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閱讀電子手抄報內容

  讀書,使人胸襟開闊,豁達曉暢; 讀書,使人目光遠大,志存高遠; 讀書,使人增長見識,談吐不凡; 讀書,使人心曠神怡,如沐春風。讀書,使人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綻開花蕾。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

  1:《青年近衛軍》讀後感

  暑假裡,我讀完了《青年近衛軍》,有許多感受。《青年近衛軍》講述了1942年7月,德軍突破蘇聯南方軍防線,佔領了克拉斯諾頓。因為法西斯的暴行,許多共青團員組織起來,以奧列格和杜爾根尼奇為首的“地下抗德軍組織”—青年近衛軍。他們掛紅旗、發傳單、刺探情報,還炸燬了敵軍運輸線,並將叛徒處死。他們極大的鼓舞了居民的勇氣。成員被捕後,無論怎樣嚴刑拷打,他們都不會出賣戰友。

  這群人多麼勇敢!無論怎樣嚴刑拷打,他們都一直堅持與法西斯鬥爭,直到獲得抗戰勝利。是啊,我們在生活中,不也該這樣嗎?我在三年級時,參加了學校的管樂隊。那時是在暑假,太陽就像一個大火球,烤著我們。我們還要在操場上天天訓練,又熱又累。本來我不想學了,在家裡玩多舒服,還有空調。但我還是堅持下來了。我們每個人都沒有因為累而退出訓練。後來,我們在日照市裡的管樂隊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是啊,就是這麼簡單。相信我,只要堅持,就一定能成功!

  我愛閱讀電子手抄報圖片:

  我愛閱讀電子手抄報圖片一

  我愛閱讀電子手抄報圖片二

  2:好閱讀要求快快讀,壞閱讀要求慢慢讀

  在課外閱讀上,一些家長和老師犯的最無聊的一個錯誤就是要求孩子慢慢讀,一字一句地讀。這是不對的。衡量一個人的閱讀能力高低有三個方面:理解、記憶、速度。這三方面相輔相成、互相促進。速度是閱讀能力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一字一字讀的人閱讀能力最低,一行一行的較好,能達到“一目十行”的最好。一目十行是個比喻,指人的閱讀已達到一種非常熟練、自如的程度,閱讀的視角寬,注意範圍大,一次掃視可以從一行擴充套件到幾行。

  閱讀必須達到一種半自動化的程度,閱讀的內容才能被整體把握和吸收,才有利於理解和記憶。一字一字地讀會阻礙這種半自動化狀態的形成,所感知的閱讀材料是零散和不完整的。

  人的閱讀速度既不是天生,也不是主觀上想快就能快起來,且不可能用某種訓練方法輕易獲得。速度取決於閱讀量,是在“量”的基礎上自然生成的。兒童在這方面進步驚人,一個酷愛讀書的小學生,他的閱讀速度很快就會形成,且由於他們在閱讀中想法單純,急於知道後面的故事情節,所以速度常常超過那些同樣酷愛讀書的成年人。閱讀量不相上下的孩子,他們的閱讀速度大體相同。所以在提高閱讀速度上,也不需要人為地去做什麼,只要保證孩子有足夠的閱讀量就可以。

  我女兒圓圓小學時就讀完了金庸全部武俠小說,共十四部,大約三、四十本。我只給她買了一套《倚天屠龍記》,其餘的都是租來看。當時租金是每本書一天5角錢。她開始讀得慢,很快就越讀越快,在天天上學的情況下,每本書只需要1~1.5元,即2~3天就讀完;到了假期,則每天讀一本。我估算了一下,這個8歲的小孩子,她當時讀一本20萬字的小說,累計閱讀時間大約只需要四、五個小時。她的這個速度並非神奇,別的孩子讀了那麼多書,速度自然也會達到這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