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法律方面的手抄報圖

  為了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學生的法律意識和自我防範意識,營造文明守紀和諧校園,校園應該多普及法律知識。你知道怎麼做法制手抄報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關於法制的名言

  1、法令所以導民也,刑罰所以禁奸也。——司馬遷

  2、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難犯而易避也。——班固

  3、法律,在它支配著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場合,就是人類的理性。——法孟德斯鳩

  4、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英國法學家波洛克

  5、法律的調整物件是行為,而所謂社會關係不過是人與人之間的行為互動或互動行為,沒有人們之間的互動行為,就沒有社會關係。法律是通過影響人們的行為而實現對社會關係的調整。——張文顯

  6、法律的力量應當跟隨著公民,就像影子跟隨著身體一樣。——意貝卡利亞

  7、法律的真諦,就是沒有絕對的自由,更沒有絕對的平等。——我國著名法學家郭道暉

  8、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誘導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們自己的德行。——意阿奎那

  9、法律的制定是為了保證每一個人自由發揮自己的才能,而不是為了束縛他的才能。——法羅伯斯庇爾

  10、法律規定的懲罰不是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強制,一部分靠榜樣的效力。——荷格老秀斯

  一

  二

  三

  四

  五

  法律伴我成長

  在我心中高懸這兩盞明燈,一盞是信仰,一盞是法律,如果說信仰是前進的方向,那麼法律便是前進的航標。在浩瀚的人生海洋中,如果我們是一隻漂泊不定的小船,那麼,法律就是我們的導航燈,為我們指引前進的道路。周公制禮,韓非說法,“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大凡有成就的人無不奉公守法,明禮誠信。軍令如山的孔明揮淚斬馬謖,他的心中是軍法;鐵面無私的包拯忍痛鍘親侄,他的心中是律法;鞠躬盡瘁的周帶頭守法,他的心中是國法。“法”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在他們心中閃爍,照亮了自己,照亮了他人,照亮了千年……在包拯的公堂上,“法”是那張高懸的明鏡,一塵不染;在老百姓的心裡,“法”則是那臺公正的天平,不偏不倚。

  公元前18世紀,在古巴比倫王國,世界第一部成文法——《漢穆拉比法典》的誕生,在人類歷史的土壤裡播灑下了一顆法律的種子,經過幾千年日月精華的滋養和雲電光風的考驗,現在已經長成為一株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滲透到了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如今是個法治社會,法治簡單地從字面上法律之治,即通過法律來治理國家而法治文化是指法律法度推崇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對法律的信仰遵守一系列的法律理念。

  在我們心中,“法”是神聖而不可侵犯的,因為它代表著公平和威嚴,如一把無情的利劍,公平有利地揮灑在每一個角落,令犯罪分子心驚膽寒,受到應有的懲罰;同時,它又是正義的化身,能讓浪子洗新革面,重獲新生。法無處不在,它存在於我們的身邊,就在我們的周圍,如電磁波一樣無聲無息地編織著一張無邊無際的巨網,法網恢恢,無論是君臣還是庶民,只要觸犯了法律,就將難逃法網;法海無邊,對浪子而言,卻又回頭是岸。

  然而如果觸犯到了法律,同樣的你也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像有一天,一輛大貨車裝著集裝箱,然後有一個黑色小轎車在路口,準備拐彎,突然大貨車速度極其的快,向黑色小轎車開過來,大貨車車頭躲過了黑色小轎車可是集裝箱卻想小轎車砸了下來。引發這一系列事故發生的原因就是大貨車司機疲勞駕駛。最終這位大貨車司機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所以我們應該遵守法律。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治國無法則亂”,早在幾千年以前,柏拉圖就說過一句名言:“人類必須有法律並且遵守法律,否則他們的生活將像野蠻的獸類一樣”,正是有了“法”,才使我們得以生活在一個有秩序、有保障的環境中。

  歲月無痕,而烙在心中的法的印記卻是永恆的,讓我們放飛法制的夢想去飛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