有傳教士來到西藏傳教。歷史上,違反中法條約的非法傳教多經波折。對於鹽井天主堂的興建,有許多不同說法。有的說,1855年法國傳教士鄧得亮在鹽井建立天主教堂。也有資料稱,鹽井天主堂始建於1862年。還有其他史料稱,1879年10月,一位姓白的法國傳教士進西藏傳教,首先在鹽井傳教,1880年赴巴塘會合已在當地的位元A.Biert神父,1887年自巴塘被驅逐後,赴打箭爐,又輾轉來到鹽井,1894年8月在鹽井逝世。另外,1991年,劉君在《西藏研究》上發表論文《康區外國教會覽析》稱:"鹽井教堂為19世紀60年代法籍呂司鐸開辦,有信徒342人。"
清朝史書稱,在西藏噶廈及拉薩三大寺、清政府及英國、俄國的壓力下,1865年9月至10月,法國傳教士從西藏東部的察瓦博木噶被驅逐出西藏邊境即被驅逐出西藏噶廈控制區,從已經營十多年的察瓦博木噶殖民傳教據點完全撤離。1986年,熟悉鹽井天主教堂歷史的阿色老人回憶稱,撤離察瓦博木噶的傳教士很快便來到鹽井,繼續傳教。所以天主教傳入鹽井的時間可視為1865年9月至10月。首位來鹽井的傳教士是畢天祥Biet Felix。
到西藏的傳教士只能在西藏的東南一隅即鹽井傳教。傳教士在鹽井為村民看病,隨後有兩三個村民成為天主教徒,這是鹽井的第一批天主教徒。1850年代至1860年代,傳教士在上鹽井強買下地皮,建立教堂,發展教徒,開設聖徒藥房。傳教士還帶來法國葡萄酒釀造技術,如今鹽井人依然自釀葡萄酒。
外國傳教士在當地傳播天主教曾受到當地藏傳佛教僧俗及西藏傳統勢力的強烈反對,從鹽井天主教堂建立到1940年代該教堂與剛達寺的最後一次衝突,該教堂共有15任神父,其中7任被殺害。在西藏和平解放前,天主教徒因為他們是洋人"古達"藏語"古達"意思是奴顏,形容搖尾乞憐的狗且常常欺壓鄉鄰,受到佛教徒嘲笑,。
1940年代,上鹽井天主教與剛達寺發生至今為止最後一次衝突。因為天主教先後受到清廷及中華民國政府與當地駐軍的保護,天主教的勢力越來越大,原屬剛達寺的土地被教堂逐步侵吞,原先信奉佛教的民眾大批被迫皈依天主教,導致剛達寺及其信徒強烈不滿。1940年代,該教堂神父杜仲賢被剛達寺的武裝僧人強行驅逐出上鹽井天主教堂。據說杜仲賢赴南京向中央政府求助但未果,便返回鹽井希望繼續傳教,但再遭剛達寺驅逐。他和當地教民多爾斯等人想通過察瓦碧土、扎玉、左貢等地到拉薩向西藏噶廈誣告當地佛教徒,但在鹽井與察瓦碧土交界處的察瓦堆拉即鬆拉山山口圖謀殺害剛達寺的武裝僧人時反被殺,遺體被上鹽井天主教徒葬在上鹽井舊墓地。自此,外國傳教士在鹽井的非法傳教歷史終結。剛達寺重新佔領被教堂佔用的所有土地。
1951年,天主教教民向昌都地區人民解放委員會申請,經該委員會主任邦達多吉等人調解,教堂再度成為天主教教民的宗教活動場所。期間,教堂被毀滅。改革開放後,教堂又被修復。如今在鹽井,宗教信仰不同的人組成的家庭很多,大家已都和平相處。
1997年,上鹽井村28歲的魯仁第成為首位藏族天主教神父。此後,上鹽井村每到重大節日便不再請雲南等地的神父前來。2004年,魯仁第還俗,但仍繼續擔任鹽井天主教堂民管會主任的職務。繼他之後擔任神父的是丁耀華神父,丁耀華是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縣人,藏族,1997年入陝西天主教神哲學院學習,2004年7月畢業,2005年8月11日晉鐸之後到鹽井天主教堂擔任神父。2010年4月18日主日,西安南堂晚上專門安排為主教的彌撒,迎接丁耀華神父率領的鹽井朝聖團教友一行32人,這是這些藏族教友今生第一次見到主教做彌撒。他們還朝拜了西安北堂、戶縣聖母山、眉縣十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