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山懸空寺導遊詞
在中國眾多的寺廟中,山西恆山的懸空寺稱得上是奇妙的建築。一般寺廟都建在平地上,但這座懸空寺卻是名副其實,建在懸崖峭壁上,懸在半空之中。 其設計思想真絕,其建築藝術真高。
懸空寺位於山西省渾源縣,是在懸崖上鑿洞,插入木樑,寺的一部分建築就架在這一根根木樑之上,另一部分則利用突出的岩石作為它的基礎。遊人在遠處見不到這些木樑,卻見到不少細木斜頂住寺的底層。遊人會想:這些顫顫悠悠的木柱能頂得住這樣一座寺廟嗎?當人們仔細觀察,發現承受重量的除了木柱外,還有那些插入岩石的巨大木樑後,對古代匠師的智慧,不得不由衷地發出感嘆和敬佩了。懸空寺始建於北魏後期,距今約1400年。歷代都重修,但原來的結構都沒有改變。
前人介紹懸空寺,概括為:“面對恆山,背倚翠屏;上載危巖,下臨深谷; 鑿石為基,就巖起屋;結構驚險,造型奇特。”
進寺後,有樓梯可攀登上樓,這裡並不顯得多麼驚險,但當你在樓上,沿著緊貼在崖壁的通道,由南往北走,通過一條棧道,走到北邊的那座三層三簷的樓閣時,就會發現這裡地勢已相當高。往上望,“上載危巖”;往下看,“下臨深谷”,腳下的樓板又有晃動的感覺,真是驚心動魄,驚險之至。 建在崖壁上的殿堂進深都較小,殿內的塑像形體也相對縮小,但比例適度,表情豐富,很有藝術價值。寺中共有殿堂40餘處,都是木結構,其位置部署,對稱中有變化,分散中有聯絡。遊人們在廊欄間行走,如如迷宮,甚至會找不到出路。這正是其建築構思的一個特色,既不呆板,又不零亂,給人以曲折玄妙之感。
在寺的棧道石壁上,刻有“公輸天巧”四個大字,讚賞懸空寺的建造技藝。公輸就是魯班,也叫公輸班,春秋戰國時代人,被認為是建築工匠的祖師爺。這四個字是說,這座建築物簡直是魯班那樣巧奪天工的匠師所為。
當地有一句形容此寺驚險的民謠:“懸空寺,半山高,三根馬尾空中吊。”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遊記中將懸空寺稱為天下巨觀,並對整個寺廟建築、部署作了極高的評價。
懸空寺位於山西省渾源縣,是在懸崖上鑿洞,插入木樑,寺的一部分建築就架在這一根根木樑之上,另一部分則利用突出的岩石作為它的基礎。遊人在遠處見不到這些木樑,卻見到不少細木斜頂住寺的底層。遊人會想:這些顫顫悠悠的木柱能頂得住這樣一座寺廟嗎?當人們仔細觀察,發現承受重量的除了木柱外,還有那些插入岩石的巨大木樑後,對古代匠師的智慧,不得不由衷地發出感嘆和敬佩了。懸空寺始建於北魏後期,距今約1400年。歷代都重修,但原來的結構都沒有改變。
前人介紹懸空寺,概括為:“面對恆山,背倚翠屏;上載危巖,下臨深谷; 鑿石為基,就巖起屋;結構驚險,造型奇特。”
進寺後,有樓梯可攀登上樓,這裡並不顯得多麼驚險,但當你在樓上,沿著緊貼在崖壁的通道,由南往北走,通過一條棧道,走到北邊的那座三層三簷的樓閣時,就會發現這裡地勢已相當高。往上望,“上載危巖”;往下看,“下臨深谷”,腳下的樓板又有晃動的感覺,真是驚心動魄,驚險之至。 建在崖壁上的殿堂進深都較小,殿內的塑像形體也相對縮小,但比例適度,表情豐富,很有藝術價值。寺中共有殿堂40餘處,都是木結構,其位置部署,對稱中有變化,分散中有聯絡。遊人們在廊欄間行走,如如迷宮,甚至會找不到出路。這正是其建築構思的一個特色,既不呆板,又不零亂,給人以曲折玄妙之感。
在寺的棧道石壁上,刻有“公輸天巧”四個大字,讚賞懸空寺的建造技藝。公輸就是魯班,也叫公輸班,春秋戰國時代人,被認為是建築工匠的祖師爺。這四個字是說,這座建築物簡直是魯班那樣巧奪天工的匠師所為。
當地有一句形容此寺驚險的民謠:“懸空寺,半山高,三根馬尾空中吊。”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遊記中將懸空寺稱為天下巨觀,並對整個寺廟建築、部署作了極高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