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教育手抄報內容
為了提高青少年人自我保護意識,自覺學習法律知識,保護自己、遠離危險、抵禦誘惑、防範侵害,通過各種途徑,開展各種形式的普法教育工作顯得尤為重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1:案例分析
案例一:交友不良容易走邪路。15歲的小明因犯故意傷害罪被判刑,是交友不慎導致他走上了邪路。據小明自述,他在同學的生日宴會上認識了出手大方的王大哥,王大哥經常請他去餐館吃喝,帶他去電子遊戲廳玩遊戲機。工作繁忙的父母沒時間陪她,王大哥成了小明的好朋友和崇拜偶像。一天,王大哥突然對小明說:“有一個小子總跟我過不去,我不便出面,你替我教訓教訓他,反正他也不認識你。”被王大哥這麼一蠱惑,原本老實聽話的小明手拿木棒,朝那個人的頭上猛擊一棒,導致其頭部受了重傷。
分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青少年時期,一定要慎擇友,擇良友。和好的朋友在一起,互相學習,互相促進,有利於共同進步。若是和不良的朋友在一起,反而容易受到不良的影響。幫助他人、助人為樂是做人的美德。但是為了哥們義氣兩肋插刀,最終是一失足成千古恨。面對他人包括朋友的要求,必須保持頭腦清醒,以法律和道德為標尺進行衡量,三思而後行,不可隨意遷就,否則會鑄成大錯。青少年要樹立法制觀念,增強法律意識,提高自我的預防犯罪能力,時刻珍惜現在所擁有的幸福、自由、快樂。
案例二:口角糾紛引發殺人慘案。 一天晚上,某中學發生一起故意殺人案,讓人費解的是殺人凶手竟是一個未滿14週歲的少年,而被殺者竟然是他的同學。該校初一年級學生陳某與劉某因鎖事發生口角糾紛,陳某動手打了劉某一耳光。惱羞成怒的劉某失去理智,從床下抽出一把水果刀,對著陳某的腦部、腹部等處連刺三刀。陳某被送往醫院後搶救無效死亡。案件發生當晚,縣公安局迅即組織偵技人員趕赴現場,將劉某抓獲歸案。
分析:愛衝動是一種性格缺陷,青少年學生更是由於心理不穩定容易衝動,有時釀成大錯。沉痛的教訓告訴我們:青少年學生、學校、家庭都要重視加強道德、心理素質修養,不使性子,遇事冷靜,才能更健康成長。
圖一
圖二
圖三
2:預防青少年犯罪
1、如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對未成年人應當加強理想、道德、法制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對於達到義務教育年齡的未成年人,在進行上述教育的同時,應當進行預防犯罪的教育。
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將預防犯罪的教育作為法制教育的內容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結合常見多發的未成年人犯罪,對不同年齡的未成年人進行有針對性的預防犯罪教育。
2、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則是什麼?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於教育和保護,從小抓起,對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及時進行預防和矯治。
3、對於未成年人犯罪應該堅持什麼原則
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應當依法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4、制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目的是什麼?
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養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5、對未成年人進行預防犯罪的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增強未成年人的法制觀念,使未成年人懂得違法和犯罪行為對個人、家庭、社會造成的危害,違法和犯罪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樹立遵紀守法和防範違法犯罪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