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反腐紀錄片永遠在路上觀後感

  中紀委紀錄片《永遠在路上》是反腐倡廉的警示片。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小編分享,歡迎閱讀!

  範文1

  專題片反映了黨的以來,以同志為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提升到“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高度,列舉多個領導幹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例,展示了深入開展反腐敗鬥爭的形勢與成果,具有很強的警示和教育意義。

  作為以後的高頻關鍵詞,反腐敗之於全黨全社會都具有特殊的意義。接連曝光出的黨內不正之風和腐敗墮落的人和問題,在社會上造成強烈影響,也顯示出我們黨在事關生存發展的巨大考驗面前絕不含糊,中央反腐決心和意志空前彰顯。腐敗的毒瘤不除,發展就無法全方位步入正軌,在這個意義上,反腐敗鬥爭的成敗,直接關係著黨和國家的未來。

  《永遠在路上》採訪了蘇榮、周本順、李春城等10餘位因嚴重違紀違法而落馬的省部級以上官員,由這些當事人親自現身說法,還原心路歷程,表達深切的懺悔,這在反腐敗宣傳工作中是一次積極的嘗試。讓腐敗分子作為活生生的人出現在螢幕上,講述其被腐蝕和墮落的真實故事,本身就是生動的反腐敗教育,值得全黨深入學習,引以為戒,敲響腐敗的警鐘。

  公開的反腐通報沒有提供更多細節,因此,社會對腐敗的認識往往隔著一層紙,對“大老虎”和“蒼蠅”之類的概念其實比較抽象,認識中也是想象的成分居多。即使是一些身處其位的黨員幹部,也並非都有機會詳細瞭解腐敗分子的墮落過程和詳情。腐敗究竟是怎樣發生的,離普通黨員到底有多遠,這些具有針對性和現實性的問題,都可以在專題片中找到線索,甚至獲得靈魂深處的震撼。

  落馬後首度出鏡的多名高官,在片中回顧了個人成長的不同階段,有的人曾經兢兢業業追求理想,但最終走向了墮落。從他們的人生軌跡中,可以看到理想信念如何走向危亡之漸,或許很多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找到個人境遇乃至思想上的相似的危險之處。這就是生動的警示,這種讓人渾身顫抖的警示是最好的學習教育。

  值得注意的是,落馬高官們不約而同談到了外界的物質誘惑,以及家人、子女在其中充當的特殊角色,也提到了很多頗有市場的思想觀念。人情世故也好,人生不同階段的困惑也罷,這些乍看起來不起眼的誘因,很多黨員幹部都會遇到,甚至不可避免,但絕不是腐敗墮落的理由,本質上都是個人理想信念的動搖,為個人打算的貪慾佔了上風。

  把這些細節展示出來,就是要讓廣大黨員幹部清醒地看到,腐敗並不只是通報裡言簡意賅的陳述,而是真真切切存在於周圍的隱患,更是每個黨員幹部都要保持極高敏感度的心理防線。在日常工作與生活的每個細節,都要時刻提醒自己保持拒腐防腐的狀態,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在行動上嚴守黨紀國法的紅線,堅持不忘初心,和全黨同志一起,讓黨的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範文2

  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八集專題片《永遠在路上》已於10月17日晚8時播出第一集——《人心向背》。透過那直指人心、觸及靈魂的震撼與震懾,我們看到了黨中央對強化警示教育的高度重視,以及對黨員幹部的深切關懷和幫助、保護。

  是的,那些已經或者即將成為階下囚的落馬官員,在過去也曾有過輝煌、成績和榮耀,但是,在一系列耀眼的光環之中,他們卻迷失了黨性,或被金錢亮瞎了雙眼,或被美色拖進了漩渦,或被其他各種利益誘惑裹挾,背棄了組織,背棄了自己的入黨誓言,辜負了組織的信任和囑託,最終從他們引以為傲的權力之巔跌落,成為歷史和人民的罪人。對他們而言,這是一次不可逆的人生經歷,他們有責任、有義務、更有必要把這個過程交代清楚,是什麼讓他們從奮發有為的好乾部,一步步變成階下囚,是什麼讓他們違背了入黨時面對黨旗所立下的錚錚誓言,又是什麼讓他們逐步違背了自己的初心,從為人民服務,變成為自己的慾望服務……

  思想的滑坡是最可怕的滑坡。思想是行動的先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改造是每一個共產黨員永恆的課題,容不得絲毫放鬆。周永康、蘇榮、周本順、白恩培、蔣潔敏等等,這一個個高官的落馬,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自我的迷失、思想的偏差,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位高權重的人一旦思想決堤,行動上便會一洩千里、潰不成軍,最終導致政治生命及自己的人生一敗塗地。所謂大道至簡,然而如此簡單的道理,受黨的教育這麼多年的落馬高官們豈能不知?是外界的誘惑太重,還是自身的定力不夠?答案應該一目瞭然。

  “物必自腐而後蟲生”,對腐敗分子而言絕不能將責任推給外部環境而對自己的責任避而不談。市場經濟大潮確實泥沙俱下,但不忘初心、廉潔自律、奮勇前行是每一個共產黨員的不變追求。為什麼那麼多黨員幹部在花花世界、五光十色中能夠堅若磐石、固守底線、擋住各種糖衣炮彈的侵襲而百毒不侵,為什麼總有極個別黨員幹部在權錢色的誘惑中弱不禁風、無法自持?戰爭年代,鋼鐵意志決定戰爭的勝利,和平建設年代,鋼鐵意志同樣決定建設成敗。而極個別黨員幹部沒倒在戰爭年代敵人的炮火中,卻經不起和平時期權錢色的考驗成為黨的事業中的落伍者,極其可悲。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是清朝詩人鄭燮的名言,用在共產黨員的身上恰如其分。誠然,共產黨員就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可以迎著敵人的槍口勇往直前,可以冒著槍林彈雨決不後退,可以為人民服務而不顧自己的安危,因而贏得了人民的支援和擁護,贏得了歷次戰爭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開闢了新天地。這一切,都源於中國共產黨的嚴明紀律以及堅韌不拔的頑強意志。

  落馬高官的蛻變,無不從思想的變化開始,而思想的變化,無不源於外部環境的誘惑。對共產黨員來說,共產主義信仰是發自內心的,決不是空談。極個別供奉神仙乞求保佑、瘋狂佔有金錢達到痴迷程度、生活作風糜爛縱慾無度者,一旦偏離了正確軌道,違背了黨章黨規黨紀的要求,便如同墮入不歸之路。

  從好同志到階下囚,落馬高官的懺悔直達心靈深處,觸動每一個黨員幹部的靈魂,所產生的震撼力、衝擊力是巨大的。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警示片《永遠在路上》,確實實現了預期效果。

  範文3

  中共第十八屆六中全會即將召開前夕,大陸中央電視臺特別推出「永遠在路上」的大型反貪汙腐敗專題片,並首次公開了原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郭伯雄和徐才厚落馬後的畫面。藉以顯示由中共領導的反貪決心,以此告誡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事關「人心向背」,打擊腐敗「永遠在路上」。

  這部8集的大型電視紀錄片由中共中央紀律委員會宣傳部和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首集「人心向背」在17日播出,強調中共反腐決心。電視特別引述的講話強調:「人民把權力交給我們,我們就必須以身許黨許國,報黨報國,該做的事就要做,該得罪的人就要得罪,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敗分子,就要得罪13億人民,這是一筆再明白不過的政治賬,人心向背的仗」。

  9成民眾滿意打貪效果

  電視專題並提出,2015年大陸國家統計局在22個省區市開展了全國黨風廉政建設民意調查,結果顯示91.5%的大陸群眾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表示滿意。而2012年這個數字是75%。3年時間提高了16.5%個百分點,說明人們對反腐敗的信心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在第1集中,專題罕見的播出了多名因貪汙落馬的告白。例如原中共人大環資委原副主任白恩培的懺悔,他表示在其擔任雲南省委書記後,在和商人打交道的過程中,產生了心理不平衡。「他們就住豪華的房子,坐豪華的車,個人還買了私人飛機,我也追求像他們一樣的生活,這思想就變了」。

  為六中全會鳴鑼開道

  專題還特別重提毛澤東回答黃炎培談如何避免治亂興衰的規律,引出毛澤東自信能跳出歷史規律靠的是人民起來監督。因此反腐敗必須保持高壓態勢,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就是為了不讓人亡政息的歷史重演,它關乎那4個字:「人心向背」。

  專題還特別提到了周永康,薄熙來,郭伯雄,徐才厚,令計劃,蘇榮等高階領導幹部落馬,表明了中共中央堅定不移懲治腐敗的決心和壯士斷腕的勇氣。分析人士指出,這是為即將召開的六中全會從嚴治黨鳴鑼開道,為中共領導層設立「政治規矩」的基調做出鋪墊。


看了的人還看了: